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励志北京梦想之翼一


 励志北京梦想之翼(一)

兼容并蓄守初心不负韶华不负己

---高二(10)班赵苠杰

北京是文化的古都,是祖国的首都,这里有着最悠久的历史,有着古老的文化。今天我们走进这古都走近这文学的最高殿堂——北大、清华和北师大。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清华大学。

之所以深刻是因为清华大学风景如画,引人入胜。这里还有令人神往的“水木清华”它是清华园内最美的风景。它位于工字厅北侧,常被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被称为清华园的“园中之园”。“水木清华”一带的景色设计别具匠心,四季变幻的林山,环拢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亭。“水木清华”的荷花池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有记载说是康熙皇帝的御笔。

这里有最严苛的校训,这里有最规范的制度,所以当我漫步在清华的时候,总是想起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它也激励着清华全校师生宽以待人,永远向上。来到清华,这句校训也深深印在我的心中,我认定这就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只有向着它奋斗,达到它的标准,才有资格做一名清华人。抬头望了望天,天空露出了灿烂的笑,“呵”,我笑出了声,我深信,只要我努力了,认真了,那就一定会突破,朝着梦想更近一步。

文化引领着我们的前行,在北京这文化古都中我们也见识到了文明的最高殿堂,也许遥不可攀,也许难以追寻。但这永恒的文明将永远绽放在古都。绽放在我们的心田。

邂逅首都--北京研学之旅

---高二(10)班常省乐

随着冬天的将近,我们来到了首都北京,冷冽的风抵不住我们怀揣着的炽热的心。在这一年,我们邂逅了北大与清华。

首先邂逅的是清华,清华是在年作为留美预备学校而建立的,所以老校区的建筑都是中西合并的苏联式建筑。走入清华的二道门,清华园三个大字工工整整的刻在白壁的三拱石门上方,里面便是一片碧绿空旷的草坪,草坪南端有个圆明园遗留下的日晷,上面写着“行胜于言",意思是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并为梦想付出行动才能收获成功。接着,映入眼帘的是水木清华,那里的幽静让我仿佛看到了夏天的满池荷花是如何的娇嫩欲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与清华学霸们的深入交谈中,更让我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下午我们又邂逅了北大,北大的建筑就像是一副江南的水墨画,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北大是明朗的;走过一条小路,就看到了绿林中蔡元培先生的塑像,那里的蔡元培先生是慈祥的,静静地看着北大的学子们学习,北大是文艺的。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起点,人们在看着北大成长,倒不如说北大见证中国的成长,见证我们的成长。

今天最触动我的就是学姐们与我们进行的学习交流,让我们对未来的道路不再迷茫,照亮了我们前方的路。于是我决定,从此刻开始,怀着一颗勤奋努力自强不息的心,继续我永无止境的学习之旅。

砥砺德行---北旅第一天

---高二(10)班吕子欣

从踏入清华或是北大,一种敬畏感让人屏息凝神。无数伟人在这里度过了大学时代,曾从这走进走出,学府的土地承载了一代代的梦想。在这未名湖畔,博雅塔旁,驻足凝望,湖面波光粼粼,凝玉般的白船相得益彰,绿树环绕,倒影相称,虚实相合,塔级十三的博雅塔与活水为源的未名湖的天作之合是莘莘学子心中永远的风景。不知多少人幻想着在蓊郁树木下诵读诗篇,清华北大的灵气从师生的身上便能体现,讲座里亦或小径上,举手投足之间的大家风范,博雅二字是最好的诠释。

昃影漫移,师尹赫赫,春华秋实,岁月更革。百秩屐痕,灿辰星之颖迹;百寻帛锦,隽国士之体格。《清华赋》清华园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属大礼堂了,它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相结合的古典建筑。礼堂前大草坪的南侧便是古典记时——日晷。日晷下部镌刻着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译文。左边便是荷塘,走过荷塘便是水木清华。转身望去,那最显眼的是清华学府为纪念闻一多先生专门修建的雕像。

相比清华而言,北大就显得更加沉稳而古朴典雅。“兼国际四季科学,容南北文化杂居。并却未来与古今,包揽天下行家。”北大三大建筑之一博雅塔位于学院中未名湖东南侧,原为水塔。据了解这是因为早年师生用水成问题,从而燕京大学打出一口数十米深的水井,以此解决这一严重问题。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伴随着北京大学的百年时光,北大图书馆也即将走过年的岁月。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圣地,北大图书馆从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始,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北大人于书架间求索知识、在文献中追寻真理的身影。

