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霍金逝世2周年为什么年轻人应该探索宇宙


深读第95期,今天是霍金逝世两周年,以对黑洞研究而出名的他,最终没有看到人类拍到的第一张黑洞的照片,但谁又能说,他没有在脑海中见过黑洞千万遍呢?被诊断出渐冻症后,霍金认真地考虑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然后做了决定:“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得到一个对宇宙的完整理解。为什么宇宙是现在的样子,以及为什么宇宙会一直存在。”他做到了,甚至在接受的最后一次采访——来自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的采访中,仍然在阐述自己关于宇宙的思考,他把大爆炸的时空维度比作南极:“南极没有南方,所以在大爆炸之前什么都没有。”虽然在有些物理学家看来,宇宙大爆炸之外还有别的东西。问题尚无定论,但这就是宇宙思考者的声音。让人们对霍金有着相比其他科学家更深感情的原因,是他一直期望能把自己的声音“以清晰的方式,并且不用方程式来呈现,大多数人还可以理解并欣赏”,他认为,探索全宇宙和全人类的未来仰赖于热爱科学的年轻人。所以他参演电视剧、玩摇滚,甚至开通微博,不错过任何一次可以与年轻人“碰面”的机会。为什么他认为天文学这么重要?为什么他期待更多人投入到宇宙的探索中去?同样致力于天文科普的尼尔·德格拉斯·泰森在他的《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一书中就给出了答案。在人类创建的所有学科中,天文学被公认是而且无疑是最崇高、最有趣、最有用的。因为,通过这门科学所获得的知识,不仅地球之大部分被发现……;而且我们的能力随着它所传达的思想的宏大而扩展,我们的心灵因为超越了低级狭隘的偏见而得到升华。——詹姆斯·弗格森早在有人知道宇宙有一个开端之前,在我们知道离地球最近的大星系有万光年之前,在我们知道恒星如何发光或原子是否存在之前,詹姆斯·弗格森对他最喜欢的科学的热情介绍是如此真切。而且他说的话,除了18世纪的修辞,听起来就像是昨天写的。

然而,这种宇宙视角也伴随着隐藏的代价。当我跨越几千千米去旅行,只为了在日全食期间在快速移动的月球阴影里度过一小会儿,有时我会忽视地球。

我静下心来,思索我们膨胀的宇宙,嵌在不断延伸的四维时空中的众多星系疾速地飞离彼此,有时我会忘记无数行走在这个地球上的人还没有食物和住所,而且其中儿童的比例超乎寻常。当我凝视那些证明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神秘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数据时,有时我会忘记每一天——地球每自转24小时——都有人以他们所信奉的神灵的名义杀人或者被杀……

我偶尔会忘记这些事情,因为无论世界有多大——在我们的情感上,在我们的思想里,在我们超大的数字天图里——宇宙总是更大的。对有些人来说这是个令人沮丧的想法,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获得解放的想法。

