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书单从诺奖得主本庶佑到李永乐,10月


北京中科刘文斌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498248.html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达“11月推荐”专区

陨石类说

——解码陨石分类、讲述尘封故事

作者:李博方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以国际陨石学会下设命名委员会当前使用的陨石分类体系为框架,介绍了陨石分类的相关知识以及各分类项下的陨石降落故事,以期为读者带来理论与史实相对应、知识与故事相结合的科普效果。本书适合天文爱好者,对陨石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插图版)

作者:[英]查尔斯·达尔文

[法]贝尔纳-皮埃尔

译者:潘雷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巨著之一,其中所阐述的进化论对生物学乃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让普通读者更好地理解达尔文的重要思想,法国知名作家贝尔纳皮埃尔·莫兰和插画师乔吉娅·诺埃·沃林斯基联手创作了这本精美的插画版科普读物。书中着重介绍了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主要论据,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原著的科学性,且保留了达尔文的行文风格。大量精美的手绘插图更为本书增量了魅力,赋予经典名著以新的活力。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达尔文有关求学游历、实验研究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他作为探险家、科学家和慈父的一生。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脚步,踏上小猎犬号,破解物种起源的秘密吧。

物理学上的50个重大时刻

作者:[英]詹姆斯·利斯

译者:程亦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选取了历史上50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如沃伦·菲尔德历法遗址的发掘、地心说的建立、第一台实用型望远镜的发明、欧拉恒等式的发表、标准化测量体系的健全,以及《天文学大成》《天体运行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费曼物理学讲义》等巨著的出版。任何科学领域的进步都不是突然实现的,而是一个以前人的成就为基础,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本书生动展现了物理学的发展进程,告诉我们人类是如何达到现-在的成就的。本书适合青少年及物理学爱好者阅读。

星光外星世界与地球的命运

作者:[美]亚当·弗兰克

译者:易如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对系外行星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现在,他们有了更好的理论、工具和技术来探索外星生命这一重大议题。在本书中,天体物理学家亚当·弗兰克追溯了从古希腊人到现代思想家、科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他证明,认识到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可能是使我们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因为其他行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能告诉我们自己将来的命运。这应该是寻找外星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哇!原来你是这样的鱼

作者:[法]塞巴斯蒂安·莫罗[法]范尼·沃彻

译者:陈若瑜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作者所阐述的已被科学研究验证的事实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鱼儿们的记忆只有7秒?事实上,某些鱼类的记忆力比人类的还要好。鱼儿们生活在水里还有必要洗澡吗?它们有专门除掉寄生虫和磨去死皮的“清洁站”。甚到还有许多你没想过的问题:鱼儿们没有眼睑怎么睡觉?没有视力的鱼如何避免像没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鱼儿们会不会尿尿?如果我们在水里放屁,鱼儿们会不会对我们有意见?作者以漫画的形式展开了一系列让人脑洞大开的探索。如果你也对鱼儿们的生活感到好奇,那就快打开这本书吧。

行星世界探索太阳系的秘密

作者:[美]汤姆·琼斯[美]艾伦·斯托芬

译者:顾玮莱,张晓佳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在本书中,行星地质学家艾伦斯多芬和资深宇航员汤姆琼斯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生动地阐述了地球及太阳系内各大行星地质结构、地表景观的形成、大气、河流、火山运动、内部压力、气候变化等,揭示了太阳系的一系列重要特征。

远古世界恐龙和它的朋友们

作者:[意]阿纳斯塔西娅·扎诺切利

劳拉·扎内蒂

译者:刘湃,许丹丹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亿年前,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了;又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的地球出现在浩渺的宇宙中,各种生命也开启了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神秘而又漫长的旅程。本书以地质时期为线索,从宇宙大爆炸讲起,一直到现在,将每一时期的开始和持续时间以及其中的代表性生物娓娓道来;对远古时代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专注于生物的演化,以恐龙出现之前的生物为切入点,详述了恐龙的出现、类别与演变;着重介绍了恐龙灭绝之后,生活在地球上的原始动物和哺乳动物,而在本书的结尾,人类登场。

通信简史

作者:杨义先,钮心忻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随着5G的推广和使用,通信技术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受香农信道容量危机的限制,传统通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较大限制。未来通信将走向何方?在《通信简史》一书中,知名通信专家杨义先教授和钮心忻教授从生物的遗传编码开始谈起,从生物学的角度阐述了自然通信的机制和发展历史,提出了影响未来通信发展的新思路。本书将大大拓展我们对通信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通信的本质,启发我们探索未来通信发展的新方向。

榫卯的魅力

作者:张瑶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书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专业古代科技展览团队精心编写,以中国科学技术馆经典展览展品为核心,系统介绍榫卯的发展史和榫卯的应用史。榫卯可追溯至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直到近期在艺术展览上展出的以榫卯为创作核心要素的艺术品,时间跨度大;榫卯工艺涵盖中国古代建筑、中式家具、造船造桥等不同领域以及现代各行业生产及人们生活,应用范围广。本书以榫卯应用实例为核心展示内容,图文完美结合,准确展示榫卯蕴含的科学原理;通过榫卯展品的实物图、示意图和线条图增强视觉认识,并配以动画视频,生动形象地向公众传播古代科技、传承文化遗产、弘扬工匠精神,引领读者感受榫卯科技经久不衰的魅力。

