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得知霍金离世,是在中午的餐桌上。
一个人吃着午饭,正要把一口米饭往嘴里送,一个消息窗口弹了出来:
看到这五个字的第一反应是质疑。
在网上一搜:
史蒂芬·霍金去世,终年76岁。
一股莫名其妙的悲伤感涌了上来。
为什么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会那么难过?明明是个连《时间简史》虽然也没有读完,物理也算不上热爱的人。
不知道
可能因为是教科书世界里的人
可能是因为世上苦难他很坚强
可能是我们都没想过他会去世吧
一直感慨这样都能活下来啊
是吧
总感觉他会和宇宙大爆炸一样,永恒存在
北京时间3月14日中午,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14日在位于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76岁。
霍金的子女在14日凌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非常伤心,我们敬爱的父亲今天去世了。”声明还说,“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杰出的人,他的工作和遗产将继续流传于世”。
左:霍金和他的妻子/右:《万物理论》剧照
我所认识的霍金,除了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科学研究,还有他无比坚韧和乐观的心,他虽然身患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肌肉逐渐萎缩,最后只有几根手指能动,连说话也只能靠特制的声音合成装置,但仍坚持研究,而且经常出现在公共视野,解答我们的困惑,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让更多人理解这个神秘的宇宙。
同时,霍金也是最有娱乐精神的科学家!
霍金本人曾在《星际迷航:下一代》里扮演自己,和牛顿、爱因斯坦在宇宙飞船里打桥牌
在《生活大爆炸》的第五季21集中,谢耳朵把自己的论文递给霍金,霍金亲自指出了论文里的错误
他甚至开通了国内的微博,去年年底还回应了王俊凯的疑问:
就是这样一个乐观而且幽默的人,4个月前,还在用他的力量,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当然,我们都知道人固有一死,但面对霍金的离去我们第一反应竟是诧异,紧接着,感觉这个世界失去了一点点十分重要的东西。
他对于下一代人,就像爱因斯坦对于我们那样,隔了生死,就变得陌生。而我们这一代人,在他生命最后完整见证了这样传奇的故事的开始与消逝,仿佛与他的生命建立了冥冥中的联系,那种悲痛从遥远的国度传来,缭绕在我们的胸口中。
难得的是,对于下一代人,我们还有《万物理论》这样精致的电影,来记录霍金不可思议的人生,以及《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来探索他的思想世界。
《万物理论》是史蒂芬·霍金的传记片,影片讲述霍金肌萎缩侧索硬化病情发作前的生活,我觉得这不是一部完美的传记片,但却是一部完美的爱情片。
影片从霍金的爱情生活切入,讲述性格内向、整日沉迷物理研究和瓦格纳歌剧的霍金在剑桥大学与简相遇、相恋的爱情故事。
霍金21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80%的ALS患者在确诊后的5年内死亡,霍金自己的医生告知他大约还有2年的寿命,而他此后活了几十年,比其他任何有病史的病人都要长。
电影和霍金的人生交织在一起,但电影给出更多的是美好和希望。影片聚焦于霍金和简的校园时光。在剑桥求学阶段,霍金与简相爱。当21岁的霍金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后,简依旧决定与霍金结婚。
霍金和简婚后的负担变重了很多,两人不再像以前那样浪漫,甚至没有时间兼顾自己的诗歌文学。
当爱情变成亲情,主动变成责任,她在丛林间祈祷,上帝是唯一的寄托。在简身上背了太多的负担,她的每个决定,都在决定霍金的治疗方向,同时也在改变这个世界。
霍金和简在一起那么多年,两人的信仰的差别是简最大的心病。当简看到霍金书中的那句“那会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我们会知道上帝的想法”时,简特别开心。
但其实霍金并不承认上帝存在,他也没有和简做出过多的解释。
最后的最后,这段爱情不可避免的走向分离,因为彼此疏离的失落、自身患病的无力,看到简找到新的爱人后,他彻底放手。
当爱情变成曾经,当生命变成曾经,我们对霍金的感觉,就像霍金看简的眼神一样——他/她正在离我们远去。这个世界遵循着一个规律,如同宇宙大爆炸一样,任何物体都在逐渐向四周飞散而去,我们之间在不断远去,离散才是终点。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我们总会有自己发光的方式,生命不息,希望不止。
霍金本人去看了《万物理论》。2小时过后,看护拭去霍金眼角的泪水。
有那么几场戏,我甚至觉得看到的就是自己
电影最后的不再追溯宇宙的开始,而是倒播他们的故事:从最后在阳光下看着“whatwehavemade”的平静、感恩,经历一路波折,到最初在party上蓝色的灯光中眼带笑意的对视。
一切对你的回忆如走马灯一样掠过眼前,你的生命停在此处,人类依旧步履不停,望星辰大海,愿与你永远同行。
END
作者:狂阿弥
史蒂芬·威廉·霍金
(StephenWilliamHawking,年1月8日-年3月14日)
扫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ms/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