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
——龙应台《目送》
这句话放在霍金身上,后半句应该改为“看宇宙”。得知霍金先生离世那天下午,我这边的天气明媚,但我的心头却不禁一阵隐悲。
作为一个小学时胯下海口说要做“科学家”的文科生,在沉浸在文字的同时,我其实非常热爱阅读科普书籍,其中包括霍金的《时间简史》《大设计》《果壳中的宇宙》,以及最近国内最新出版的《黑洞不是黑的:霍金BBC里斯演讲》。
确认逝世消息的那天,整个朋友圈都成了霍金先生的缅怀团,各路媒体追逐热点,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铺天盖地之阵,一种让人感叹,原来大家都是藏得这么深的科学迷。
而其中最让人反感的是腾讯视频把那部有关霍金的电影——《万物理论》设置成了收费观看(包括VIP会员),这种消费逝者,唯利是图的营销举动实在让人觉得恶心。
说实话,让我们第一次直观地了解霍金先生的情感生活的影视作品,真的从《万物理论》开始的。小雀斑当年斩获奥斯卡影帝,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最佳男主角,可谓实至名归。
这部电影正是根据霍金和妻子简·怀尔德的故事改编。他们结婚的时候,霍金已经需要拐杖来行走了,他的手也开始失去力气。年轻时不顾一切爱过,为他生了三个孩子,把他当孩子一样照顾。但最后简却跟相处了25年的霍金做了告别。
霍金先生本人当年在观影后,留下了热泪。我明白那种感觉,那份岁月与那份真情。
没有打算拆解这部电影,我更好奇并思索的是:是什么让简与霍金相濡以沫20多年,最后却又与他告别?
这样的爱情和婚姻,不需要歌颂
当年我看到霍金先生的经历介绍时,我就非常惊讶:21岁患了渐冻症,被医生确诊只有2年的寿命。并且在当年,她就与自己爱的女孩简结婚,并生下了三个孩子。
和他取得的那些物理学成就相比,我深深地感叹,霍金先生上辈子一定是拯救过宇宙,他能收获到这份义无反顾的爱情。很难想象,没有了简的霍金会如何。
我更惊叹,简的勇敢,面对一个渐渐失去行动能力的男人,她必定要肩负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三个孩子一个病人。步入婚姻之时,她也早知这样的结果,她愿意为这份爱情埋单,收下这份被祝福,却是注定是负担的聘礼。
爱情里的盲目有很多,但爱情退潮后的生活,却让很多人卸甲而返。更何况是面对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但最后25年后的离别,我更加认同一点:比起那些不断歌颂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白头到老的那些“传说”,我更加认可现实中婚姻的现实。
众所周知,现在的年轻一代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
年上半年,中国有万对新人结婚,.6万对旧人离婚,离婚率达到33.3%。
也就是说每三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
有数据表示,如今的离婚有80%是女性提出的。
当有人还在犹豫着“婚该不该结”的时候,一部分女性已经走上了离婚的道路。
而在姜思达主持的《透明人》中,采访的离婚律师更是用她的多年的第一线处理离婚案件的经验,给我们展现了整个中国现实社会的婚姻群像。
《万物理论》的简和霍金的故事,就好像过去我们看到的童话故事中关于爱情的描写与坚持一样,当中也有他们真实的曲折、挣扎和痛苦,最后也以遗憾收场,我们看到简在这个过程对霍金的鼓励、扶持、坚守和付出,我们看到了爱情,看到了婚姻对一个女人的岁月打磨,她肩负了太多超越常人的重担。
她的爱、婚姻,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中得到了升华,让我们最终回归她作为一个正常女人的需求,对她放弃霍金寻求新生活的决定给予了原谅。
过去忌谈“离婚”,现在践行着“离婚”
我问我妈:你以前有没有想和对方分开的冲动?
