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时空阴阳


从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思考,反思了现代物理学时空观的本末倒置,然后从哲学的高度审视现代物理学的时空观,从黑白灰盒的方法论角度对各种理论进行评述。

从前面所分析的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困境矛盾,我们可以受到启发,也看到了光明,首先要对时间、空间、事件的本质进行反思。

一、时间、空间概念的反思

时间是以一种绝原子振动频率来确定的,这意味着时间是用运动本身、事件本身所决定的,而且肯定是在地球的某一个地点来确定的。就象已经发现的在高空的钟比地面的钟走得慢一样,这种振动是对某一种参照系而定的。所以所谓光速不变肯定是反面的结论,只不过是负负得正了(爱因斯坦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所以相对论要重写,至少要重新解释。机械运动的钟并不知道这个秘密,所以它无意中泄露了天机。

时间实际上应与事件相关,这个事件主体可以是一个质量、能量、信息的任意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标志。

空间本质上与时间一样也是事件的附属物。在线性空间中,一个事件对应一个空间。与其说在一个空间中发生了一件事,不如说是一件事定义了那个空间;否则那个空间是虚无不存在的。

时间与空间定义了事件,事件也定义了时间和空间。

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讲,既然时间与空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那它们之间也不能互相决定或关联。他们一定要与事件通过事件而发生关联。

现在要搞清楚钟振动近10亿次的一秒钟的定义下,影响其振动频率的因素。这种时间的定义是否只是一个相对量的特例。其他时间可以其为参照系进行修正。这说明记录时间的设备都会因其不同而发生不同的过程。这更说明了时间的本质。

时间的本质从这看到是能量、信息、物质过程(事件过程)变化的度量。

时间这样定义是有问题的,总不能用空间的变化先定义时间,然后再用时间来度量空间的变化。

突然间悟到佛家(学)的主张是世界上只有因缘关系,实际上抽去了时间。在线性时间观中,一个事件对应一个时间,实际上是一种马后炮的描述方法。与其说是某一时间发生了一件事还不如说是一件事定义了某个时刻;否则那个时刻就不存在了。时间是为了说明事件的顺序而做的标记。

佛家只讲因缘、因果,即抛弃了时间、空间而获得永恒,涅磐重生。

道家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把时空从不分离开,比因缘、因果还高一筹。只有阴阳、五行,连顺序、空间、状态都没有(因在前果在后还有个顺序),只有相互关系。

时空本来是事件存在的度量方式,但千万不能出现“郑人买履”的笑话。宁可相信鞋样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了。十一维空间只是个鞋样子,也许并不存在,或量的方式不对,是被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逼出来了。实际上并不需要十维或十一维。

在相对论的时空中由于是相对存在的,所以没有一个时空就没法描述另一个时空或者说想描述一个时空就必须用另一个来做参照系。

终于明白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可超越,代表了时空的不可超越,也代表了世界上的事物发展的速度最快不得超越光速,在这里光速代表了空间与时间以及相关事件发展速度的局限。如果现在我们以超越光速行动,我们只能比别人早到达未来,然后再回来;决不能回到过去,要回到过去只能挖一个时间虫洞钻回去。这种情况表明了传统时空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即是时间的方向性,而时间的方向性是由光的所谓速度相关联。

传统理论还有一个避不开的问题,相对论的闪光之处在于认为没有绝对的空间和时间(牛顿的观点),时间、空间都是相对的,广义相对论进一步认为事件也是相对的,时、空随质量而变化。但问题在于是一个比一个,没有比较另一个就不存在了。

由于目前对时间和空间的“科学”定义,时间空间允许是负数是相对于空间原点相对而言,但要是虚数,则是不可相象。虚数是对负数开平方开出来的,它的物理含义在时空中意味着什么呢?乘法是加法的变相运算(在计算机里所有的运算都是加法运算).开平方是乘法的逆运算,尤其是相同数的逆运算,那么它意味着什么,对应了什么物理意义,在时空上对应什么?如果说负数代表过去,则开平方是向回倒,时间倒流。前面说了,传统理论做不到,所以是虚数了。所以传统理论不得不找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原点)到无限远以前,或有一个边界避开这种尴尬。当然大家知道找到了大爆炸(BigBang),但传统理论却突然死亡了,这个起点找不到!宿命。

