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暴力熊书评集bull叁


BOOK

暴力熊·书·籍·推·荐

_

读书时,我们可能很重视感应的价值,可能会尽量把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但是,我们自己也明白,我们不可能对书里的一切都完全抱着同感,不可能把自己完全掩埋起来。看暴力熊写的书评,找到你感兴趣的点吧!

_

目录

1、平凡的世界,路遥

2、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3、西方哲学简史,伯兰特?罗素

4、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5、天才源自刻意练习,杰夫?科尔曼

6、自然辩证法,恩格斯

7、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8、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华杉

9、人性论,大卫?休谟

10、小逻辑,黑格尔

11、穷查理宝典,彼得?考夫曼

12、红书,荣格

13、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14、,乔治?奥威尔

15、我是猫,夏目漱石

16、忏悔录,奥古斯丁

17、贫穷的本质,阿比吉特?班纳吉

18、君主论,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19、哲学研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20、世界名著心理案例分析集,徐光兴

21、看日本,傅高义

22、唐宋八大家,韩愈等

23、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

24、亲密关系,克里斯多福?孟

25、蒙台梭利敏感期早教手册,蒙台梭利

26、你的N岁孩子系列,路易斯?艾姆斯

27、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28、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威廉?西尔斯

29、墨菲定律,阳知行

30、华杉讲透资治通鉴,华杉

31、本能减脂,张景琦

32、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33、沉思录,马可?奥勒留

34、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华杉

0

1

平凡的世界,路遥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树常青。”《平凡的世界》这本百万字的长篇巨著,是写给平凡之人的墓志铭。芸芸众生渺如蝼蚁,无法在历史的风蚀中留下浓墨重彩,无法对抗命运的离奇曲折,但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任凭风吹雨打而飘摇不灭,人性的光芒永存。

路遥的词藻朴实无华,使用了大量陕北地区的方言,叙述结构较为简单,书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故事推进并列独立,相互交织关联不多,也没有长篇累牍的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区别于莫言对丑陋人性的入木三分,区别于贾平凹对教化未及愚民的龌龊行为的具体描写,路遥刻意淡化了人性的阴暗面,清晰明了的紧扣时代主旨,弘扬正能量和传统美德,帮助迷失在社会改革变迁洪流中的人们重新找回自我。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田晓霞、田润叶、金波等性格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让《平凡的世界》在细细品味之下,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愈发感到它的不平凡。朴实简单的故事中,蕴藏着伟大深沉的真理和人生智慧,展现出催人奋进的希望和力量。

孙少安为了扭转家庭困境,把一头铁青骡子看得比自己都重要,在砖窑自谋营生中愈挫愈奋,努力摆脱“牺牲自己而支撑这个穷家的生活哲学”,与秀莲起早贪黑挑战命运的不公,终于成为让全村眼馋的“冒尖户”;孙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为此,他一边如饥似渴的读书,一边拼命的工作,在工地是炙手可热的小工,在矿井是能力威信出众的班长,正是这种精神气概,让身份地位悬殊很大的田晓霞始终对他深情不改,“尽管生活逼迫他走这样一条艰苦的道路,但是却是很不平凡的”;李向前在润叶帮助下走出失去双腿的阴影,坚定的要当修鞋匠,他认为“只有劳动才能让人有尊严的活着”;即使是“逛鬼”王满银,也在四十不惑之际,在南方一个暗仄的小旅馆里顿悟了幸福的真谛,投机倒把始终难成正果。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路遥讲述的故事,不是金富鸡鸣狗盗的拜金堕落,也不是孙玉亭食不果腹的“革命意志”,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精神是物质的向导,两者总是相辅相成,支撑着人永不言弃,奋力前行。人一旦失去精神的高地,抛弃思想的改造,即使以孙少安也会出现飘飘欲仙投资拍摄《三国演义》的闹剧,更不用说张有智和周文龙在政局之中的此起彼伏。读书学习始终是精神家园维系常青的力量源泉,曾国藩甚至说过,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面相根骨。在牛棚的茅草堆上,在工地的棉絮被褥上,在深井的昏暗油灯下,总能看到孙少平手捧书卷的专注思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启蒙开始,少平逐渐成长为一个思想上的大学生,能够与田晓霞、金秀等人侃侃而谈,不落俗套。

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让书中命运截然不同的人联接在一起,也为路遥所要表达的价值导向注入强大的力量。孙少安放弃润叶,与秀莲的爱情是门当户对的现实选择;孙少平与田晓霞是思想精神气质的吸引融合;金波与军马场藏族姑娘是一见钟情的碰撞点燃,虚无缥缈却触及灵魂;田润叶与李向前、田润生与郝红梅、包括孙少平与班长遗孀,都是由怜悯到动情,在释放爱意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形形色色众生相,让人感慨万千。

