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典藏片单40部名留影史的佳片


威尼斯电影节还没结束,多伦多电影节就已经开幕了。它也已经到了40个年头,从一个籍籍无名的电影节,变成现在声名显赫,全球片方挤破脑袋也要参加的重量级电影节,它已然成为了第四大电影节,奥斯卡颁奖礼的前哨战。

在这40年中,多伦多电影节击溃了蒙特利尔电影节坐上了北美电影节中的第一把交椅,更是为世界带来了诸多经典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电影通过多伦多折桂奥斯卡,就连《肖申克的救赎》也是把全球首映选在了多伦多,那么就让我们领略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多伦多电影节的40部电影佳作。

《模仿游戏》

本片在拿下多伦多电影节剧情片单元人民选择奖后,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以及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在内的7项提名收入囊中。其中饰演图灵的卷福功不可没。

曾出演过霍金、阿桑奇、梵高、福尔摩斯等各式天才人物的卷福天生有种高冷又怪咖的气质,这点非常有助于他对图灵的塑造,他将图灵的傲慢、激情、智慧、避世和痛苦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许就因为他演的图灵太过惟妙惟肖,有家族史爱好者居然追根溯源考证出了卷福和图灵是十七代表亲。

《为奴十二年》

控诉黑奴制度的影片因其政治正确一直是电影节常客,在考证出奥巴马可能是非洲黑奴后裔后,该题材更是如镀了金身般成为冲奥热门,在获得年多伦多剧情片单元人民选择奖后,更一举摘得奥斯卡3项大奖6项提名。

本片阵容强大,布拉德·皮特和卷福都甘当绿叶,饰演男一号的英国男星凭借此片获得了奥斯卡提名,总算是给上年度因美国人演铁娘子还拿了奥斯卡而意难平的英国人找回些平衡。尽管奴隶制度早已废除,但种族歧视仍存在于当下美国,所以,当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粗粝厚重、每一个镜头都能洞穿原罪的影片出现时,它所释放的意义和能量远大于电影本身。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有人说此片能让人拨云见日,也有人说此片说明了药不能停,没错,大卫?O?拉塞尔的片子总会有些神经质,特别是这次拍的还是精神病人。影片巧妙地同时显现了父与子的精神问题以及他们如何战胜自身的强迫症、躁动症、迷信和心理偏见,看罢让人释放,让人疗伤。

本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却靠一群有悟性的演员演出了新意,两位老戏骨的发挥一如既往,两位少壮派的表现也赏心悦目,终获奥斯卡男女主配全部提名、女主还获奖,并获得了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金球奖等。不过也有影迷质疑这么个话唠喜剧却获得众多奥斯卡提名,多半还是因为跟着韦恩斯坦有肉吃。

《吾等何处去》

黎巴嫩美女导演纳迪?拉巴基自导自演的一部反战影片,依托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个小山村里不同信仰的妇女因不忍看到人们因为宗教矛盾相互残杀,以独特的方式试图唤醒男性亲属的感知的故事。

全片节奏舒缓,温润自然,没有出现任何血腥场面,种种女性化的消解战争的方式几乎颠覆了恪守宗教信仰的中东人的三观,加上不时交织的歌舞元素,这些大胆的尝试都令本片充满异域风情又显得有趣可爱,给这个坟墓比活人多的村庄注入一股活下去的生机。本片曾代表黎巴嫩角逐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最终获得年多伦多电影节剧情片单元人民选择奖。

《国王的演讲》

这部讲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生平的传记电影,因其紧贴历史的时代背景以及老戏骨科林?费斯、杰弗里?拉什的加盟在开拍伊始就被看好成为各大奖项的种子选手。从剧情来讲影片内容并无太大戏剧张力,但每一帧画面都扎实饱满,庄重考究的英伦格调使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艺术品般的质感,一种度无死角的英伦美。

最终果然战绩不俗,不仅在多伦多电影节获最高荣誉人民选择奖,还获得奥斯卡12项提名并最终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4项大奖,并获得金球奖等众多奖项,看到列祖列宗被成功美白想必白金汉宫里也是皆大欢喜。

