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4日,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WilliamHawking)逝世,享年76岁。
毫无疑问,霍金是我们所处这个时代所能拥有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和哲学家。
霍金的伟大,还在于他的无私与博大。他笔耕不辍,专业论著之外,还为世间无数普通读者撰写科普著作如《时间简史》、还有《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更有在剑桥大学讲学,在BBC讲演,架设了普通人理解宇宙的桥梁。
在韶关学院图书馆里,霍金的著作,几乎都有收藏,多年来倍受读者喜爱。走遍书架,我们为读者们挑选出这几本霍金的著作,在阅读中追忆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和哲学家。
经典著作:
《时间简史》
作者:(英)史蒂芬·霍金
译者:许明贤,吴忠超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索取号:P-49/34
时间有初始吗?它又将在何地终结呢?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作者遨游到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大统一理论、“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其出乎意外的含义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揭示了当日益膨胀的宇宙崩溃时,时间倒溯引起人们不安的可能性,那时宇宙分裂成11维空间。一种“没有边界”的宇宙理论可能取代大爆炸理论和上帝,上帝--也许曾是造万物时主要推动者,也会因这些新发现而日渐范围变窄。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英)史蒂芬·霍金
译者:吴忠超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年5月出版
索取号:P-49/9
广袤深邃的宁宙总寄托着我们无限的遄想,激发一代又一代的人来挖掘它每一点滴的秘密,但在逐步探索宇宙秘密路途中,许多新的未解之迷又浮现在眼前,借助本书,紧随作者的脚步,进入这充满谜团却又神秘无穷的宇宙。这是《时间简史》之后的续作,以同样的方式将粒子、膜和弦做十一维运动、黑洞蒸发等一系列当时激动人心的发现展现给大家。
《我的简史》
作者:(英)史蒂芬·霍金
译者:吴忠超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07
索取号:K.61/85-2
一系列科普书之后,作者首度将目光转向自己,解读他本人的小宇宙,讲述他从战后伦敦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岁月。附有大量罕见照片、简明、风趣、坦诚的自传让我们了解在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被同学起绰号为爱因斯坦的好追根究底的小学生、曾经和同事为特别黑洞存在打赌的开玩笑者、在物理学和宇宙学世界搏取立足之地的年轻的丈夫和父亲。他以特有的谦逊和幽默的文笔,倾谈他21岁时被诊断出ALS病后面临的挑战,追踪他的思想家的生涯,解释早夭的前景如何迫使他取得一个又一个智慧的突破,还论及他的杰作———20世纪标志性著作之一的《时间简史》的本源。
《宇宙简史:起源与归宿》
作者:(英)史蒂芬·霍金
译者:赵君亮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05
索取号:P-49/95
本书是作者在英国剑轿大学所作的七场讲学合集,包含了他毕生钻研宇宙学的精华,精辟扼要。这些演讲不仅闪耀着他智慧的光环,而且体现出他特有的机智。谈到花费了他十几年时间的黑洞研究时,他说:“这似乎有点像在煤窖里寻找一只黑猫。”他从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谈起,从亚里士多德确认地球是一个圆球,到哈勃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其间经历了两千多年。以此作起点,他探究了现代物理学的诸多领域,包括宇宙的起源(即大爆炸)、黑洞的性质,以及时空等理论。最后,他提出了现代物理学尚未解决的若干问题,特别是如何把所有的局部性理论结合成一种“统一的万物之理”。他断言:“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答案,那将会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
《霍金讲演录》
作者:(英)史蒂芬·霍金
译者:吴忠超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索取号:P/25
本书收集了史蒂芬·霍金13篇精彩的文章和年圣诞节BBC播出的会晤纪实。它们反映了霍金作为科学家、普通人、充满想想象力的思想家的不同侧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ly/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