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WE大会上,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谈到了人类和宇宙。
霍金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类来说地球太小了,到年,世界将拥挤得“摩肩擦踵”,电力消耗将让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避免世界末日,最好的方法是移民外太空。
“星际航行必然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我所说的长期,是指未来二百到五百年”,霍金说。
霍金接着介绍了“突破摄星”计划,目标是让星际旅行变成现实。这个计划将向太阳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发送一个探测器。
这个计划涉及三个概念:迷你太空飞行器、光动力推进和锁相激光器。所谓光动力推进,就是用激光阵列射到“光帆”上,推动探测器前进,最终达到光速的五分之一。当然这背后还有一系列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人类作为独立的物种,已经存在了大约二百万年。霍金说:“如果人类想要延续下一个一百万年,我们就必须大胆前行,涉足无前人所及之处!”
事实上,人类从未停止对于外部宇宙的探索。
年夏末,一对“双胞胎”告别地球,开始了它们对终极疆界的探索。它们经常“写信”回家,并发来很多美丽的“明信片”,让家里的每个人都能了解到它们的冒险。
它们各自携带了一张完全一样的黄金唱片,里面收录着地球上的各种图像和声音。这样,当它们在自己的无尽旅程中遇到其他生命形式,它们就可以充当地球的使者。
现在,在这对孪生探测器发射升空40年之后,旅行者1号和2号飞离地球的距离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人造物体。利用一次罕见的行星阵列,它们得以造访太阳系的四颗气态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译注:旅行者1号只造访了木星和土星)——并发回了这几颗行星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照片。
年8月,旅行者1号飞入星际空间,这是代表地球人类的第一个星际使者,而旅行者2号预计也会在未来几年加入这个亿英里俱乐部。这两个探测器都已经接近其运行寿命的终点,它们会在本世纪20年代关闭。
在那之后,它们将远离我们的太阳系,永远地进入星际介质区域,除非它们被某些东西——或某些生命——截停。
旅行者1号和2号的飞行路线。
在米格尔·费尔南德斯-弗洛雷斯(MiguelFernández-Flores)发表于Terraform栏目的短篇小说《夜晚黑暗,冷寒彻地》(Darkwasthenight,andcoldtheground)中,那个“某些生命”有了具体对象:两个人和一只会说话、雌雄同体的鸡,他们是一艘宇宙飞船的船员。
故事的时间设定在年,也就是旅行者号发射升空的年后。而故事的主线就是,地球人用能够飞抵其他星系的更快宇宙飞船去拦截那些早期航天器的遗骸。
作为第一个真正的星际太空任务,旅行者号探测器将永远成为之后所有星际旅行的先驱,其中就可能包括得到大肆宣扬的“突破摄星”(BreakthroughStarshot)任务,这是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和亿万富豪尤里·米尔纳(YuriMilner)在年提出的一个概念。
“突破摄星”任务
霍金和米尔纳的计划是,使用激光器轰击大量“星芯”(StarChip)纳米航天器——即由微型计算机芯片连接光帆组成的航天器——把它们推向半人马座的α星系(译注:即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文明所在的星系)。
不过,虽然摄星计划充满了未来主义,但它无法运送人类。随着旅行者号探测器慢慢脱离太阳引力的控制,这引出了一个问题:人类何时能够追上这些先驱航天器的步伐,飞向遥远的星系?
答案很可能是永远不能,但那就不好玩了。人类在设想可能以何种方式飞出太阳系时可谓创意无限。
比如一直受到科幻创作者钟爱的虫洞选项,从年的电影《星际穿越》(Interstellar)到脑洞大开的动画《瑞克和莫蒂》(RickandMorty),我们都能看到主人公利用虫洞进行星际旅行,这或许是因为它能制造出“天外救星”(deusexmachina)的戏剧效果。
这些创意选项的工程设计难度都非常大,如果按照20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计算,那你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它们得到解决。
虫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遥远时空的隧道,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星际旅行的捷径,而不用费劲运送纤弱的肉身走过数光年的距离。
超光速引擎的创意可以说是虫洞的近亲,我们曾在电视剧《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Galactica)中看到过它的身影。不过,我们还没有搞清楚这些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更不用说能否利用它们去建立一套星际“地铁”系统了。
换言之,我们或许只能老老实实沿着路线前进。但即使有那样的限制,人们还是提出了数百种星际载人飞船的创意,它们具有广泛的技术可行性。
电影《太空旅客》剧照
比如,在星际旅行过程中,睡船(sleepership)可以让船员进入某种假死状态,从而减少对笨重维生设备的需求。世代飞船(generationship)可以用于人类向其他星系的迁徙,船员可以在飞船上生活繁衍数百乃至数千年。而种子船(seedship)可以完全由机器人控制,把人类胚胎运送到遥远的星系,在那里由机器人保姆养育长大。
这些创意选项的工程设计难度都非常大,如果按照20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计算,那你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它们得到解决。但是,正如费尔南德斯-弗洛雷斯在小说中间接提到的那样,21、22世纪人类的预期寿命将大幅增加,能够跟活了岁的玛土撒拉比肩。
这个预测,连同小说对超人类主义(和变性主义)的致敬,引出了与人类星际文明梦想纠缠在一起的最重要问题:这些超太阳系人类究竟会是谁?
太空哲学家、《总观效应:太空探索和人类进化》(TheOverviewEffect:SpaceExplorationandHumanEvolution)一书的作者弗兰克·怀特(FrankWhite)创造了“太空智人”(homospaciens)一词,用以指代地面人类朝太空物种的进化,后者将适应在太空或地外行星的生活。
《苍穹浩瀚》(TheExpanse)系列图书和电视剧中的贝尔特人(belter,译注:指在小行星带出生的人)就是一个例子,这些人已经适应了微重力的生活,以至于他们返回地球时会遭受所谓的“重力折磨”。
“太空智人”这个词语有力地强调了一个事实,即星际旅行将不可避免地让人类进化发生分化。有朝一日,人类或许会开始前往其他星系的太空任务,但最终到达目的地的生命形式不一定还能被称为人类。
除了发生在宇宙尺度上的遗传漂变之外,太空文明的文化价值观很可能会跟地面文明大相径庭。
旅行者号的黄金唱片。
旅行者号探测器的制造者实在拥有惊人的远见卓识,他们在40年前就预想到了保存前星际文明人类文化的必要性。这就是为什么旅行者1号和2号要携带相同的黄金唱片,其中包含了费尔南德斯-弗洛雷斯所说的“张模拟信号格式的图像,以不同语言讲出的问候语,和时长90分钟的各种声音”。
旅行者计划不仅寻求定义人类在宇宙中所处的环境,更要明确定义我们地球人是谁,这在太空远征任务中是非常罕见的。即使在旅行者号探测器完全进入无线电静默之后,关于这个星球及其生灵的记忆仍将在远离我们母星的地方漂流。
也许,有一天一个外星物种会拾起唱片,看到这颗绕着普通黄色矮恒星运行的蓝色小星球的图像资料。
也许,正如费尔南德斯-弗洛雷斯描绘的那样,那个外星物种将是我们自己。
翻译:何无鱼
来源:Motherboard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医院武汉哪家好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jj/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