突然间明白了相对论的含义,就是将本是都相关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固定了一个光的速度后,将时间成为了与参照系相关的量,能将物质与能量关联了起来。

这有另外一个含义,即将光速成为了一个绝对恒量,衡量所有的时间、空间,这显然是一个绝对的相对,即是一种看待解释世界的方法,但显然带有人的主观的色彩。

对同一个物理现象,可能可以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即对于光线被偏折这一现象,广义相对论固然做出了解释,但可能一个位置同等(下面会解释这个含义)或更高层次的理论(如同相对论高于牛顿力学一样)也能解释这一现象。

至此可以诞生一个绝对相对论:任意有参照系的理论都是相对的,必须固定一个跨越不同参照系的恒量能,才能创造一个理论,而这些理论是等价的。

当物理学家们任意想像世界时,加不同的约束得到了不同的公式,也就得到了不同的世界。

物质引起空间的弯曲是因为假设光是不变造成的。我们不得不问“光”是什么,它代表了什么,它固定不变(对所有的观察者)意味了什么?

这是其假定所决定的。光速对所有参照系都不变的假设,是对不同参照系之间切换的定义,即时空切换的定义,这种定义意味了什么?

时间起点和终点的困惑来自于光速不变的假设。

物质、能量、信息、时空都是相关的,这种相关是以光速对所有参照系不变建立起来的。

它们之间都能相互转化。物质与能量在相对论中由于假定光速不变而可进行E=mc2的转化,时空被弯曲;在黑洞里物质能量被转化成信息,时空成奇点出于黑洞的假设时间空间的奇点,物质质量无穷大。光速不变的假设意味着一种场对所有参照系是恒定的,是跨越不同时空的,它(光)不变则别人(时空)就要变,空间要弯曲,能量与物质要因此而转换。

实际上在这里我们仍受困于牛顿的时空观,即某一时间对应于一个固定的唯一的事件,同时也受困于相对论,即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以这种经典的思想思考,返回到过去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或者说这种描述方法就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这里又使得我们对时间产生的深深的困惑,虽然我们已有了些思想准备,在了解了相对论后,以相对论的观点,在什么条件下弯曲到这种程度,以至于可以将时间掉头,当然空间也要做出相应的掉头。

相对论是用绝对化,即光速不变换来的。

二、哲学观研究方法的反思

不同的尺度有不同的理论,牛顿力学适用于人的肉眼世界,量子力学适用了原子、分子尺度,相对论则适用于某种尺度的天体物理尺寸可能以光速或普朗克常数为尺度10-34和(10-34及是光的不同尺度方向)。由于相对论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它虽然包括了牛顿力学,但未能兼容量子力学。

不同尺度的原理揭示了世界的面貌是统一的,即在一个尺度向下一个尺度看,都象是一个挨一个的固体粒子,而一个向上一个看都象一颗颗星球。

这个世界中对不同的物质,不同的尺寸而遵循不同的定律,而这些定律竟然能得到实验的验证。四种力四种方程。温伯格一萨拉姆理论统一了弱作用和电磁作用。这种统一是在远远超过1OO吉电子伏(一吉电子伏为10亿电子伏)时发生的,而且在加速器能量大到可以验证了。而所谓不包括引力的另一个所谓大一统理论(GUT)试图统一另三个力,也是这个思路.但现在的加速器远不能达到这个验证的能量。这种统一恐怕是有限度的,是在某些点上的统一,未找到根本点。

统一场论要解决是在不同尺寸不同情况下起主要作用的力,用一种方法来描述,那这种方法必须是对不同尺寸和不同情况的概括,对某种尺寸某种情况简化后得出可观测的针对某种尺某种情况的现行理论,就象相对论简化成牛顿力学一样。这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时空模型和假设。太空模型与微观模型要统一。

