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讯
霍金逝世的消息在本市居民中引起热烈反响
云也退整理
今天中午,史蒂芬·霍金逝世的消息迅速传开,在本市居民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霍金是举世闻名的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让我们来看一看,本市居民对他有怎样的怀念。
家住军工路的小刘今年36岁,他告诉记者,霍金的《时间简史》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冲击。他说,在他上中学的时候,男同学之间流传的大多是《倚天屠龙记》、《文化侠侣》之类低级庸俗的消遣读物,而当时引进出版的《时间简史》不啻是吹来的一股清风。
“我读的那本可能是盗版,封面黑乎乎的,但我一下子就读进去了,”小刘说。读了这本书之后,他对金庸、倪匡、余秋雨这些当时社会上很红的作家都失去了兴趣。“因为我觉得在霍金研究的问题面前,那些人关心的东西都太肤浅了,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想着赚版税,很可悲,只有霍金是在为人类的未来操心。”“余秋雨那本《文化侠侣》当时很热,我只看了一半就弃了,讲小龙女什么的,实在无聊。”
孟老伯今年78岁,三年前动过胃癌手术后,他加入了癌症康复者俱乐部。他说,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定期举办的读书会,而每个会员都读过的一本书,就是霍金的《时间简史》。
“有两个礼拜我们每次聚会都讨论这本书,很多地方是不好懂,但关键是,谁也不敢说自己读了以后不喜欢。”
孟老伯表示,他们都知道自己在与时间赛跑,所以了解时间到底是什么很重要。“霍金跑在了我们的前面,”他说,“我们都特别敬佩他,在那样一种身体条件下还能做科学研究,我们这些人,虽然退休了,但是也可以继续为社会做一点什么。”
家住华亭路的朱先生,现在在一家全球五百强企业里担任安保总管。他回忆说,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们在思想品德课上集中学习了霍金、孙膑、海伦·凯勒、维纳斯等一批中外名人的事迹,深受感动。
“霍金对我的触动很大,”朱先生说,“他是一个结婚很早的人,而且结婚的时候就已经拄拐杖了,这说明,一个人如果不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只能怪自己,家庭拖累、身体不好什么的,都不是借口。”
朱先生前后买过二十多本《时间简史》送人,对霍金的另一本著作《果壳里的宇宙》他也赞不绝口。他还说,他一直梦想能够拜访一次霍金先生,请他在书上签名,但工作太忙,一直抽不开身,没想到铸成了终身遗憾。
吕女士是一位中学辅导老师,她告诉记者,在学校开办的物理学兴趣班里,《时间简史》和《方与圆》、《世界是平的》等等都是必修读物。
“现在课外辅导班非常多,给学生带来了很重的负担,我们开办的兴趣班不收费,也不影响期末考试成绩,开办两年来,已有三位学生从头到尾通读了《时间简史》。”
吕老师承认霍金的著作不好读,但学生对这本书的反应非常积极:“他们觉得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有的学生说,当他学会了把自己放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重新审视时,就意识到眼下的一两年根本无足轻重。我觉得这种认识很可贵,有助于他在高考前放松心态。”
宋先生是一位IT工程师,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两点一线的上班族,遇到加班的时候,两点还要减去一点。但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他是“东方霍金之友”的秘书长。
这是本世纪初宋先生和一群科普爱好者一起创办的小组。他们以霍金为榜样,研究霍金的著作和生平,并与世界各地的霍金迷们交流。“在还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ly/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