纠缠:量子力学趣史

作者:[美]路易莎·吉尔德

译者:李树锋,阮冬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这是一部属于量子力学的“小说”,物理学巨匠们是故事的主角。

作者拥有出色的“讲故事”能力:对话、情节、场景融入真实的历史故事,让量子力学的百年历史像电影般引人入胜。

透过信件、回忆录、论文和对在世人物的独家专访,作者勾勒出一个个非凡人物的身影,展现他们的天才与野心,脆弱与卑微,欢喜与烦恼。

这也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史,重现了近一百年来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和哲学思想的诞生与演化。

《纽约时报》年度优秀图书,《自然》杂志倾力推荐。

新生命史: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革命性解读

作者:[美]彼得·沃德

乔·克什维克

译者:李虎,王春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多年前首次发表的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Darwin)的进化论,仍然奠定了我们理解生命进化的范式,但近几十年的科学进步彻底改变了这种理解。两位开创性的科学家沃德和克什维克以热情、幽默和清晰的笔触表明,我们对生命历史的许多长期信念都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大灾难对生命历史的影响超过了所有其他力量的总和——从臭名昭著的恐龙突然灭绝事件到最近发现的“雪球地球”和“大氧化事件”。生命是由碳骨架组成的,但是其他三种分子决定了它是如何进化的——氧、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是碳无声的伴侣。自从达尔文以来,我们一直在考虑物种的进化。然而,正是生态系统的进化——从深海喷口到热带雨林——形成了我们所知的生命世界。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研究透彻、令人毛骨悚然的作品,是任何对环境或地球未来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之书。

给年青数学人的信(修订版)

作者:[英]伊恩·斯图尔特

译者:李隆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数学有什么用?

数学好是男生的专利?

数学家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教科书中的公式和习题答案就是数学本身吗?

数学无处不在,从小学到大学,以上问题曾或多或少困扰过每一个人。知名的大数学家斯图尔特教授给聪明又迷茫的梅格回复了21封信答疑解惑。他在信中娓娓道来,告诉她想要成为一名数学家,这一生应如何度过。从中学阶段会遇到的困难,到如何成功成为大学的终身教授,再到中间的所有步骤,分享了诸多深刻而实用的人生智慧与建议。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简史

作者:[英]肖恩·F.约翰斯顿

译者:郭雪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享誉全球的科学史学家肖恩·F.约翰斯顿全新力作!读懂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通向无限未来的进击之路。什么是科学与科学家?科学革命如何从无到有?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动力?启蒙运动的历程和终极目的是什么?达尔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说明了什么?科学是什么时候走入大众视野的?科学如何从象牙塔走向商业应用?……所有关于人类科学发展历程的关键突破与有趣故事,读《人人都该懂的科学简史》这一本书就够了。

人人都该懂的脑科学

作者:[英]阿马尔·阿尔查拉比

[英]马丁·特纳

[英]沙恩·德拉蒙特

译者:李岩松,莫媛,杨舒程

出版社:湛庐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我们的所有行为以及所思所想都是在脑的控制下产生的,脑就是理解人类行为的一把钥匙。从早期的颅相学用颅骨的隆起来评价他人,到如今的脑成像技术能够清楚地看到脑的各个部分;从还是一个胚胎时的渺小,到发展出脑复杂的世界;从意识、记忆、情绪、睡眠、运动、感觉等方面,到对永生的追求与推测,本书涵盖了有关脑科学的方方面面,用简单有趣的语言为你呈现了整个宏大的脑内宇宙。可以说,本书是一本绝佳的脑科学入门书。

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

个物件里的观鸟史

作者:[英]戴维·卡拉汉

[英]多米尼克·米切尔

译者:刘晓敏,王琰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是一本独特的小书。聚焦历史悠久却仍显小众的观鸟爱好,以物件史编写观鸟史,以观鸟史叙述观鸟事,以观鸟事管窥世界史。

本书按照时间线索介绍了件和观鸟息息相关的事物。从距今约年前的阿纳姆地岩画,到现今流行的苹果手机。每一件事物都折射出一些历史节点,都对观鸟活动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塑造了观鸟活动如今的样态。

阅读本书仿佛徜徉在一座观鸟博物馆。作者将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本书并未将视野仅仅局限在观鸟的小圈子里,而是举重若轻地用观鸟勾勒出整个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因此,本书既是一部观鸟史,也可以看做一部缩略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流浪猫战争:萌宠杀手的生态影响

作者:[美]彼得·P.马拉

克里斯·桑泰拉

译者:周玮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一向以软萌可爱的形象打动人心的亲密动物伴侣,为何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一百种“最坏外来入侵物种”,和传播疟疾的蚊子、斑马贝、荷兰榆树病并列?是什么令它们成为嗜血残忍、滥杀无辜的猎手?天性使然,还是人类的决策失误?这些九千多年前来到人类身边的小毛球们,引发了史无前例的论战。无论爱猫一族还是观鸟群体,所有关心自然的人都无法回避这些问题。

死亡区域: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

作者:[英]菲利普·林伯里

译者:陈宇飞,吴倩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死亡区域》让读者在全球范围内做了一次大开眼界的调查之旅,逐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jj/81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