量子力学是黑盒理论,相对论是白盒理论,前者了从外向里看,后者是从里面看,当把相对论用于单个粒子时,并能完全解释量子的行为时,加上统计的方式就能和量子力学握手了。量了力学不是针对其中黑盒里的观察者的,而是盒子外的。相对论是在盒子里的,将宇宙当黑盒,去描述也可能与量子力学握手。

弦理论与量子力学如出一辙,是一种黑盒理论,超引力仍是白盒理论,所以黑盒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相吻合了,五行阴阳是其终点。

但由于量子力学统计成的结果是肉眼所证伪的,弦的假设是肉眼式仪器无法观测的。它只能从理论来到理论去,除非在肉眼或仪器能观测的尺度上能加以证伪,否则按照西方的哲学它无法得到建立。

弦理论试图从量子力学中找到一种方向,从微观描述出发,又结合经典相对论的方法,以一种概率的确定性来描述世界。这种杂交的结果是得出了五个世界。M理论试图统一它但由于缺乏哲学的指导,功亏一篑。

弦理论又是白盒理论所以又要用黑盒闭合它,五行理论即能闭合它。

五行理论(英语该叫什么呢?Five-elementscrosscreatinganddestroying,还是Five-elementscrosspromotingandsuppressing),加上阴阳,构成八卦,河图、洛书即可解释世界,其规律是易经。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所以光还对所有观察者都一样的假设肯定是有条件的。假设一个虚时间对其修修补补无济于事。导致黑洞及其是时间和空间的奇点,人存原理的困境,大爆炸学说都是因此而起。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哲学的问题,其次是方法论。西方科学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要解决统一场问题,必须是哲学的突破。

三、对弦理论的改良——五行(FE)理论

说到弦理论,不能不说从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矛盾说起。在宏观尺度上相对论是成功的,在微观尺度上量子力学是成功的。但二者一相遇则水火不相容了。这一相遇的地点一是黑洞,二是大爆炸的起点。

为了寻找出路,一种弦理论应运而生。它以一种普郎克长度(10-33厘米)的尺度的闭合弦为世界构成的基元。以弦的振动模式与质量、引力、信使粒子相关,则不同的振动模式将四种力关联了进来。相通的媒介是能量,可能是受了弱力、弦力和电磁力统一的启发。

将相对论的概念引进来对弦的振动用不同的参照系建立相对的概念。

弦理论中把弦看成为宇宙的最基本单位,度量大小为普郎克长度,即10-33厘米。这种假设并不具备令人信服的普遍性,为此而埋下了隐患,在一开始弦理论只描述玻色子而无费密子,为此引入了超对称的概念,物理学定律不随时间地点而改变是对称性,超对称性是指自然粒子成对出现,即自旋为的1/2物质粒子,与自旋为l的信使粒子成对出现。四种力的信使粒子中对应引力的引力子尚未发现,其它三种也是间接证明的。而信使粒子的超对称伙伴到现在一个也未发现,但通过这种假设至少四种力都凑齐了,尤其是将引力编织进了量子力学的框架。

广义相对论对应于黎曼几何,弦理论的一个典型的说法是不缠绕弦的R与1/R缠绕弦空间相同,它对应的是拓朴空间,弦理论使用的叫卡一丘空间,而且发现了弦理论的镜像对称现象。

非平凡对称的原理包括镜像对称和R与1/R物理状态描述相同。由此弦理论发现五个弦理论可能存在密切的相关。现在发现的是I型理论的强耦合特征与杂化O型理论弱耦合相同,IIB型弦强耦合与它自身在弱耦合的情形相同,IIA型强耦合与杂化E弱耦合相同,这是强弱耦合性。对R与1/R对耦性,IIA与IIB,杂化O与杂化E型这五个,弦理论都发生了相关。