《珍爱》

纽约黑人区底层、辱骂她的母亲、强暴她的父亲、智障的女儿、两个月的身孕、体重超重、身染艾滋,还有,她才16岁!如此顶配的虐心设置居然源自真实故事,影片就是根据女孩的日记改编。然而影片镜头朴实自然,情感收放自如,并未拍成煽情苦情戏。在年多伦多拿下人民选择奖后,终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在爱心女老师的帮助和感召下,女主终于自强独立改变了她父母那代底层黑人靠社会救济过活的生活轨迹,市长办公室还颁给了她文明进步奖和支票,并得到社会救助中心的工作,开始帮助更多的人。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一个人的一生竟浓缩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电视节目中,几个问题打捞起的残片竟拼接起了整个印度的时代变迁,短短两小时这个人口大国的种种问题竟展现无遗,这就是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的功力所在,他上一部让世界印象深刻的作品是《猜火车》。

这部创意十足又饱含深情的影片一举横扫8个奥斯卡奖项,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个奖项、80个提名。然而这部给印度带来重大国际声誉的片子却令印度人五味杂陈,因为它戳中了印度的要害,在这个分化严重的国家,有贫民窟,也有摩天大厦,有未受教育的贫民,也有世界级计算机专家,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同处于一个国度,向着共同的命运进发。

《东方的承诺》

伦敦一个只有14岁就经历了怀孕和难产的俄国少女竟然是受到俄国黑帮控制的一名雏妓,穿过伦敦这座城市最阴暗的角落,一系列的谋杀、骗局和复仇正在上演。本片在题材上与《教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致力于展现道德与犯罪之间的冲突与挣扎,而加拿大导演大卫·柯南伯格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制造恐怖的大师,无需成桶的血浆也足以令让人头皮发麻。

正像有人评论的那样,他的每部作品几乎都离不开对死亡和欲望的诉说。本片全程在英国拍摄,是导演大卫·柯南伯格第一部与加拿大完全无关的作品,最终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并获得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最佳故事片奖等。

《黑帮暴徒》

改编自南非国宝级剧作家阿索尔?加德作品的电影《黑帮暴徒》讲述了一个劫车的街头混混因车上的一个婴儿而获得灵魂救赎的故事,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金球奖提名,并在多伦多等7个电影节上获奖。作为彩虹之国的电影,本片的配乐绝对是一大亮点,片中的Kwaito音乐据说名字源自50年代约翰内斯堡的一伙匪徒,是南非有色人种居住区特有的流行音乐形式,放在本片中让观众产生了极强的代入感。

另外本片戏外似乎更为精彩,摄影导演在南非遭遇了与本片惊人相似的一场抢劫,当问道是否看过《黑帮暴徒》时,暴徒还表示这是部好电影所以不会杀他,如果拍成烂片,下场可想而知。

《座头市》

由有日本电影新天皇之称的北野武自编自导自演的本片既有快意恩仇的暴力美学,也不乏乡土关怀的亲切感,以他独有的感性而直接的手法谱写了一曲除暴安良的交响曲。

作为相声演员出道的北野武堪称全才,表演风格沉稳内敛,即便不说话光就一张脸摆在那就令人捉摸不透又很有味道,而作为导演的他亦是日本导演的中坚力量,他的影片风格亦如同他本人一样,在平和内敛中凌厉的爆发,直戳要害。本片获得包括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最佳故事片奖在内的11个国际奖项和提名。

《鲸骑士》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毛利人,他们神秘又传统,他们也吸引了好莱坞的目光,这座电影工厂每天都产出大量的娱乐、特效和刺激,所以在引进国外影片时更倾向于艺术电影。

这部美国投资、新西兰拍摄、讲述女孩和鲸鱼传说的异域风情片一经问世就让看惯了流水线大片的人们嗅到了来自大洋洲的咸湿海风。除了土著人的神秘生活令人耳目一新,场景、拍摄、制作上也都非常精美,小女孩骑鲸横跨大海的场景更是极富诗意。相较于太平洋那岸以科考之名行捕鲸之实的某岛国,本片保护动物的内涵也十分应景。最终13岁的女主角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本片还获得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等。

