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中,我给你摘抄的抗日战争时期诗句:
黄昏悄悄入家园,满目疮痍不忍言。
蒿没地田藏走兔,火烧村舍剩秃垣。
……
这几句诗,言简意赅,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作者名叫熊必祥,是我的爷爷,这些诗句并没有出版,所以你肯定是猜不出来的。
年,南京大屠杀的画面历历在目,每个中国人都忘不了这个血的教训。年,日军鬼子侵占了我家乡湖北,当年,我爷爷还是一个十几岁的普通农民。为了生存到处躲避战火,在这期间,他写了几本诗集,记下当年鬼子犯下的滔天罪行。
上面这首诗当时的环境是这样的:年冬天,鬼子进村了,我爷爷在外面躲了几天,每天只能靠野菜充饥。只好趁黄昏鬼子看不见的时候,悄悄地溜进村子找吃的,到家时才知道,日本人实行了三光政策,眼前的最熟悉的家变了成了一堆废虚,一个人影也没有。
此时,肚子在“咕咕”地叫,身上单薄的衣服也被雨水淋湿了,牙齿冻得打颤,发出“咯咯”的声音,后来这声音也消失了。深人骨髓的寒冷使他眼中的现实世界变成一片乳白色,他感到整个宇宙就是一块大冰,自己是这块冰中唯一的生命体。她这个将被冻死的小男孩儿手中连火柴都没有,只有幻觉了……
我爷爷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就早早地长眠了。我在这里引用他的诗句,虽然没有征求他老人家的意思,我想他在九泉之下也一定会欣然答应。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传阅,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永远无法磨灭的历史事实。
好象我们又偏离主题了,其实我只是想告诉你,战争有多残酷,所以我把诗句涂成了血色。日本人它属于人类吗?它简直就是禽兽不如,不过它至少也算是动物,如果在战场上机器人比鬼子更无情。
为什么当年日本鬼子的战车会踏破中国的大门?
好比两个人打架,你个子大,我个子小,我打不过你,你占有优势。但是如果我们手里都有一根棒子,我们之间个子大小的差距就缩小了。
如果有了弓箭,我们的差距就更小了;如果有了枪,个子大,目标更大,反而成了劣势。大到一个国家,当年日本制造企业积累了先进的技术经验,用这些技术为军事服务,用于武器生产,商业利益和政府武装捆绑。当两国家之间的军事实力严重失衡时,军国主义的兽性就可会发酵,膨胀。
所以日本攻打中国,主要原因是他们手里有飞机大炮,而我们手里拿的是小米加步枪,两国之间力量对比悬殊产生的必然结果。
人工智能可以造福社会,也可以颠覆地球。霍金说:“在我一生中,见证了很多深刻的社会变化。其中最深刻,对人类影响与日俱增的变化就是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事。是好是坏,我不得不说我们依然不能确定。但是我们必须确保是我们来掌控人工智能,而非它掌控我们。”如果真有这么糟糕的一天,希望霍金的星球移民计划能够早日实现。任何巨大的工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的曲折可能象刘慈欣写的《三体》小说一样惊心动魂、耐人寻味,最终还是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在银河系中留下人类的火种。
那强人工智能什么时候到来,我们来看看库兹韦尔是怎么说的。库兹韦尔是谁?
库兹韦尔是Google公司的工程总监,美国国家科技奖章获得者、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奖Lemelson-MIT获得者,被《Inc.》杂志称为“爱迪生的法定继承人”,被《福布斯》杂志称为“最终的思考机器”,拥有13项荣誉博士头衔。
库兹韦尔,因此提出了著名的“奇点理论”(Singularity)。什么是奇点理论?简单来说,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是符合幂律分布的。前期发展缓慢,后面越来越快,直到爆发。
他举了很多例子。年前,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而今天人类都已经开始想移民火星了;70年前,人类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占地四室一厅,每秒能计算次,而今天一只带在你手腕上的苹果手表,计算速度都比它快十几万倍。你也许明显感觉到,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最终到了一个爆发的极点,在数学上,就叫做“奇点”。他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奇点临近》。
那么,库兹韦尔说的这个正在临近的“奇点”,到底什么时候会到来呢?他掐指一算,说:年。
为什么是年?因为库兹韦尔认为,以幂律式的加速度发展,年,强人工智能终会出现。人工智能花了几十年时间,终于达到了幼儿智力水平。然后,可怕的事情出现了,在到达这个节点一小时后,电脑立刻推导出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在这之后一个半小时,这个强人工智能变成了超级人工智能,智能瞬间达到了普通人类的17万倍。这就是改变人类种族的“奇点”。
年,到底奇点会不会来临,人类努力的最终结果是不是在给机器人做嫁衣。会不会把人类自己的文明,拱手让给人工智能呢?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确实是太远的话题,最实在的还是爱惜咱们自己的身体,活到见证奇点的那一天。
总结:认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出现,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工智能不管有多厉害,它的基础都是计算机,无论是电子计算机,还是未来的量子计算机,本质上都是进行逻辑运算,暂时看不到它跨越想象力这道天堑的能力。人工智能要想进步,就要抛弃确定性,因为人的思维并不是建立在确定性基础上的。在完全抛弃确定性之前,人工智能需要向人脑致敬。
所以,我们要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当你发现了问题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这个问题交给计算机去处理。但是,人工智能可不会漫无目的地去搜索周围的环境,找到有什么问题需要它解决。解决什么问题,是需要你给它来定义的,它是不会主动去挑战你是谁的。
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在工业时代就已经被大范围替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会有越来越多的复杂工作被替代,人工智能可以迅速取代在5秒钟内就能决策的工作。只有教师,作家,画家,设计师,管理者等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工作,很难被取人工智能取代。
无论你现在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如果你是一个有想象力的人,一个可以在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和洞察的人,一个可以让其它人认可并形成共同信念的人,那你就可以说:不用害怕人工智能,它只是成就我的工具而已。
_________End__________
请长按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ly/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