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鲁迅与霍金那些克制不住地好玩的伟大灵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霍金辞世那天,我正在旅途上奔波。飞机上匆匆发出一条《万物理论》的影评,空姐就来让我关电脑了。于是开始继续读《鲁迅全集》。

这部号称“唯一无删节”的民国足本,煌煌二十卷。间断读了两年,也才读到第四卷的《二心集》那些集子。

鲁迅写那些文章的时候,正是-年间。他人已五十,政治立场已明显走向激进和共产,活跃于“左联”,让后世理所当然地将他尊为“左翼文学旗手”。

所以这一时期产出了很多“战斗檄文“,例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友邦惊诧论》;同时他又每日笔耕不辍,继续着他对中国民族性和中国社会的犀利批判,以及与各色人等的绵延骂战。这时的鲁迅,继续投出那些“投枪和匕首”,冷静、冤恨、愤怒,有时甚至是尖刻。

这时突然读到了《唐朝的盯梢》这篇文章。文章这样起头:

上海的摩登少爷要勾搭摩登小姐,首先第一步,是追随不舍,术语谓之“钉梢”。“钉”者,坚附而不可拔也,“梢”者,末也,后也,译成文言,大约可以说是“追蹑”。据钉梢专家说,那第二步便是“扳谈”;即使骂,也就大有希望,因为一骂便可有言语来往,所以也就是“扳谈”的开头。

咦?这是要投出什么样的匕首呢?

话锋一转,鲁迅却告诉你:原来撩妹盯销这一手,自唐朝已有,有诗为证:

晚逐香车入凤城,

东风斜揭绣帘轻,

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计是,

便须佯醉且随行,

依稀闻道太狂生。

男女间的暖昧互“撩”,何其生动!而鲁迅在考据之外,又兴致盎然地配一首“白话翻译”:

夜赶洋车路上飞,

东风吹起印度绸衫子,

显出腿儿肥,

乱丢俏眼笑迷迷。

难以扳谈有什么法子呢?

只能带着油腔滑调且钉梢,

好象听得骂道“杀千刀!

“腿儿肥”、“杀千刀”!读到这里,我居然在机舱里一个人默默笑了起来。

这是我最喜欢的鲁迅:愤怒的“睚眦必报”之外,有一颗幽默有趣的赤子之心。

这是读山一样的《鲁迅全集》时经常会发现的乐趣,比如他会突然给你讲一个小寓言:

旧书里有过这么一个寓言,某朝某帝的时候,宫女们多数生了病,总是医不好。最后来了一个名医,开出神方道:壮汉若干名。皇帝没有法,只得照他办。若干天之后,自去察看时,宫女们果然个个神采焕发了,却另有许多瘦得不像人样的男人,拜伏在地上。皇帝吃了一惊,问这是什么呢?宫女们就嗫嚅的答道:是药渣。

---《新药》

又时常会看到这样的讥讽:

看见作品上多讲自己,便称之为表现主义;多讲别人,是写实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作诗,是浪漫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不准作诗,是古典主义;天上掉下一颗头,头上站着一头牛,爱呀,海中央的青霹雳呀……是未来主义……等等。

“小腿肚”再次露出,莫非老先生有点“腿肚情结”?

这是鲁迅人格里幽默一面的顽皮显露,而文章之外的鲁迅本人,据说又是一个极其风趣之人。比如流传最广的段子,是他曾顽皮地给北大的青年教授川岛起了个外号“一撮毛”,见面就甜甜地叫人家“一撮毛哥哥”,后来给人家赠书,居然在扉言上题这样的词:

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

暂时伸出一只手来,

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

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

这样有趣调皮的老头,难怪那时的年轻人会喜欢他!

然而鲁迅的幽默后面,是一个看穿世事的绝望和悲凉的灵魂。在《死》这篇类似遗书的文章里,他表达出一种与人世间的丑恶永不妥协的决绝:

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但“不宽恕”之外,他有一份达观和超然,保持着天性的纯真。

他深谙自已的命运,不时小小自嘲。例如一则故事这样说:

有一次他的侄女问他:“你的鼻子为何比我爸爸(周建人)矮一点,扁一点呢?”鲁迅笑了笑:“我原来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一样高,可是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额头、鼻子都碰矮了!”

他在与孩童谈笑时,心里有些地方可能是阴暗而无奈的---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他的确碰过太多的壁!

这就能体会到他嘻笑后面的那种哀怨。在《夏娃日记小引》里鲁迅盛赞马克·吐温,说他是“含着哀怨而在嘻笑”。其实我猜想,先生其实是在吐温身上,找到了一种共情。

这种“嘻笑”,在陈丹青里叫做“好玩”。他在《笑谈大先生》是这样评述:

好玩,然而绝望,绝望,然而好玩,这是一对稀有的、高贵的、不可或缺的品质。由于鲁迅其他深厚的品质——正直、刚烈、近于妇人之仁的同情心——他曾经一再欣然上当——上进化论的当、上革命的当、上年轻人的当、上左翼的当——许多聪明的、右翼的正人君子因此而攻击他、贬损他,可是鲁迅都能跳脱,都能随即看破而道破,因为他内心克制不住地敏感到黑暗与虚空,因为他克制不住地好玩。

深以为然!

飞机快落地。合上Kindle,又想起霍金。

有人诘问:“西方媒体对得起霍金,中国媒体对得起杨振宁吗?”,我想这是不明究里的无聊之议。

霍金在西方和中国的受欢迎,并不在于他在理论物理学上取得多么重大的成就(当然他的确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而在于他与公众的价值观、想象力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这也不仅仅是在于他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普作家这一点来说的。霍金的魅力,其实在他的残疾,更在他残疾之上的坚韧、乐观和好玩。

《万物理论》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霍金从剑桥大学的年轻才俊,向轮椅上的渐冻人滑落的痛苦历程。

但就是这样一个只有两只眼珠和三根手指能动的人,竟然依然在思考着宇宙的玄机,布散着宇宙的奥秘。这一点令人感佩,以至于到现在我们也搞不懂,他是如何manage通过电脑说话和写作的。

然而霍金更可爱之处,在于他对这个现实社会同样拥有的好奇心。作为一个身残志坚的科学家,他出演过14部电视剧,跟PinkFloyd录制过摇滚单曲。他在各种大众文化舞台上的活跃,更让他成为一个大众文化的符号---智慧、坚韧,背负着巨大苦难,却又乐观而好玩。

同时他又保持着骨子里的英式幽默。比如这段采访:

记者:是否意味着我会在一个平行宇宙中比你更聪明?

霍金:是的,而且还有一个平行宇宙里你会更有趣。

这不是杨振宁先生能比的,他俩不是同样的物种。

所以对人类带来最大改变的伟大人格,通常都有混杂的成份。在鲁迅、霍金、毕加索、爱因斯坦、马克吐温那里,都会看到他们洞见人性和宇宙的本质之后,还能保持的一份嘻笑和天真。

这些我们让敬仰和喜爱的,“克制不住地好玩”的伟大灵魂,也许会给我们一些人生的启发:看到世界之真,哪怕它暗黑而无解,也还是要保持心灵和本性之真。

“狐狸猎手”帐号读书笔记精选:

(请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ly/57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