《天使爱美丽》

跟随奥黛丽?塔图饰演的俏皮又怪癖的小妞,我们仿佛穿越到了20世纪30年代那个文艺又浪漫的巴黎,诗意的拍摄手法、奇幻的色彩搭配和惊艳的影片配乐一起烘焙出了这道诱人的法式甜点,品味数遍依旧唇齿留香。

电影上映后不仅在法国打破了好莱坞电影的长期垄断勇夺票房第一,还以万美元的票房成为历史上在美国票房最高的法国电影,片中体现的法国精神甚至令当时的法国总理和总统都赞赏有加。最终影片获得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奥斯卡5项提名、欧洲电影大奖、法国凯撒奖13项提名、英国金像奖9项提名等众多奖项,并被《时代》杂志选为年度十大佳片。

《信徒》

那一年,初出茅庐的瑞恩·高斯林带着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走红的《信徒》回到了祖国加拿大。9月11日那一天的上午,他正在接受采访,电视上播放了一架飞机撞向纽约世贸中心南塔时的录像。他惊呆了。这时,他的经纪人关掉了电视希望继续接受采访,但这位20岁的年轻人回答说,“现在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卧虎藏龙》

 这部电影的武打动作带着一股纯真的魔力,多伦多电影节的主席皮尔斯?韩德林描述道,看着那些飞檐走壁和在竹林顶上施展轻功的人,就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童年时代。这与李安本人对电影的解读很相似,他认为《卧虎藏龙》描述的正是一个存在于他童年想象中的江湖。在北美,它最终创下高达1.28亿美元的惊人票房,并获得了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4项大奖,也是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影片。

《美国美人》

这部集结了实力派大咖凯文?史派西、安妮特?贝宁及重量级绿叶克里斯?库柏等戏骨、融合了中年危机、婚内出轨、恐同等元素出神入化地展现了美国中产家庭内部的矛盾与压抑的影片可谓功力不俗,一经问世就横扫欧美斩获多伦多、奥斯卡、金球、等40多个奖项,其中不乏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剧本等重量级大奖。

凯文?史派西的精彩出演也是影片成功的保证,不同于《七宗罪》中的变态杀手及《纸牌屋》中的衣冠奇兽,片中他的表演压抑内敛俨然男版绝望主妇”。

《罗拉快跑》

是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大红大紫的一年。《罗拉快跑》在德国上映票房轰动,而在多伦多首映之后它吊起了许多美国发行商的胃口。一年前,提克威的处女作《意外的冬天》就曾在多伦多上映大获好评。最终索尼经典拿下该片,取得万美元的北美票房,成为继《从海底出击》之后在北美最票房的德国电影。当时在多伦第一场放映结束后,很多观众都表示“看不懂”,结果在与主创的见面上观众提问非常踊跃。

《美丽人生》

有意大利卓别林美称的意大利男神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以自己父亲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为蓝本、由妻子担纲女一号的本片一经问世就成为留名影史的旷世佳片,不仅拿下多伦多人民选择奖还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本人更是第一次以外来人的身份摘得奥斯卡影帝桂冠。

本片大胆地以喜剧格调去描画那段悲惨的历史,在父爱的滤镜下纳粹屠杀变成一场童真的游戏,看似喜感实则悲伤到骨髓,让人笑中带泪反思那个时代,这不正是卓别林式喜剧的内核吗?

《闪亮的风采》

天才唯有天才来演绎,一个反映钢琴天才的传记片成就了另一位天才的被发现--杰弗里?拉什,尽管他只是饰演主角不同年龄段的三个演员之一且戏份不足半小时,却凭借惊人的魅力征服了观众征服了奥斯卡评委,为个人也为澳大利亚捧回了首个奥斯卡影帝奖杯。

首次担纲电影主演就斩获影帝,他的横空出世被认为是年国际影坛最重大的发现,一举收获了奥斯卡、金球奖影帝、纽约、洛杉矶、伦敦和澳大利亚四地的影评人影帝等多个影帝头衔。影片获得多伦多人民选择奖后,也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奥斯卡6项提名。

《惊世狂花》

《惊世狂花》是沃卓斯基姐弟(当时是兄弟)执导的处女作,它的黑色幽默与科恩兄弟、昆汀一脉相承,但关于女同志的题材还是给人很大的冲击和新鲜感。片场有一场剁手指的戏份,令数十位观众逃出了电影院,但事实上沃卓斯基的处理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可拍。该片被媒体称为当年电影节上的最大一匹黑马。年,在经历了《黑客帝国》三部曲之后,他们带着《云图》回到多伦多举行世界首映再次让人目瞪口呆。