《平凡的世界》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的英年早逝,或许是因为对这部著作倾尽心血所致。合上书本,孙少安、孙少平有血有肉的形象历历在目,他们的精神如同深井中的煤油灯,永远指引着人们追随希望和光明。

0

2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真不敢想象,马尔克斯加西亚仅仅用了页,镌刻出1个家族7代人30多个主要人物跨越年的兴衰更替,时间和空间的巨大跨度,并不影响各类角色的塑造和勾画,他们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自成一体却蕴含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看似顺理成章的剧情却总是异军突起,文字描写精细入微不仓促,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作者将工业革命带来的的历史变迁与吉卜赛人魔幻主义的神秘传说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却毫不突兀和生涩,这里有汽笛轰鸣的火车,也有孩子们玩耍的吉卜赛飞毯;有望远镜、磁铁、罗盘等科学发明,也有未卜先知的魔法牌;有枪支火药拱卫的国王,也有巨龙的遗骸和捕获的蛇人。阅读这个庞大、精密而又复杂的故事,您需要一张纸和一支笔,随着作者一起勾画出一张神秘的羊皮卷。

故事发生在加勒比海湾一个被热带雨林包裹的世外小镇马孔多,奥雷里亚诺家族第一代拓荒者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受到神秘吉卜赛老人梅尔基亚德斯的影响,变成一个具有强烈科学探索精神的机械狂人,他与靠卖甜食糖果营生的乌尔苏拉结婚,晚年发疯后被捆在家中庭院的树上吃喝拉撒直到死亡。他们的第二代是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二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三女儿阿玛兰妲,收养了义女丽贝卡。天生早熟、荷尔蒙分泌过剩的大儿子先是与来者不拒的占卜师庇拉尔?特尔内拉发生关系,生下了儿子阿尔卡蒂奥,而后跟随妖艳的吉卜赛马戏团女郎而去。二儿子天生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子承父业的他对炼金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却在见到马孔多新上任里正9岁女儿蕾梅黛丝的惊鸿一瞥中被丘比特之箭青睐,后来,阿玛兰妲为了破坏丽贝卡和意大利钢琴技师皮埃特罗?克雷斯皮的成婚投毒鸦片酊,却被身怀双胞胎的蕾梅黛丝误饮死亡,婚姻破碎让二儿子奥雷里亚诺压抑躁动无法释放,与庇拉尔?特尔内拉发生关系生下了儿子奥雷里亚诺?何塞。许多年后,成为自由派领袖的二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在外逃亡游击期间,又先后让十七个女人为他生下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又在后来的暴乱中陆续死亡。从尚未成年开始,阿玛兰妲与丽贝卡的嫉妒与仇恨不死不休,以至于忽视了爱情的主体而只为了毁掉对方所得,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在多年后突然返乡,丽贝卡被他的野性和强壮所吸引,移情别恋与他结为夫妻,但是爱情并不能让她摆脱孤独,后来何塞?阿尔卡蒂奥被人一枪暗杀爆头,作者在书中暗示丽贝卡拥有一手好枪法。被丽贝卡抛弃的钢琴技师乞求在阿玛兰妲的怀抱中寻求慰籍被惨遭拒绝,在两姐妹的折磨下郁郁寡欢自杀。

何塞家族的第三代又开始重演伦理丧失的悲剧,由于奥雷里亚诺?何塞是由姑妈阿玛兰妲抚养成人,长幼亲情变成耳鬓厮磨的男女之事,直到奥雷里亚诺?何塞在一次街头枪战中被误杀才完全终结,阿玛兰妲与上校的得力助手马尔克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情人关系直至晚年。同时,不明就里的阿尔卡蒂奥企图占据生母庇拉尔?特尔内拉,迫逼无奈之下,特尔内拉将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介绍与他结婚,家族的第四代血缘得以延续。阿尔卡蒂奥在目睹刑场枪决囚徒时突发奇想,给女儿起名蕾梅黛丝,也预示了她的诡异离奇。接触她的男人无不为之痴狂,先后四人殉情自杀,天生丽质不可方物的蕾梅黛丝不食人间烟火,对男女之情毫无感觉,最后在蝴蝶飞舞的圣光中升天消失,颇具基督色彩。双胞胎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与奥雷里亚诺第二从小就喜欢玩互换身份的游戏,奥雷里亚诺第二的情人佩特拉?科特斯似乎天然掌握某种神秘的生殖魔法,让他们饲养的家畜具备强大的生育能力,年轻的他们成为当地实力显赫的农场主,夜夜歌舞升平挥霍无度,但是在最后魔法丧失的贫穷中才流露出患难与共的真情,年轻时的玩物丧志不过是繁华落尽深入骨髓的孤独。奥雷里亚诺第二的老婆是没落贵族之女费尔南达?德尔卡皮奥,她因为常年为自己的妇科疾病而耻辱,变得神经兮兮絮絮叨叨,始终无法赢得奥雷里亚诺第二的真爱,但是她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生出了家族的第五代。