我妈回答非常朴素:认定了一个人,就好好过日子。年轻人不要有什么分开离开的想法了,离离合合什么时候到个头啊。
家族里的亲戚也会对离婚这个事情忌讳莫深。亲戚的观念是传统的:没结婚的时候劝你结婚,劝你凑合,催你赶紧,好像他们掌握了你的人生的决定权似的。
俗话说:宁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另有:“糟糠之妻不可弃”。这两句话其实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站的角度更多是男性,对男人的道德规劝。
中国当下的社会,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并不少。而女性选择离婚,足以证明女性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掌控和独立性。
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工作能力不比男性差,甚至在很多领域遥遥领先男性,但女性除了工作养家糊口以外,往往还要肩负着家务、照顾孩子、处理婆媳关系,不幸的话还要斗得过小三。
男人80%的精力在拼事业,大部分女人是拼事业和照顾家庭都要兼得。因此“丧偶式婚姻”便渐渐普遍化。
再回头想想霍金和简的婚姻,想想那些不离不弃的婚姻故事,看似美好的表面,里头一个女人奉献的青春、爱与勇敢。
这些感人的故事,不是需要我们的仰望和学习,而是让我们认真对待婚姻,《透明人》人中的离婚律师处理过多起离婚案件,有大事引起,也有只因为一圈厕纸离婚的。
王尔德说:我们为什么会离婚。因为结婚。
钱钟书说:围墙里的人想出来,围墙外的人想进去。
如果社会的发展,让婚姻变成了“闪婚”、“闪离”,对待感情变成了快餐式,不假思索,结婚是为了完成一个KPI,找一个人共度余生是为了完成阶段性目标,没有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做过规划和准备,那你以为结婚是真的是“玩过家家”?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那些相濡以沫,背后何尝不是卧薪尝胆。
那些隐痛别离,内里何尝不是无可奈何。
我最警惕是当一个时代什么都变得快速,我们最不应该的是拿着我很独立,我没所谓的借口,就轻易潦草地对待感情和婚姻,更何况这是我们此生遇到可能是最复杂的一件事。
不认真对待生活的人,生活必将处以严厉的惩罚。
回到《万物理论》的简,她是怎么在坚持了25年后决定离开霍金的呢?如果鸡汤点地说:因为她很爱霍金。
我爱你,想和你结婚,冒着离婚的风险也想要和你结婚,是因为真的很爱你。
即便有一天我们会争吵,分开,你也要记得,我是真的爱过你,也是真的想过要和你白头到老。
也许有天这个想法会打脸,但是在爱你的每一个时刻,我都为你,勇敢着。
霍金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宇宙,简把她的青春献给了霍金和家庭。霍金的信仰是理性和科学,绝对的无神论者;简的信仰是爱,是家庭、孩子,她是有神论者。
霍金在家庭和生活没法像一个正常男人,肩负起应负的责任。于是生活终究是最残酷的裁判,裹挟着人的欲望、挣扎、怀疑。
霍金和简的婚姻,某种程度上都因“第三者”的加入而诱发了分离。一个男助理,一个女看护,进入他们的家庭,也让大家彼此意识到:20多年的蹒跚前行,简已经尽力了,也终于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
霍金选择给简,一个女人需要的正常家庭、丈夫,以及给孩子一个正常的,能陪伴他们成长的父亲。
因为爱情走入婚姻,因为婚姻懂得爱情,所以为了彼此相爱的20余年,他们选择放过彼此。
《万物理论》结局用了“时间倒流”的镜头语言,把霍金和简的经历倒带着播放了一遍。在他们眼中,他们还记得记忆最初彼此相遇的模样,还有这个过程的点点滴滴。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想这句话就是霍金自己对简和爱情最好的注释吧:
永恒是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Etrnityisavrylongtim,spciallytowardsthnd.)——斯蒂芬·霍金
你觉得自己会因为什么原因离婚?
(欢迎在留言栏开启你的脑洞...)
MK
R.I.P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jj/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