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牛顿和霍金
牛顿和霍金都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下面来说说他们的成就和小故事!
牛顿
牛顿于年的圣诞夜,出生在英格兰林肯郡沃尔斯索普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早产,据说只有3磅重。在经历了人生的一段坎坷之后,在26岁那年,他成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教授。年,他的旷世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
他的运动三定律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揭示了天体运动的规律与地球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同时,他在几何学、光学领域的成就同样伟大。
霍金
霍金出生于年的1月8日出生在伦敦,17岁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
可是不久,他得了卢伽雷氏病,肌肉开始萎缩。但他一边与病魔斗争,一边做科学研究,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
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于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
霍金一生贡献於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相关文章》。
年3月14日,霍金逝世!
牛顿与小风车的故事
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架小风车带到学校。同学们都围拢过来看。一帮小家伙正在眨巴着眼睛羡慕牛顿的时候,一个同学怪声怪气地说:“哟!这风车做得还怪灵巧呢!”这同学讲的是反话,因为他平时学习成绩好,一直在牛顿之上,看到牛顿在他面前表演,很不服气,于是又提高嗓门说:“你这小风车外型造得还可以,可它为什么会转动,你懂得这原理吗?”
牛顿一时答不上来,脸就红了。那位同学劲头更足了:“哼!说不出来吧,可怜!自己做的东西自己讲不出原理,说明你只不过和木匠一样!”牛顿被他这番话羞得无地自容,他哭丧着脸,走开了。这时,原来围在牛顿身边的一群小同学也一个个对他另眼看待了。“木匠!木匠!连原理都讲不出来,还在这里显示!”说着,有的同学就动手打他的风车,别的同学也跟上去,七手八脚把牛顿的小风车打了个稀巴烂。
霍金与黑洞的故事
年霍金出版《时间简史》,讲述从大爆炸到黑洞的故事。霍金说,你可以把电视机、钻石戒指、你最讨厌的人扔进黑洞,但黑洞能记住的只有总质量、角动量和电荷。如果你掉进黑洞了,不要放弃,是能出去的。
首张黑洞照片揭晓,人类第一次看到黑洞的视界面!它由有效口径相当于地球直径的望远镜阵列观测到,经过2年“冲洗”完成。
北京时间4月10日21点整,天文学家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拍摄到黑洞的照片。这张照片来之不易,为了得到这张照片,天文学家动用了遍布全球的8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了一个所谓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HorizonTelescope,缩写EHT)
这颗黑洞位于代号为M87的星系当中,距离地球万光年之遥,质量相当于60亿颗太阳。
说说牛顿摆
牛顿摆是一个年代发明的桌面演示装置,五个质量相同的球体由吊绳固定,彼此紧密排列。又叫:牛顿摆球、动量守恒摆球、永动球、物理撞球、碰碰球等。
牛顿摆是由法国物理学家伊丹·马略特(EdmeMariotte)最早于年提出的。当摆动最右侧的球并在回摆时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四个球,最左边的球将被弹出,并仅有最左边的球被弹出。牛顿摆可近似看做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在理想情况下,完全弹性碰撞的物理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如果两个碰撞小球的质量相等,联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时可解得:两个小球碰撞后交换速度。如果被碰撞的小球原来静止,则碰撞后该小球具有了与碰撞小球一样大小的速度,而碰撞小球则停止。多个小球碰撞时可以进行类似的分析。事实上,由于小球间的碰撞并非理想的弹性碰撞,还会有能量的损失,所以最后小球还是要停下来。这也是牛顿摆的核心物理原理!记住了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ly/7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