费尔南达育有一子两女,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从小表现出对神学的兴趣,后来送到神学院当神甫学徒,始终对亲生妹妹抱有不伦之恋的他无心学业,母亲死亡后穷困潦倒的回到家中,无意间发现了第一代乌尔苏拉埋藏的黄金宝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被四个小孩玩伴溺死在水中抢走了黄金。大女儿蕾纳塔?蕾梅黛丝,小名梅梅,爱好古钢琴,与马乌里肖?巴比伦一见如故至死不渝,后因费尔南达阻挠,巴比伦残疾而终,心灰意冷的梅梅从此一言不发,孤老修道院,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奥雷里亚诺?巴比伦,书中称为小奥雷里亚诺。二女儿阿玛兰妲?乌尔苏拉被父亲奥雷里亚诺第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送往比利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一个渴望建设家乡的现代自由女性,与从事飞行商务的丈夫加斯通一同回到马孔多。然而,乱伦的罪孽仍然不死不休。

实际上,何塞家族的第六代到此为止,只剩下小奥雷里亚诺一个人,费尔南达为了隐藏他不体面的出身,多年来一直隐瞒他的身份,禁止他外出,闭门造车小屋中的羊皮卷和加泰罗尼亚智者赠送的书籍。第四代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因为目睹了军阀惨绝人道的人大屠杀,并在梅尔基亚德斯小屋的魔法保护中逃过追捕,同样足不出户,这个时候,他将所学的关于神秘羊皮卷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小奥雷里亚诺。并不知道自己真实身份的小奥雷里亚诺痴迷上了回家的姑妈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屡次表白遭到拒绝后只能在妓女情人尼格罗曼妲的肉体上发泄,因为丈夫忙于飞行商务纠纷而独坐空楼的阿玛兰妲欲火焚身,终于在与小奥雷里亚诺的对抗中,由敌人沦为情人,生出了让年何塞家族彻底终结的乱伦孽债,第七代奥雷里亚诺?罗德里戈,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出生就被蚂蚁吃掉的儿子。书中写到,看着儿子正在被蚂蚁吃掉,小奥雷里亚诺感到从未有过的清醒,他完整的翻译出了羊皮卷的内容: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死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翻译完之后,羊皮卷被飓风抹去。从乱伦开始,到乱伦结束,百年孤寂终于落幕,故事中的人物展现了众生百态,在马孔多这么一个原始封闭、自然环境恶劣的小镇自给自足,有限的生活条件压抑着男男女女无处释放的情欲,演变成肆无忌惮的颠倒人伦。故事刚一开始就交代,乌尔苏拉和丈夫的祖辈是表兄妹近亲结婚,生出了一个带着猪尾巴的孩子,她一直担心这一幕重演,在担惊受怕中养育着孩子,操劳着家庭。

故事中关于孤独的深层含义,实质上是通过原生家庭在现代文明与原始文化冲突交织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堪一击展现出来的。第一代何塞敢于挑战宗教与传统,相信科学的力量,何塞说过,“就算你不敬畏上帝,也要敬畏金属”,他带着人走出去寻找外面的世界,受限于技术装备失望而归,从此研究未果而疯癫。第二代奥雷里亚诺敢于挑战虚伪道德和落后遗风导致的人性枷锁,为了心中真正的正义而战,他经历了奋起、迷失到麻木的过程,却还是难以摆脱命运的戏弄。书中写到,他击毙上尉和四个杀害女人的凶手后说,“请不要再叫我奥雷里托,我现在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我们为自尊而战”,这是他奋起反抗的写照;当他不顾母亲强烈反对,枪毙昔日好友蒙卡达将军时说,“最好的朋友是刚死的朋友”,这是他“大权独揽却在孤独中陷入迷途,开始失去方向”,愈发不知为何而战;失魂落魄回到家中,终日雕刻小金鱼麻木自己直到死亡。

文明与文化的冲突产生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既不能避免,又无法消除,有时甚至让人感到世界在颠倒错乱中崩塌,书中尼卡诺尔神甫感慨到,“这实在荒唐,基督信仰的卫士推倒教堂,共济会的人却下令重建”,还有一个不知名士兵的表述更加简单直白,“我们现在跟教士打这场仗,就是为了让人连亲娘都能娶”。马尔克斯加西亚写这本书,也充满了宿命论的味道,羊皮卷的预言显而易见;寿命超过岁的庇拉尔?特尔内拉在见证家族兴衰的过程中,也担当起乱伦的主要渠道;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与奥雷里亚诺第二年幼互换身份,在几乎同时死亡时,“在最后一刻的慌乱中,悲伤的醉汉们指挥棺材出家门时弄混了,把两人下葬在对方的坟墓里”。