《安东尼娅家族》

这部又名《不靠男人的日子》的影片着实是给当前的剩女、恨嫁女们上了一课。女人不是生育机器,但生育能力却可以成为女人对抗世界的强大工具。安东尼娅家族祖孙四代全是女性,她们非婚生子,她们快乐独立,她们做爱后倒立让精液流进子宫,她们让男人反成了生育工具。这部女性版的《百年孤独》既有魔幻现实的荒诞,也有强烈的生活质感,没有激进地宣扬女权,而是展现另一种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说到底,女性的安全感不是来自男人,而是来自对未来生活充足的掌控感,这不仅源于物质基础,更源于强大到混蛋的心脏。本片荣获第6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第20届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

《肖申克的救赎》

诚然,不少观众都认为《肖申克的救赎》是当年电影节上最值得铭记的电影之一,但没有人能够预见它后来的绝世CULT片的地位。就连影片的主演蒂姆·罗宾斯在多伦多宣传时也只把它当成一部主流的商业片,一边还在抱怨影片拗口的名字。

影片成功的大部分功劳都被算在了史蒂芬·金的原著小说头上,就像纽约媒体的报道所描述的——“这部弗兰科·达拉邦特的处女作并没有出色之处,它只不过是将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照搬到了银幕上(themovieequivalentofapage-turner)”。

《子弹飞越百老汇》

《子弹飞越百老汇》是伍迪·艾伦与米亚·法罗分手,经历了与养女宋宜相恋的丑闻之后推出的第一部电影。当时,好莱坞对伍迪·艾伦唱衰的大有人在,那段日子堪称他人生和事业的最低谷。这位纽约的代表性电影人为何会避开纽约电影节而选择多伦多——当时的媒体提出了疑问,也许伍迪·艾伦需要一点多伦多观众的热情。他没有失望。观众热烈欢迎这部电影,而之后的伍迪·艾伦一直对多伦多心存感激。

《神父同志》

年,英国数学家图灵因不堪屈辱在家中自杀,40年后,一部反映英国神父同性恋题材的片子差点因争议而胎死腹中,60年后,一部向图灵致敬的片子终摘奥斯卡大奖,今天,同性婚姻在英美已经合法,英国女王也已向图灵道歉并赦免。

电影也许无法说明英国如何从一个迫害同性恋的国家变成腐国,但我们仍可以从光影中撷取些许感动。本片原为BBC拍摄后因题材太过争议没有播出而重新剪辑成电影,神父偷欢、同性恋的题材在当时不知撬动了多少宗教人士的脆弱神经遭严重反对,但仍摘得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

《唠叨人生》

本片改编自当代爱尔兰最杰出的幽默小说家罗迪?道伊尔社会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讲述了一个多子女的保守爱尔兰中下阶层家庭由于大女儿未婚先孕而引起的种种矛盾和困扰,本片拥有清晰明快的节奏和出色的表演,以超现实的手法引领观众体会家庭以及社会对未婚怀孕女性的态度与反应。扮演那位从保守到开放的父亲一角的是爱尔兰著名演员科尔姆?米尼,他也因此片获得到金球奖提名。本片获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最佳故事片奖等。

《大河恋》

罗伯特·雷福德是北美最大独立电影节圣丹斯的创始人,但他本人执导的电影首映通常都放在多伦多。年,《大河恋》在这里获得好评。尽管是以导演身份出席,但雷德福依然是该届电影节上最大的明星。该片改编自诺曼·麦克林的小说,难度颇大,从筹备到完成花费了12年之久,以至于“那部雷德福的钓鱼电影”成为了好莱坞的一个业内笑话。初出茅庐的布拉德·皮特首次担当一部影片的主演,处处被称为“罗伯特·雷福德的接班人”。

《舞国英雄》

作为澳大利亚导演巴兹.鲁尔曼的导演处女作,这部歌舞片与美国好莱坞式的歌舞片有着明显不同,用生动流畅、风格独特的镜头调度把保守的舞蹈比赛处理得如中国的武林大赛,使人看得目不暇接,而且内容起伏,将亲情、爱情、理想三者有机结合。本片获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最佳故事片奖以及金球奖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提名等。

