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一个民族,如果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会看


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

我只知道一看到星星

我就会开始做梦

——梵高

年6月,梵高进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期间,他完成了多幅油画,其中就有这张《星月夜》,没有人知道,梵高在铁栏杆窗口外到底看到了什么,才会画下这幅惊艳星空。

那诡异的星云旋转、躁动,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吞噬,像坠入疯狂的幻觉中:

或许在他眼里,这个世界本就应该这样,充满着孤独、荒诞。

有不少人抬头仰望,会思考、好奇,这片星空怎么会有流星,还有横贯天穹的银河系呢?

银河系中心,总带着璀璨光芒,因为那里有一颗超大质量的黑洞(人马座A*),用我们的肉眼难以窥视。

只有通过哈勃望远镜,或激光导星装置,才能穿越厚重的星际尘埃,直射银河中心:

再经过漫长的探索,最终Paranal天文台将所有的银河系照片,拼成一张高达88亿分辨率的图像。

我将银河系单独裁剪了出来(横着看):

如果你爱上某个星球的一朵花

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

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小王子

能和银河系相媲美的是仙女星系,它发散的星芒,得长途跋涉万年,才能飞进我们的眼里。

如今,它以每秒公里的速度靠近银河系,如牛郎织女般,在未来重逢,最终合并成一个庞大的星系。

而这个过程,至少要30亿年。

人类文明,在30亿年的历史长河中,实在是昙花一现,但从生命起源到人猿进化,这个过程却十分漫长。

“水35升、碳20公斤、氨水4升、石灰1.5公斤、磷克、盐克、硝石克、硫磺80克、氟7.5克、硅3克、铁5克、还有适量的十五种元素,以一个标准的成年人来计算的话,这就是人体的构成物质。”

组成人体的一些物质元素,就要经过恒星无数次的燃烧锻造才行。

如果把宇宙的历史看成年历,那么从1月1号开始计算,人类处于以下的进程:

1月1日:宇宙大爆炸,氢是最基础的元素。

1月10号:氢因引力坍缩而被点燃,形成第一批恒星。

1月13号:恒星开始剧变,形成第一批小星系,碳氮氧硅铁等元素越来越多。

3月15号:银河系诞生

8月31号:太阳诞生

9月21号:地球生命开始诞生

11月9号:生命开始呼吸、移动

12月17号:海洋生物开始登陆陆地

12月28号:第一朵花开始绽放

12月30号早上6点24分:小行星撞击地球

12月31号最后一小时:人类出现

12月31号23点59分46秒:人类所有记载的历史,只有14秒。

人类在宇宙中实在太孤独了,尽管在火星上探索了很久,“机遇号”依然没有发现任何的生命。

今年年初,“机遇号”迎来了第次日出。

“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

你知道,悲伤的人会爱上日落的。”

——小王子

“好奇号”很年轻,在火星上也呆了六年,陪伴它的永远是荒凉的戈壁滩,和那一望无垠的雾霾天穹。

此前,NASA公布了一张火星的最新照片,“好奇号”被标注成蓝色,它独自穿梭在火星夏普山上,身形渺小,几乎看不见。

年8月,为了庆祝“好奇号”成功着陆一周年,它还为自己唱了首《生日歌》。

哪怕火星上的空气稀薄,大幅度削弱声音的传播,哪怕身边没有任何的听众,哪怕距离湛蓝色的地球有万公里,依然阻挡不了它的浪漫热情。

虽然很孤独,但它在火星上,却能看到迥然不同的星空,因为地球、木星和金星连成了一条线:

为此,有人脑洞大开,假如地球也有土星那样的星环:

或者我们稍微昂头,就能看到这样的景观:

或者回溯亿年前的宇宙,和那恢弘壮阔的星空:

事实上,倘若地球没有了大气层,每天从东边升起的就不是太阳,而是整个璀璨星系。

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

无限的宇宙视野并不是奢侈品

而是生存的必需品

——《星际唱片》

或许一辈子,我们都踏不出银河系了,因为科技远没有那么发达。人类的足迹也仅仅是登陆月球,造访过金星火星土卫六而已。

因为宇宙浩瀚无边,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属于过去:1.3秒前的月亮,8分钟前的太阳,年前的北斗七星和万年前的仙女座。

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为何这片星空会被一团黑暗笼罩住,这些暗星云又是从何而来:

我们看到这片鬼魂星云是那样真实,那些漂浮的幽灵距离我们有光年:

我们至今也弄不明白,这些暗物质是什么,为何能将星球约束在相应的轨道上,不互相捣乱。

那些最明亮最漂亮的星系,我们只能远观,这辈子是注定接近不了。

或许星星发亮

是为了让每一个人

有一天

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小王子

特斯拉跑车,这辈子飞不出太阳系了,它在途中会被鲁莽的陨石撞碎,或者被迷路的外星人拐跑。

这丝毫挡不住它的勇气,因为车内放了一本《银河漫游指南》,屏幕上还有一行字:“don`tpanic”(不要惊慌)

汽车的电路板上印刷了一行字:Madeonearthbyhumans.