0

3

西方哲学简史,伯兰特?罗素

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如果世界的定义就是真理,那么弄清这个真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就是哲学的职责。

罗素开门见山地定义了哲学的研究范畴,他认为,传统的宗教与伦理科学研究,确立了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哲学家体系中它们所占的比重不同,但是缺少了任何一点,都不能称之为哲学。神学主观武断地定义无法认知的事物,让人难以信服;科学坚持用理性的目光看透知识的本质,却常常给不出答案,哲学介于神学与科学两者之间,不断平衡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矛盾,根本的目的还是在时间和空间的轴线上,认清人类的思维、宇宙的本质以及人与宇宙的内在联系。

哲学的发展具备政治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点。公元前年,西方哲学在希腊文明中孕育而生,荷马怀疑众神、强调命运的观点点燃了百花齐放的哲学火焰,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大批哲学家接踵而来,同一时代,东方的儒家、佛教思想也给荒蛮的社会注入道德和精神。曾经被激烈的感情、苦闷的现实折磨的希腊人逐步趋于理智的内省,反映出人类对世界全新关系的认知愈发深刻,思想上的大爆炸弱化了对狄俄尼索斯的原始崇拜,部分希腊人从美酒和肉体的沉醉中解脱出来,倾向于将宣扬轮回、自我净化的神秘主义与数学、天文的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以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早期哲学家,为苏格拉底、柏拉图直至亚里士多德一脉相承的哲学体系和基督教神学埋下了种子,即使在今天来看,赫拉克利特“万物流变”、巴门尼德“实体概念”、恩培多克勒“必然偶然多元论”的思想观点,仍然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如同欧洲文明离不开雅典一样,读西方哲学,就无法绕过苏格拉底师徒三代,虽然以罗素的观点,其中亚里士多德对哲学发展的贡献最小,甚至还是特定历史阶段的障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学,填补了罗马入侵历史巨变造成的思想创造空白,千年之后都无人能够撼动。衣衫褴褛的底层哲学家苏格拉底,成为斯多葛派犬儒主义的象征,提倡忍受苟延残喘的物质生活,摒弃希望和快乐,把知识当作品德的标准,认为犯罪的根源是无知。难以想象的是,这个原本是伦理层面的单纯观点,后来分裂发展成为“有德的意志唯一”的决定论和“有德的意志自由”的自由论,进一步对立升级成为今天也无法调和的集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矛盾。较为典型的集体主义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描述的那种斯巴达式的生活,孩子不需要父母,夫妻不需要家庭,每个人都是为国家赴死的战争机器。这种影响深远而残酷,在德国产生了尼采种族主义的“超人”思想,“一个国家的苦难不如一个伟人的苦难”、“全世界都交由他们这个种族统治”;产生了黑格尔的意志论,“人民是为了国家而存在的”、“个人意志必须服从于国家意志”。意志是伦理道德的罪恶,这些思想唤醒了地狱的恶魔希特勒,对德国和世界人民造成了罄竹难书的罪孽。

哲学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本书中篇部分,罗素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欧洲宗教与宗教、皇权与教会、教皇与主教之间的利益争夺,以神之名发动战争、清理异端、勾结苟合,目的还是权利、金钱和美色,对上帝的信仰就和哲学家天马行空的思想一样虚幻而软弱。军事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相结合,才是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政治根本,兵强马壮、政治团结的罗马人征服希腊之后,却被希腊人无与伦比的哲学、艺术和修养所征服,最终变得荒淫无度,国破人亡。

作者还简要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思想观点,为我们学习哲学理清了脉络。其中,经验主义哲学自洛克起家,由休谟攀上顶峰,他们认为,除了逻辑学和数学之外的全部科学都是通过经验获得的,而且无法先于经验获得任何知识,因为思考需要借助观念,这么说又让我想到了陆王心学,值得骄傲的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思想的时间领先洛克一百多年。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社会结构、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的深刻变化,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克思出现了,他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更像是哲学在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的实践运用,而非纯粹的哲学思辨,但是对于中国崛起的指导价值是空前绝后的。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罗素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评价,他认为黑格尔哲学思想的起点,即“对于一个事物,如果人们有了足以把它同其他所有事物分开的充足知识,那么这个事物的一切性质都能够借逻辑推导出来”是完全错误的,黑格尔竟然用一个错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可以看出,罗素认为那些有瑕疵和矛盾的、体系并不健全完备的、观念有模糊不清的哲学思想才符合哲学发展的现状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而那些看似圆润完整、自成一体的学说,只是把假设条件当客观真理的自圆其说。

0

4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本篇非《实践理性批判》之书评,只因《纯粹理性批判》未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ly/52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