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建议大家星标我们
茫茫文海☆不离不弃
撰文
老踏
编辑
月如洗
主播
祎炜
霍金离开了。正如你知道的那样,那个仰望星空的人,成了我们的星空。李敖也离开了。只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他已经83岁了。这位正在被遗忘的时政批评家,因为离开而再次被我们记起。
重点在于,我们都会离开。
所以,离开不是问题,而是问题的被解决。
所以,离开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不被问题所困。
所以,离开是生而为人的宿命,一切到来,都会离开。
一旦我们看透这一点,就不会因为到来而过分欢喜,也不会因为离开而过分悲伤。我们在来来去去之间感受自己和他人的在场,该来则来、该去就去,白茫茫、空落落,坦荡荡。
李敖说过很多辣眼睛、呛鼻子、掏心挖肺的“名言警句”,其中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他老人家是这么说的:
作家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作,正如妓女不能等到有了性欲才去接客。
怎么样,是不是细思极恐?幸亏我不是什么作家,可以躲过李敖踹过来这阴险的一脚。然后,在沾沾自喜的同时,我不得不佩服李敖,进而对他的这句话心生敬畏——正所谓话糙理不糙,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说出了科研工作的真谛,惊艳至极。先别急着骂我,让我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有图有真相。
科研小白往往以为灵感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是这样的:
图1
而事实上,这个被灵感占据的位置本应该留给——写作的。
图2
记得,我们必须学会忍受没有灵感的写作,而不要寄希望于灵感却忘记了写作本身的价值。再有,促成学术产出的过程应该且只能是这样的:
图3
而不应该是这样的:
图4
看到了吗?灵感只是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助力而存在的,有灵感当然更好,它会让我们更快更好地得到学术产出的成果。而没有它,我们的写作也要继续,学术产出也一样要出来。
不要忘记,支撑我们实现科研体制内一次次学术成长的,是写写写写写。灵感只是锦上添花,是偶然因素,是小概率事件。
下面让我再陈述一下李敖的这句流氓话:作家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作,正如妓女不能等到有了性欲才去接客。陈述完了之后,我叨叨一下自己对这句话的学习体会。
小白依靠灵感写作,大牛则可以在灵感缺席的地方写作。
先给大家爆个料: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惨遭导师pass掉了,把我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选题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问题”。相信大家一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是的,我得从头开始了。
而这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选题来自“灵感”。我突发奇想,哇,棒棒哒!精神文明建设噢!然后我把图书馆近3年人大复印资料《精神文明导刊》里所有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论文全部复印下来装订成册,每天雷打不动5点起床就开始读,艰难搭建学位论文框架。然后,我呕心沥血写就的一万八千字的开题报告,导师看了不到一分钟就给推倒了。好在一年后的学位论文答辩中,我的关于主流意识形态问题的论文被评定为“优秀”并全票通过,总算给自己的在职硕士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个经历的启示在于:我们小白的程度,大致和我们寄希望于灵感的程度成正比。而我们决胜的法宝却几乎和灵感无关——事实上,我们可以进行无灵感的高质量写作,却永远不要幻想灵感能拯救我们岌岌可危的问题意识与写作能力。
灵感终究只是科研写作的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变量。
我们总希望自己会是例外,可以在搜肠刮肚、处心积虑中得到灵感的拯救。同时,我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灵感的唤醒之下开启激情写作。是啊,这种情形确实美好,但我们千万不要执拗于这个幻想,然后把自己整个学术成长之梦押宝在这个希望上。就算没有灵感,也一定要坚持写起来,写下去。
与其幻想凭借灵感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奇迹,不如先脚踏实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其实每项学术产出的获得都已经是小概率事件了,那么,就不要再让对于灵感的幻想来挤对我们原本就很艰难的科研日常了。其实这种幻想有点类似于:你把自己全部的致富梦都押在了买彩票上,进而宣称我每天都在坚持买彩票哈,我非常努力哦,执行力很强的哦,没有中奖那我有什么办法?
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真相吧:彩票中大奖的平均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一的——大乐透玩法的中奖概率只有万分之一,双色球的头奖中出率只有万分之一,六合彩的中出概率只有万分之一。这是个什么概念?以六合彩为例,这意味着你每周买50张彩票,赢得一次大奖的时间约为年;即使每周买张彩票,六个号码全对的机会也大致需要年。
因此,就其本质而言,彩票行业的发展是一种“逆向剥夺”,是幻想一夜暴富的人为自己的穷人思维交的智商税。
别用“没有灵感”来掩饰你的拖延、懒惰以及无所作为。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吐槽自己没有写作灵感的科研小伙伴。他们往往会如此喟叹:噢!我的天哪,只要有一个灵感的火花,我立刻就可以让自己的科研事业开了挂,我会以无比的激情和热血投入到伟大的科研事业之中去,我已经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为啥东风还不来害得我只能喝西北风了……
我特别想冒着被你砍死的风险提醒一句:扪心自问,除了期待灵感的到来,你真的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进而,你真的认为自己和那些高大上的学术产出之间只隔着一个灵感的火花吗?为什么不是隔着你的抱怨、你的懒惰,以及你捉襟见肘的才华?
拜托,你这样做,考虑过灵感的感受吗?它真的会很委屈的啊。千万别再用“没有灵感”来掩饰你的拖延症、你的懒惰以及你的不自信了。尤其是,不能让“没有灵感”成为你在学术成长道路上无所作为、不思进取的遮羞布。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灵感的唤醒之下开启激情写作,但千万不要执拗于这个希望,把自己的整个学术成长之梦押在这个希望上。没有灵感,也要坚持写起来、写下去。
尝试习惯忍受没有灵感的写作,不要仅仅寄希望于灵感而忘记了写作本身的价值。支撑我们实现科研体制内一次次学术成长的,是写,写,写,写,写。灵感只是锦上添花,是偶然因素,是小概率事件。
去写作吧,加油!
好,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一些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长按文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ms/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