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人、有“诗魔”之称的洛夫于今日(年3月19日)凌晨三点二十一分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洛夫出生于年5月11日,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
年,洛夫的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年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将洛夫评为中国十大诗人首位。洛夫潜心现代诗歌的创作,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余光中
李敖
他不如霍金那样声闻世界,也没有李敖的狂名。洛夫是个纯粹的诗人,所有的名声都由诗而来,却并没有像余光中那样广为人知。
梁实秋曾说过:
“在‘怨黄莺儿作对,怪粉蝶儿成双’的时节,看花谢也心惊,听猫叫也难过,诗就会来了,如枝头舒叶那么自然。
但是入世稍深,渐渐煎熬成为一颗‘煮硬了的蛋’,散文从门口进来,诗从窗口出去了。
‘嘴唇在不能亲吻的时候才肯唱歌。’
一个人如果达到相当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经风吹雨打,方寸间还能诗意盎然,他是得天独厚,他是诗人。”
“诗魔”洛夫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诗人。
一道海峡,望远镜中看见你的乡愁
你可能很少听到洛夫这个名字,但是你肯定知道余光中,洛夫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洛夫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一样脍炙人口。
洛夫离乡三十年,近在咫尺却过不去,有家不能归,近乡情切。于是写下了震撼人心的诗——《边界望乡》,传神地表达了游子怀乡咫尺天涯的伤痛、落寞和无奈。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洛夫《边界望乡》
我难免有暧昧之处,因为风的缘故
诗人总是浪漫的,与诗人谈恋爱,怎么能少得了情诗。
但是洛夫的妻子却一直没有收到先生的情诗,女子总是喜欢浪漫的。妻子在洛夫生日临近的时候,说了重话,再不写一首情诗给她,就不给办生日。
于是洛夫闭门不出潜心创作,不巧遭遇停电,点燃了蜡烛,又恰逢一阵风吹熄了,就这样一首被人传唱的诗歌诞生了。
昨日我沿着河岸漫步到芦苇弯腰喝水的地方顺便请烟囱在天空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潦是潦草了些而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
此信你能否看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务必在雏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赶快发怒,或者发笑赶快从箱子里找出我那件薄衫子赶快对镜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妩媚然后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
洛夫《因为风的缘故》
当你止于雪楼,泪水中浮起漂木
洛夫这个人一直是个矛盾体,既爱寂寞,同时也喜欢热闹。
人愈接近晚年,那些现实世界的萎缩,心灵中透着孤独,秋日黄昏时,独立在北美辽阔而苍茫的天空下,洛夫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暧昧而虚空。
这种空荡荡的茫然乃缘于洛夫已失去了祖国的地平线,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认同对象。
临老去国,远奔天涯,似乎已割断了两岸的地缘与政治的过去,却又割不断长久以来养他育他,塑造他的人格,淬炼他的智慧,培养他的尊严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这才造就了他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漂木》。
落日
在海滩上
未留一句遗言
便与天涯的一株向日葵
双双偕亡
一块木头
被潮水冲到岸边之后才发现一只空瓶子在一艘远洋渔
船后面张着嘴唱歌。也许是呕吐
瓶子浮沉浮沉浮
烟浮沉沉浮
天空沉浮沉浮
开始涨潮
木头攀升到
一排巨浪高高举起的惊惶中
一块木头罢了
把麻木说成严肃
把呕吐视为歌唱
任何镜子里也找不到这种
涂满了油漆的谎言
史籍里搅拌了太多的化学物质
而读史人大多喜爱甜食
偶尔在忧郁的早餐上撒点盐
下午的爱情便不至于
淡而无味了
他们最怕看到
琉璃多彩的岁月
在焚城的大火中化为凄凉的夕阳
结论下结论还早
与其草草
何不留下空格
让那块木头——
不,那漂泊者的
散落在沙滩上的骸骨
去填补
洛夫《漂木》(节选)
现在,很少人读诗,这好像是一个诗歌落寞的年代,洛夫曾说:
“现在是一个消费的年代,人们物质欲望掩盖了心灵需要,很少有人去真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wh/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