想想一个成年人如何看待孩子们认为大不了的创伤:打翻的牛奶、摔坏的玩具、擦伤的膝盖。作为成年人,我们知道孩子对什么是真正的问题一无所知,因为缺乏经验大大地限制了他们作为儿童的观念。孩子们还不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围着他们转的。作为成年人,我们是否敢于向自己承认,我们也有一个共同的不成熟的观念?我们是否敢于承认,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来自一种全世界都围着我们转的执念?表面上不是。然而证据比比皆是。掀开那些种族、民族、宗教、国家和文化冲突的面纱,你会发现人类的自负正在不断膨胀。现在想象一个世界,其中每个人,特别是有权势和影响力的人,对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拥有开阔的眼界。如果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的问题就会缩小,或者根本不会出现,我们就可以避免我们的前人因为世俗分歧而屠杀彼此的行为。早在0年1月,重建后刚开放的纽约市海登天文馆举办了一场名为《通向宇宙的护照》的太空秀,在这场秀中,观众观看了地球,然后是太阳系,接着又观看了银河系里的亿万星辰渐渐缩小成穹幕上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点。在开幕不到一个月时,我收到了来自常春藤盟校的一位心理学教授的信,他专门研究那些使人自觉渺小的事情。我从来不知道有人竟专攻这样的领域。他说他想对观众们进行一次观影前后的问卷调查,以评估他们在观看节目后的沮丧程度。他写道,《通向宇宙的护照》引发了他最强烈的渺小感和无意义感。“怎么可能呢?每次我看到太空秀(还有我们制作的其他节目),我都觉得自己充满力量和激情。人脑只有克重,而它产生的思维活动却能让我们找到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这让我感到自己很强大。”请允许我指出,是这位教授,而不是我,误读了大自然。他这种毫无道理的自大,首先源于对所谓意义的幻想,另一方面“人是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的文化假设也助长了这种自负。不过我也要为他说句公道话,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受到人定胜天这类强势思维的影响。我曾经也是这样,直到后来我在生物课上学到“一厘米结肠里的细菌要比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人的总数还要多”。这类信息会让你对究竟是谁(或是什么)在实际掌控你我而思虑再三。从那天起,我开始认为人类并非空间和时间的主人,而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宇宙存在链的参与者,与现存的和已灭绝的物种都有直接遗传联系,而且可以追溯到近40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单细胞生命。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们比细菌更聪明。毫无疑问,我们比任何曾经在地球上奔跑、爬行或匍匐的其他生物都更聪明。但我们有多聪明呢?想象一种生命形态,他们的智力之于我们的差异,就像我们之于黑猩猩的一样。对于这样一个物种,我们的最高精神成就将是微不足道的。他们的幼儿不必是在芝麻街学习他们的ABC,而是在布尔大道学习多变量微积分。我们最复杂的定理,我们最深奥的哲学,我们最有创造力的艺术珍品,只不过是他们的小学生带回家的随堂作业,用来让爸爸妈妈拿冰箱贴贴在冰箱门上展示的东西。这些生物将会研究斯蒂芬·霍金,因为他比其他的人稍微聪明一点儿。为什么?因为他可以在头脑中做理论天体物理学和其他基本计算,但这样的智力水平也就相当于刚从外星人学前班放学回来的小孩子。如果一个巨大的基因鸿沟将我们和我们在动物王国中最近的亲戚分隔开来,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赞颂我们的聪明才智。我们可能有资格四处炫耀,认为我们离我们的近亲物种很远且截然不同。但并不存在这样的鸿沟。相反,我们与自然的其余部分是一个整体,我们的位置既不高于也不低于自然,而是属于自然。需要更多消除自负的例子?对数量、尺度和规模做简单的对比就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就拿水来说吧。一个毫升杯子里的水分子的数目,比世界上所有海洋里的水按杯计算的数目还要多。无可回避的是:你刚才喝的一些水曾流经过苏格拉底、成吉思汗和圣女贞德的肾脏。空气怎么样呢?也是至关重要的。你每一次呼吸吸入的空气分子数目,比在地球整个大气层里的空气按“一呼吸”计算的数目还要多。该说一下宇宙了。宇宙中的恒星数目比任何海滩上的沙粒还多,比地球形成之后经历的秒数还要多,比曾经生活过的所有人写下的文字和发出的声音还要多。想看过去的全景吗?宇宙的视角将带你去那里。光从太空深处到达地球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你看到的天体和现象并不是它们现在的样子,而是它们曾经的样子,几乎能够追溯到时间本身的开端。在这个可推算的范围内,宇宙进化的全景连续不断地展开。想知道我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吗?又一次,宇宙视角提供了一个比你的预期更让你震惊的答案。宇宙中各种化学元素是在大质量恒星尤其是其生命结束时发生剧烈爆炸的火焰中锻造出来的,这些元素丰富了它们所在的星系。结果呢?宇宙中四种最常见的活跃元素氢、氧、碳和氮,也是地球生命体中四种最常见的元素,碳更是生物化学的基础。我们不只是生活在这个宇宙之中,宇宙就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中。几个世纪以来,宇宙的发现一次又一次使我们对我们自身的看法降级。地球在天文学上曾经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直到天文学家得知,地球只是绕太阳运行的又一颗行星。然后我们推测太阳是独一无二的,直到我们得知,夜空中无数恒星其实都是太阳。然后我们认为我们所在的星系即银河系是整个已知宇宙,直到我们确定,天空中的无数模糊天体是其他星系,布满我们已知宇宙的图景。今天,我们多么容易假设只存在这一个宇宙。然而,现代宇宙学新出现的多种理论,以及对不可能存在任何独一无二的事物的不断重申,要求我们继续包容对我们的独特性期冀的最新冲击:多重宇宙。宇宙视角源自基础知识。但它又不仅仅是你所知道的知识,而是关乎拥有智慧和洞察力把那些知识用于评估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它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宇宙视角来自科学的前沿,但它并不仅仅是科学家独占的。它属于每个人。宇宙视角是谦逊的。宇宙视角使我们的头脑对非凡的想法保持开放,但又不至于使我们脑洞太大以至于容易轻信我们被告知的任何事。宇宙视角使我们睁开眼睛看宇宙,它不是被设计用于抚育生命的慈爱摇篮,而是一个寒冷、孤独、充满危险的地方,迫使我们重新评估所有人对彼此的价值。宇宙视角提醒我们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旗帜不会飘扬——这也许是象征着在太空探索中我们不必掺杂进任何狂热的爱国情绪。宇宙视角不仅包含了我们与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遗传亲缘关系,而且也珍视我们与在宇宙中任何尚未发现的生命之间的化学亲缘关系,以及我们与宇宙本身的原子亲缘关系。我们每个人如果至少一周一次——即使不能一天一次——思考在我们面前有什么宇宙真理未被发现,也许就会诞生一位聪明的思想家、一个巧妙的实验或一个充满创新的太空项目。我们可能会进一步思考,那些发现将来有一天会如何改变地球上的生命。在我们短暂停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段时间,我们欠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一次探险的机会——部分原因是探索本身的乐趣。但还有一个更高尚的理由:当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停止增长的那一天,我们就有可能面临着倒退到幼童式观点的风险,即我们固执地以为宇宙仍然围绕着我们转。在那个不容乐观的世界里,拥有武器却资源匮乏的人和国家将基于他们“浅陋而狭隘的偏见”采取行动。而那将是人类启蒙的劫难——直到一个充满远见,从而能够再次拥抱而不是畏惧宇宙视角的新文化的兴起。

本文所选片段摘录自《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美]尼尔·德格拉斯·泰森著,孙正凡译,年6月由未读·探索家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今日福利

更多未读·探索家系列图书《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太阳系度假指南》……告诉你关于宇宙的一切已知和未知

带给你全方位的“宇宙视角”

跟着霍金的脚步

一起探索宇宙

「未读」京东科普福利

扫码get吧

互动话题你对宇宙有着怎样的好奇?关于宇宙,你曾经有过哪些畅想?一起到评论区聊聊吧~??编辑=Boom图片=Giphy商务合作wd

unreadsky.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jj/52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