弦理论的M理论发现了叫零膜的东西,空间和时间失去了意义,普通的几何被所谓的非对易几何取代了。非对易空间是以矩阵表示的。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性质在弦理论无处不见,那就是不确定原理下弦反弦对在瞬间产生,能量是借来的,在足够短的时间内两根弦湮灭,将能量还回去,微扰原理是一根弦与另一根弦的相互对作用是由无数个不同的虚弦对的效应总和所决定,这很象费曼的路径求和。

将弦理论进行改良。首先把五个理论进行按五行方法进行性质归类:

在I与IIB之间未能发生关联,但据观察预测,它们之间必然有联系可能是R型与强弱型都有。这发现的关联都为相生,那么相克又是什么含义呢?相生是拓朴变换不断裂的物理状态描述相同。还有一种解释是R与1/R为生,强弱耦合为克,那么关系成为:克为强弱耦合,生为R与1/R对耦,生为自然生成、按照推理推论出来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唯一确定的。可以预测I与杂化E,杂化O与杂化A,杂化B与I是R与1/R对耦的:而杂化0与IIB,ⅡB与杂化E,I与杂化0是强耦合与弱耦合特征相同。这可以做一个博士后论文,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还有一个博士后导师的论文,就是将易经化为非对易空间与零膜相对应。这肯定能得诺贝尔奖。

四、从量子引力论得到的启示及其可能的改良

霍金(StephenHawking)是从奇点起家的,提出了著名的熵与黑洞视界面积关系的定律。他不满弦理论,为了融合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他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相结合,用费曼(RichardPhillipsFeynman)提出的按照对历史求和的方法,引入波函数,粒子在特定点的概率是通过此点的所有历史的波的叠加。但此时不得不引入虚时间。而在此时,时间与空间的区别完全消失。但该理论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数学手段(或技巧)。同时发现宇宙没有边界。霍金开始怀疑自己原来对奇点的工作,指出:“所谓的虚时间才是真正的实时间,而我们叫做实时间的东西恰恰是子虚乌有的空想的产物。

在实时间中,宇宙具有开端和终结的奇点,这奇点构成了科学定律在哪里失效的时空边界。但是,在虚时间里不存在奇点或边界。所以,很可能我们称作虚时间的才真正是更基本的观念。而我们称作实时间的反而是我们臆选的,它仅仅有助于我们描述我们认为的宇宙模样,如此而已。

但是科学理论只不过是我们用以描述自己观察的数学模型,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所以去问诸如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实的’或‘虚的’时间,哪一种是实在的?这仅仅是哪一种描述更为有用的问题”。这一大段的话,虽不十分肯定,处于探索之中,但已在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在暗示着什么。

我们由此得到了许多启示:在实时空中确定的历史是由在虚时空的不确定的历史所确定。在实时空的背后存在着另一个历史,这个历史是由多种可能决定的组合出来的,犹如易经的六十四卦的反复无穷的可能的变化,从任一点开始都行。

虚时间决不仅是技巧,从数学的技巧发现了对应“真实”的一种解释的方向、方式。

时间与空间的区别完全消失的意义在于它们仅仅都是描述事件存在的量而已,并不分彼此的特性和区别。由于实虚的混用与等同时空,表示了其方向,而表达了其真实的含义。在这一刻时空得到了一种停滞,这种停滞的含义就是在每一点和每一方向上看起来都一样的实时空的概率,人们把和所有具有这性质的历史相关联的波叠加起来即可。

用虚无代替了实在,凤凰涅磐。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一时刻,宗教超越了科学。

虚实时间这两个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不完全清楚虚时空的意义。由于采用了虚时间,否定了时间的不合理性,形成了空间与时间对事件度量的等同,对历史的求和的方法使虚实结合了起来,毕竟空间还不是虚的,同时时间也失去了方向。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

生和克可以用相位来表示,幅度由数值大小表示,对易经来说多个卦的相对位置就是相位,其卦用二进制表示就是幅度。对弦理论来说,五个解按生、克相关。

造成虚实好象颠倒的情况,正是“科学”的自我否定。否定之否定,即是虚实转换后,虚变成实,实变成虚,幻象成真,真像成幻。

创造蓝图:中华自然养生的践行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ms/57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