最后一站是北师大,木铎是北师大的标志建筑,当然它和老师这个词也有关系,“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便很好的诠释了木铎一词,木铎以喻教化育人,用来形容孜孜不倦的老师们再好不过。

对于清华、北大、北师大的学霸们的指点,我们如获至宝。总的来说,今天的收获满满,希望以后再来就不是参观而是报道了,自此可以做到清华日晷上所说的“行胜于言”,砥砺前行。在这汇聚梦想的首都,随处可见的是那些奋斗的身影,而我们奋斗的身影是否也会在这里出现,这取决于我们行是否胜于言。

秉持清华精神做努力奔跑的人

---高二(10)班赵敏君

11月15日,我们经历了将近三千公里的飞行,终于到达了中国的首都—北京。11月16日,秋风瑟瑟的吹,落叶铺满地,我们怀着激动又欣喜的心情参观了清华大学的旧城—清华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句铿锵有力的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校训深深触动着中国千百万莘莘学子的心。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它在人们的心中神圣不可侵犯,它是知识最顶端的象征,它是无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并为之努力的地方,它庄重典雅,拥有着经过时代变换沉淀下来的古典美,即使经过动荡的年代,它也依旧屹立在那里,为中国的教育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座洁白的,上方刻着“清华园”的石像门,矗立在我们的眼前,一种特殊的庄重感扑面而来。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是怀着敬仰的心情跨过这扇门。进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大片大片的草地和火红似火的蟹爪七叶,这些都为清华园构造了奇特的美。天气的寒冷和旅途的劳累在这富有诗书气息的校园内也显得微不足道了。园内,富有年代感、用红砖铸造的教学楼一座挨着一座,楼上攀爬的红色爬山虎又为这坐古老的大学增添了神秘感。虽然教学楼外表面的陈旧给人沧桑之感,但实际上这些陈旧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所积累下来的文化底蕴。

随着脚步的推移,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闻钟,闻钟的前面便是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塑像上刻着闻一多先生的名言:“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体会到了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先生他真正的做到了“行胜于言”。我们看过后不免深思反省自己是否真正用以实际行动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爱。紧接着,我们看到了著名的“水木清华”。虽然现在已是秋末,树叶枯黄,却还是没法遮挡它浓厚的文化底蕴,反而更加增添了几分庄重感。湖畔上干枯的荷花枝干,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夏季的“水木清华”湖畔处处开满了荷花,空气中飘着荷花的香气,我也很期待在夏季与它的邂逅。参观的途中,来自清华的学姐们为我们细心讲解了关于学习、考试的一些有用的技巧。我们也从清华的学姐们那里取了很多关于“如何学好每一门科目”的真经,运用有效的方法出最棒的结果。

参观完清华大学,使我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目标,和为之努力的恒心,愿我们都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未名湖畔立志向清华园里筑梦想

---高二10班杜方毅

初到北京便被这繁华所打动,这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华发展的象征。今天参观了三所北京著名的大学,我心中也颇不平静,我想这是所有学子向往的天堂,我也迷失在这梦一般的幻境中,追寻着这永恒的梦想。

我们首先到的就是清华大学,这里的景色优美,人才辈出,是国家人才的培养皿,培养出了一代代人才报效祖国。

在闻亭旁是闻一多先生的雕像,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诗人、学者。当他一回到上海时,就赶上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使闻一多先生很受鼓舞,他不仅一次次看清帝国主义的罪恶,也看到了中华儿女团结起来的伟大力量。面对同胞那未干的血迹,他写出了一连串的爱国诗篇,振奋人心。他就是清华的骄傲,也是全民族的骄傲。

北大有着极为古老的文化建筑,燕园建筑精髓“一塔湖图”之“塔”—博雅塔,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伫立在东南的山丘上,它见证着北大学子的一步步成长。古老的文明孕育出无数人才,这就是北大的魅力所在吧。

北京师范大学也是大多学子遥望的梦。如果清华北大是学子的天堂,那么这就是老师的天堂,一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道尽了师者的风范,道尽了师者的伟大。

北大,清华,都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是每位莘莘学子的梦想圣地,通过一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浑厚的中华文化,树立了远大理想,愿我们都将不在渺小,朝着梦想努力奋斗。

博乐市高级中学审核/高明编辑/吴卫涛

霍金

(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至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jj/58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