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我向你保证,搞懂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你就


经济学界谬种横传。

那个假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实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常把奖项颁给意见完全相左的各种歪论。

像笔者醉心其中的奥地利经济学派,也常为其代表人物哈耶克曾在年获得了这一奖项而沾沾自喜。搞笑的是,还不要等来年,当年哈老就是和他的理论对手(默默无闻者,不提也罢)一同获奖,充分展现了经济学界无知的现状和将来。

哈耶克,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通往奴役之路》是他最知名的著作

大道理不要去扯,关心你自己的小事情才对。

几乎每个人都会买属于自己的房子,等额本金、等额本息,绝大部分人傻傻的分不清楚。别以为有什么高深的内容,搞懂它,不单能为你的个人财务筹划出点力,更是秒掉一大半的砖家。

一、知己知彼,看银行是怎么拨算盘的

作为一个干了近三十年的银行家,我告诉你,银行的算盘很简单,你欠我多少钱,借多久,就收多少利息,童叟无欺。

比如你买个房子,向银行贷款12万,准备1年还完,每月还1万本金,这个就是等额本金。假如月利率1%(即年息12%),那么第一个月要还的钱就是本金1万加上元利息(12*1%);第二个月就是本金1万加上元利息(11*1%,贷款少1万了)......,直至第十二个月是本金1万加上元利息(1*1%)。一共还了银行多少钱?懒得算,大概就是12万(本金)+元(利息)

等额本息呢?其实一样,不同的是你决定每月还一样的钱。比如每月0元。第一个月你还的利息还是元,那么本金你还了多少?元;第二个月呢,本金还剩11.02万,利息就是元,本金还了元......。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月还清贷款。

看起来是不是很烦?没错,数字就那么讨厌,其实上面两段完全可以不管。你只要知道,对于银行来讲,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从收利息上来看,是个一样的东东。

笔者很喜欢的张是之老师,开课的口号就是: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你要是搞懂了这点数学,立马可以在土奥圈横着走了。当然,互道SB估计会是常态。

张是之老师,写了本《经济学入门50讲》,强烈推荐

原谅我没有放公式,是因为霍金曾说过,一本书放一个公式,销量立马减一半。他一本《时间简史》,就是因为放了爱因斯坦鼎鼎有名的质能方程,导致一半以上的人都没看这本书。我的小文章,本来就没几个人感兴趣,更加不能放了。

斯蒂芬·霍金,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及科普作家

二、这种算法之下,你该如何决策?

知道了银行是怎么计息的,那还没用,银行干你屁事,关键是你该怎么选择。

假设你是个四五十岁的老青年哥哥,金多力壮,收入稳定,公积金雄厚,选个等额本金大致不差。越还越轻松,逐步规划愉快的退休生活就是。投资激进的,遇到什么机会,一言不合把房贷梭哈掉,拿出房产证又可以去办抵押贷款,达成个小目标,会所嫩模不是梦。

假设你是个刚参加工作几年的小姐姐、小帅哥,好不容易从父母亲戚那里憋了个首付,装修、结婚、生小孩、生二宝、生三宝,大宝二宝三宝轮着幼儿园、小学、中学,各种开支惊喜等着你。那还是别想多了,等额本息吧。

等额本息其实好处多多。每月还款金额固定,省了你好多脑细胞;期初压力可接受,后面随着收入提升,更加不是问题。并且,在现代法币体系下,贷款还可以揩油。这又从何说起?

三、利息是什么

先谈谈利息。

找你借点钱,为什么还要收利息?恐怕是困扰了很多小朋友的问题哦。

经济学上标准的说法是,现在的财货优于未来的财货,这是时间偏好理论的精髓。

人们总是把近期的满足看得比远期的满足更为重要。早日成才、早生贵子......

早进棺材,噢,死亡是归宿,不是目的,没有人喜欢早点挂掉。

早早完事,噢,性的满足需要时间,这个也不算,12秒会挨打。

要我放弃近期的满足,换到未来去享受,我就必须有那么一点点补偿。折算成金钱,就是利息。还有种流行点的说法,叫资金的时间价值。

四、银行家眼中的利息

当然,作为银行,确定一个利率,除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还有些别的东西。

一是风险成本。每一笔贷款都有一定的违约率,违约的情形之下会有一定的损失率,两者一相乘,就是风险成本。算得到的东西,加上去就是。

二是运营成本。为你办个事,银行总会要一些支出,比如房租、水电、人工工资等等,每笔贷款都得摊点。

三是经济资本成本。这个稍微有点绕,标准说法叫非预期损失,也就是算不到的情况。比如瘟疫,一场新冠,导致大面积的亏本倒闭;比如战争,美军刚撤走,塔利班就潮水般淹没了阿富汗,整个社会重新洗牌。这种情况下,你就得拿本钱来抵挡。你投入一个企业的本钱(股本),你会要求一个比较高的回报。银行把本钱虚拟成经济资本,每笔贷款配一点,也要摊点回报成本。

四是通货膨胀预期。当今法币体系下,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全世界政府都撒着欢儿印钱,美名其曰挽救经济,其实就是想自己过得好点、捞得多点。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美元自布林顿森林体系倒了之后(别管啥意思),贬值了97%。票子不断变毛,银行当然要多收点利息来补偿。

五是利润。搞事就要赚钱,银行自称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也是要赚点钱的。至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等,常年在全球赚钱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都不好意思讲自己赚了多少钱。那是另一个问题,垄断收益,以后再跟大家扯。

好,上面一二三四五,再加上资金时间价值,就是精算下的银行贷款利率。欠债还钱,这么简单的事情,分得这么复杂,有必要吗。没办法,你要人模狗样的自称银行家,总得有点让别人不明觉厉的东东。

五、你的升维决策

OK!搞清上面第四点的利息构成大法,你就犹如孔乙己,学会了茴香豆的五种写法,在很多高大上的场合,多了一个有逼格的谈资。当然,更可能的应用场景是,几个老兄弟,酒酣耳热、觥筹交错之间,你听我说!你听我说!茴香豆,噢是利息,的几个画胡子。

如何进行升维决策?

通货膨胀预期,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现在的钱远大于以后的钱,你就应该想方设法多贷点款,买点房子(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买点股票(别炒股)、买点比特币之类的东东(别的也可以)、投一两个天使项目(别抱太大期望)、给领导上点贡、撮未来的老婆时豪爽点......总之,多投资,少即时消费。

多为未来投入点。当未来到来时,你就跟别人不同了。

祝你早日实现一个小目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wh/90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