当我们踏进宇宙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超越了界限。

从此再无民族国家,人类之间不再泾渭分明,变成了一个整体,模糊掉界限,共同朝着未知的放向努力。

且看50年前,宇航员BuzzAldrin勇敢地走出双子星飞船,便用相机拍下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太空自拍:

在火星上坚持了许多年的“机遇号”,尽管寿命被设计成90天,预计三个月后就会在猛烈的沙尘暴下渐渐死亡。

但谁又能知道,“机遇号”能坚持多天,拖着病躯苟延残喘,仍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两个月前,火星上又刮起一场遮天蔽日的沙尘暴,这一次,“机遇号”终于失去了联系。

临死前,它望向星空,那里渐渐黯淡。

还有沉睡了许多年的“旅行者1号”,几十年前,它小心翼翼地带走一张12英寸的金唱片,里面包括55种语言,内容是“行星地球的孩子(向你们)问好”,附带一个90分钟的声乐集锦和27首世界名曲。

年9月18日,“旅行者1号”在离地球万公里外,拍下了地球和新月的图片:

年6月,它到达木星附近,在距离土星约5百万公里处拍照,旅行者到此一游:

年2月14日,离地球已经64亿公里了,它恋恋不舍,再次回身,拍下了母星。只是地球已经模糊不清,变成渺小黯淡的光粒:

40年来,它途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已经离开太阳系,是有史以来离地球最远的人造物体。

原本“旅行者1号”已经寿终正寝,但科学家们找出数十年前的资料,逐一检查程序代码,最终成功重启距离地球亿公里远的它。

沉睡了37年的“旅行者1号”,就此复活了,它再度点火前进。

不过,它离我们实在太远了,仅仅是传送最简单的讯号,都得花费一天时间,而身上的两颗钸电池逐年衰减,预计只能撑到年。

最后的命运,或许是任由自己漂浮在太空,最终飘荡在某颗星星上吧。

后辈们也渐渐跟上,沿着“旅行者1号”的轨迹,在同一个景点区拍照留念:

如果它们够幸运,或许会发现“卡西尼号”孤独地环绕土星,13年来一直兢兢业业。

现在,卡西尼的探险之旅早已结束,在撞上土星自尽前,望着12亿公里远的家,拍下最后一张照片:

生前,“卡西尼号”记录了许多绝美的土星照片:

在土星的北极,有一个宽达3万公里的巨型六角形,外表风平浪静,内部早已狂风浪涌:

它曾清晰地记录下土星的带眼风暴,风速达到每小时千米:

还拍出一张很不真实的科幻照片,土星刚好挡住了太阳,散发出迷幻的蓝色光晕:

和“卡西尼号”的命运差不多,探索木星的“伽利略号”,也在年撞向木星,结束长达14年的生命。

“朱诺号”顶替“伽利略号”后,前往木星,拍下如抽象画般的木星照片:

随着暴风在表面肆虐,木星看起来更像一幅鬼斧神工的画作:

根据木星的彩色漩涡照片,有人制作了木星同款的艺术作品:

在北半球,木星也有诡异的风暴:

甚至还有极光现象:

宇宙中最不能理解的

恰恰是宇宙可以被理解

——爱因斯坦

回顾历史长河,几十年、几百年和几千年,再去看百亿年的星空,我们当下所忧虑的一切都如过往云烟。

追求意义本身就毫无意义,因为“存在”的存在,已是一件极其浪漫的事。

虽然人类在宇宙中渺小如尘埃,但正因为有了生命,有了情感寄托,有了人生追求,在浩瀚的宇宙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没有人可以剥夺你仰望星空的能力。

每当陷入迷茫无助,无路可走时,不妨仰望星空,或许就会少一丝对未知的恐惧,多一分对未来的从容。

霍金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那大概是哈姆雷特所说的:

“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

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

推荐阅读

鲁迅:疫苗下的戾气

那些行走江湖的魔幻洗脑大师

智sir

如果有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ly/62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