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辈子一共会死三次
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
从生物角度来说,你死了;
第二次是在葬礼上
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
那么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死了;
第三次是在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后
那你就真的在这个世界消失了。
霍金死了,
霍金早该死了,
其实早在他21岁时,就已经得了绝症。
医生判定他活不过2两年,看到同病房男孩第二天就死去,霍金消沉了。
之后为了家庭为了理想选择站了起来,完成多项科研成果,真的是活生生从死神手里抢了50多年,享年76岁,永远受世人敬重。
霍金是死了,
可是,一个人到底怎样才算真正死了?
《无问西东》中,
王敏佳为帮老师出气,
却因一封信逼得她师母跳井死了。
沈光耀是满腹经纶的清华才子,
27岁甘愿驾机撞舰为国捐躯。
这里有两个人死了,
你会像惋惜霍金,惋惜沈光耀,
却对王敏佳不知所措,
她又可怜又可恨,
因为她年轻时写下那封举报信时候,已经死了。
提问:如果让你提前知道你有多混多不得好死,你愿意吗?
打死我都不愿意!
一想到年少无知造的那些孽,
就想狠狠扇自己一巴掌!
我朋友老徐,乡下的,家里不富裕,但也娇生惯养,从小到大她爸没动过她一根手指头。
但她妈就不一样了,
自从有了老徐,她妈像被下了降头。
一吵吵五天,冷战战半月,每个月有三十天和她妈搞对立。
07年春天,老徐14岁,和她妈骑车去赶集。
刚走进一家店,老徐一眼看中一件中长款紫色的高领紧身长袖T恤,学着大人的口吻问店员衣服怎么卖。
她妈在门口面带不悦接过话:“这衣服不适合你,别瞎看了,走走走。”
“我看看也不行啊!”老徐脸一黑大步冲出店门。
老徐很愤怒,特别上火。
想当年不敢骂她妈,
在她妈出门后拿菜刀在案板上猛剁,边剁边喊叫,算是出了气。
这次为了宣示自己的愤怒,老徐头也不回大步的直奔停车处骑车往家走。
其实她不熟悉回家的路,
但是为了“治”她妈,她偏执的觉得“出了事”也不怕。
这只是其一,老徐更傻逼的,是上高中。
她妈想去她学校看看,就抱着她2岁的弟弟去城里,结果因为她妈对她上学那块儿不熟悉也不太懂,老徐有点不耐烦嫌她妈丢人,就走的很快,把她妈甩到了后面。
周日返校人很多很挤,她妈在后面搂着她弟,又着急又追不上,结果狠狠被别人撞倒跪在地上,却因为当时又慌张又不知所措还有点丑相,一边赔笑跟别人说对不起,一边踉跄的抱着她弟起身。
老徐说她全看在了眼里,但是没去扶。
一个人到底怎样算是死了?
老徐这样的。
老徐每次喝断片都哭着和朋友说自己作孽太多
说她自己最过不去的坎儿就是她能对她妈那么狠。
所以现在除去吃喝工资全给她妈,化妆品往贵的给她妈花。
和《请回答》一样,
德善姐姐宝拉上大学参加反动革命,
下雨那晚,宝拉被警察盘问,
她妈不顾一切的扑向宝拉,向保护小鹰一样保护宝拉,拼命的向警官说宝拉是个好孩子,多么多么听话,多么多么厉害。
宝拉很上火,嫌弃她妈居然可以那么没有自尊心那么丢脸,
那一刻,成宝拉死了。
但宝拉低头看了一下妈妈流血的脚,宝拉终于知道,
人心变强大不是因为守护着自尊心,而是抛开自尊心的时候。
我们年轻时都死过一次
王敏佳
成宝拉
老徐。
年轻的时候心高气盛,做了很多无知却以为正确的选择。
只管自己一时爽,不管别人怎么收场。
但一个妥善的现状是:
你做过的恶,都会承受,
你付出的爱,都会回流。
人这辈子一共会死三次
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从生物角度来说,你死了;
第二次是在葬礼上,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那么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死了;
第三次是在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后,那你就真的死了。
霍金是去世了,
但“一个人到底怎样才算真正死了”这个问题不重要,
其实一个人不到肉体死之前,真正的自己都没有彻底塑造完毕,
人活在世上的每一分每一刻,都有众多可能性,都在不断的重塑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霍金面对生命的勇气和科学的专注让人敬重。
他爱他所爱,行他所行,无问西东。就如德国的教育宣言: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有人在20岁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换句话说,他根本没有“活过”。
选择好做吗?好做。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心灵深处漫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那种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支撑了你的选择。
你呢,
那么普通的你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ms/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