本片是巴兹?鲁赫曼的成名作,此后他导演的《红磨坊》、《了不起的盖茨比》等都收到了不错的反响。

《渔王》

本片是一部描写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的滑稽可笑的浪漫喜剧片,用诙谐有趣的形式探讨了救赎与希望,爱情与信仰,主题发人深省,叙事风格亦清新独特。不过也有人指出篇幅偏长,中间略显沉闷。

影片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和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内的4项提名,以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配角2个奖项,同时获得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最佳故事片,这些奖项中饰演男主角的罗宾?威廉斯功不可没,他与另一奥斯卡影帝杰夫?布里吉斯的同台飙戏更令本片看点十足。

《大鼻子情圣》

作为由法国名剧改编的的古装巨制,台词对白极具文学性。饰演男主角的前法国国宝级演员杰拉尔?德帕迪约有着标志性大鼻子,颜值低却爆发力强,拍片过百斩获影帝无数,当年更是凭借本片连拿10座凯撒奖杯,终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和包括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在内的6项提名。不过最后这位国宝为避法国75%的富人税申请入籍俄罗斯,并获得了普京的闪电批复。

《十诫》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DirectorsSpotlight”介绍的第三位导演。当时,多伦多放映了他为电视台拍摄的总时长达分钟的《十诫》系列。在放映的第一天,电影院还有一半座位是空的,但第二天就来了人,从第三天起开始场场爆满。多伦多电影节被认为是最早地开辟了这位波兰导演在北美的知名度。

《罗杰和我》

他是好莱坞愤青导演、最让美国当局头疼的电影人,他在奥斯卡颁奖礼上以一句以你为耻抨击小布什,他给公司起名叫狗咬狗,他就是《大亨与我》中的我--美国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本片是他的处女作,通用公司的大幅裁员造成数万人失业,新闻专业出身的他拿起摄影机和话筒找通用理论却屡屡碰壁,他把整个过程拍了下来,获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随后他的镜头聚焦美国枪支管制、医疗体制、触及资本主义原罪甚至还因揭露两代布什政府与拉登家族的关系而左右了美国总统大选。

《精神濒临崩溃的女人》

讲述几个女人为了一个渣男发神经的本片又名《女为悦己者狂》,是西班牙国宝级导演阿尔莫多瓦的代表作,尽管和他后期深刻探讨女性的影片相比本片更像是早期的风格探索,但作为男性导演能把女性心理拍得如此到位,本片仍为他在国际影坛赢得诸多声誉,并在国内市场上创下了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这一数字是当时西班牙电影史的最高纪录并保持10年之久。

影片以犀利和玩笑式的手法将女性的性欲和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各种抓狂又爆笑的桥段让人领略了西班牙独特的奔放和瑰丽,女人的各种神经质和歇斯底里也足以让人在观影中凌乱。本片获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公主新娘》

这部IMDB评分奇高的电影貌似因文化差异在中国水土不服,没色情没暴力没悬疑没推理也许不太能吊到国内的胃口,然而在美国不论电影还是原著都评价很高。笑话太冷戳不中笑点?只是对幽默的理解有所不同,就像我们的段子老美未必一下子反应过来,美国人的笑话我们也未必当场笑得出声。

如影片开头,这是爷爷给病中的孙子读的睡前童话,尽管剧情超现实,布景舞台化,人物没智商,你还是会原谅它,谁会跟孩子的童话较真呢。本片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和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最佳故事片奖。此外,本片中的女主就是后来出演《阿甘正传》和《纸牌屋》的罗宾?怀特。

《美洲帝国的衰落》

一个下午,五男四女两组人物,分别讨论他们各自的性生活、外遇和调情技巧,当他们晚上一同进餐时,一场充满火药味的好戏开始上演。

有人说这是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也有人说这是资产阶级在严肃的探讨人生,无论如何,这部知识分子的话唠片都是导演阿坎德第一部引起国际评论界重视的作品,推出后大受欢迎,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并获得多伦多电影节最佳加拿大长片奖和人民选择奖-最佳故事片奖。

