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 https://m-mip.39.net/fk/mip_9495037.html端午三友,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三友起源于南北朝,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端午又称端阳,端是开始的意思。端午是仲夏时节的开始,正是寒气和暑气交替的时候,阴雨较多,容易形成寒湿之邪,因此古人在端午时节用艾叶、菖蒲、大蒜等祛除寒湿以防疾病的发生。正因为有祛除端午时节寒湿的功效,艾叶、菖蒲、大蒜被称为“端午三友”。传到后来老百姓便在端午插艾叶、菖蒲、蒜头以避邪,事实上端午三友所避之邪为“病邪”的邪,而非“邪恶”的邪。正是这些理解上的偏差,以致艾叶、菖蒲、大蒜在大多时候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养生保健作用。下面就说说端午时节如何用好“端午三友”。艾叶,性温味苦,可温经散寒,除湿止痛。艾叶内服外用效果均佳。内服的代表方剂是艾附暖宫丸,主治女性宫寒所导致的各种妇科疾病。外用则分两种:一种是做成艾绒或艾条进行艾灸,可温经通络:一种是熏洗,可温经散寒祛湿,可治疗寒湿束表性疾病。根据端午时节寒湿较重的气候特点,利用艾叶进行熏洗是很好的办法。菖蒲,性温,味辛苦,可芳香开窍,散寒祛湿,以内服为主,对于平素脾阳虚,寒湿较重者有效。和艾叶有所不同,艾叶是去外感寒湿,菖蒲是去内部寒湿,侧重有所不同。端午时节用菖蒲养生的传统方法是制作菖蒲酒。这种酒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众所周知,酒为百药之长,能增强各种药物的功效,且酒本身就有温经通脉、散寒除湿的作用。菖蒲和酒结合增强了其散寒祛湿的功效,且味道醇香。大蒜,性温,味辛辣,可温中,消食,理气。大蒜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对胃肠道感染所引起腹痛腹泻有很好的疗效。端午时节寒气与暑湿之气交互,最利于细菌的繁殖,最宜发生因饮食不洁而导致的腹痛腹泻等疾病。大蒜有很好的杀菌功效,因此,在端午节以后,在烹调凉菜时,可以配以大蒜末,除增味提鲜外,还能抑菌杀菌,防止食物腐败。民谣曰“五月初五过端午,天师良神骑艾虎,蒲剑利刃斩百邪,鬼魅疫神入虎口。”《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用于驱鬼”。其实,艾叶和菖蒲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蒜头则含有挥发性大蒜素,都具有杀虫灭菌,净化空气的作用,因而端午时节,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和蒜头成了代代相传的。端午节将至,又要挂艾草,悬菖蒲,包粽子了,现在,粽子是过端午时不可缺少的食物,很多人会在家自制粽子,而选择的粽叶最常见的就是芦苇叶。其实提前两个多月,就有人开始采粽叶了。那时的粽叶,新长出来不久,叶比较嫩。当然,各个地方的粽子叶也可能会不同哦,比如,荷叶也可以用作包粽子。不过,由于荷叶柔韧性没有芦苇叶好,因此用的人很少。在现代文明下,“端午三友”——艾草、菖蒲、芦苇可能更确切。来源:搜狐网百度百科植物之家-植物百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jj/1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