《血迷宫》

科恩兄弟完成处女作《血迷宫》之后一直为找不到发行商而发愁。但来到多伦多首映时,观众对这部黑色喜剧反映异常热烈,《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发文称“影院中笑声此起彼伏”,很快,制片厂便找上了科恩兄弟的门。

《官方说法》

没有华服美女特效,不负责锁定眼球点燃荷尔蒙笑出腹肌,只是对一段史上最残酷的政治迫害撕开一个小口,抽丝拨茧解构历史真相,对于早已习惯了爆米花+肾上素的观影群体来说,这部上世纪80年代的阿根廷政治片真心有点代入无能,无法产生畅快淋漓的观影体验,但因对政治的独特切入点以及对阿根廷军事独裁的无情揭露。

在英阿马岛战争刚刚结束三年这个时机推出的本片都颇合奥斯卡及欧美主流价值体系的口味,毕竟本国人民的自揭伤疤比欧美价值观的强行植入更能说明问题。本片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内的奥斯卡、金球、戛纳、多伦多、柏林电影节等近30个国际奖项和提名。

《我心深处》

如果说在美国励志片有什么共性,那一定是贯穿其中的美国精神,它可以是阿甘式的不抱怨不放弃,也可以是不抱怨勇承担。这部讲述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南部田园一夜丧夫的中产女性勇敢承担生活重担重建家园的故事其中就包含了女性自立、保护家园、反对种族歧视等元素,题材励志,内容讨巧,既主旋律又不刻意煽情,女主角的表演平实却散发着人性的光芒,表演毫不张扬却直抵人心,她就是后来饰演阿甘母亲的演员莎莉?菲尔德。

在本片中她还很年轻,美国甜心的外表,隐忍坚毅的内心。本片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原著剧本奖和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5项奥斯卡提名。

《大寒》

一个大学同学自杀使得一群年过40多的老同学们再次聚首,这是一场80年代美国版的致青春。葬礼似乎总是参透人生的最好时机,一场葬礼,不仅祭奠死者,更是祭奠他们逝去的青春。可接下来他们居然还玩出了花活儿,同学会变成换妻趴,聚众淫乱接受无能?

你只是没找到本片的正确打开方式。推算一下他们的大学期间正是嬉皮士和性解放高涨的60年代,而80年代这些已经过时,雅痞时代到来,如此看来,他们不是乱性,而是在怀旧,是在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来致敬他们终究逝去的青春。

《烈火战车》

这部运动题材的影片讲述了英国的两个年轻人(一个英籍犹太人,一个天主教徒)冲破重重阻力最终分别获得年奥运会一百米、四百米冠军的故事。从主题到音乐,影片安静而澎湃,迎合了英国人追溯历史的怀旧心理,颇具英国古典主义气质,对竞赛、种族、宗教、国家的狭隘观念的反抗也符合美英主流价值观。同时作为史上最伟大的体育电影之一本片对比赛情节的慢镜拍摄也后世的体育片提供了范例。

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4项大奖和3项提名、以及戛纳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等和金棕榈奖提名。令人意外的是本片配角中居然还有油炸叔和啃泥叔,本片是他们的银幕处女秀哦。

《性昏迷》

本片是英国导演尼古拉斯?罗依格执导的经典作品,在一个女人自杀被抢救的过程中,回顾造成她自杀的成因,性爱与生命垂危平行剪辑,造就了十分刺眼的视觉奇观。一个是屡遭挫折的女孩,一个是个心理医生,一个渴求灵魂交流,一个只求肉体交流,在她奄奄一息时,他的变态心理得已凸现。而在戏外,导演尼古拉斯?罗依格娶了本片的女主角泰莉莎?拉塞尔,这个漂亮的女人扮演了他接下来的几乎所有作品中的女主角。本片获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最佳故事片奖。

《德尔苏·乌扎拉》

这部由黑泽明执导的苏联与日本合拍片曾获得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才在多伦多电影节上上映。当年带着自编自导的影片《卢米埃尔》前来的法国新浪潮女神让娜·莫罗是首届多伦多唯一的大明星。

(作者:豌豆公主策划:浪花)

Mtime时光网出品

↑↑↑长按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北京中科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jj/3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