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易危种白豆杉


白豆杉(学名:Pseudotaxuschienii(Cheng)Cheng)是红豆杉科,白豆杉属灌木,高可达4米;树皮灰褐色,叶片条形,排列成两列,先端凸尖,基部近圆形,有短柄,上面光绿色,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种子卵圆形,上部微扁,顶端有凸起的小尖,成熟时肉质杯状假种皮白色,基部有宿存的苞片。3月下旬至5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该种是国家稀有树种,是第三纪残遗的单种属植物。分布于中国浙江南部龙泉昂山及凤凰山、江西井冈山、湖南南部莽山及西北部慈利至江娅、广东北部乳源、广西临桂四明山、七分山及上林县大明山等高山上部,生于常绿阔叶树林及落叶阔叶树林中。杭州等地有栽培。生长环境白豆杉生于亚热带中山地区的林下,气候温凉湿润,云雾重,光照弱,年平均温12-15℃年降水量-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土壤属山地黄壤,强酸性,Ph值4.2-4.5,有机质含量5.4-18.4%,肥力较高。群落外貌多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分布区北缘的浙江遂昌九龙山,乔木层主要由木荷、秀丽槭与猴头杜鹃等组成,本种居于下层;在南缘的广西大明山海拔米处,则分布以银木荷、甜槠为建群种的常绿阔叶林。白豆杉为阴性树种,一般喜生长在郁闭度高的林荫下,在干热和强光照下生长萎缩,干型弯曲。根系发达,岩缝内也可扎根,但成丛生灌木。幼年生长缓慢。雌株结实常不稳定,受孕率又低,种子失眠期,需隔年发芽。冬芽于3月中旬膨大,4月上旬展叶;花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放,种子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主要价值材用:木材纹理均匀,结构细致。可作雕刻及器具等用材。观赏:叶常绿,种子具白色肉质的假种皮,颇为美观,为优美的庭园树种。保护:白豆杉是第三纪残遣于中国的单种属植物。对研究植物洋与红豆杉科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保护级别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濒危原因:稀有种。白豆杉分布星散,个体稀少,又是雌雄异株,生于林下的雌株往往不能正常授粉,天然更新困难。加之植被破坏,生境恶化,导臻致分布区逐渐缩小,资源日趋枯竭。保护措施:该种在中国浙江凤阳山、九龙山、江西井冈山、湖南张家界等已建立自然保持区和森林公园,对珍稀物种列为重点保护。其它分布点,建议林业部门采伐森林和砍伐母树,并开展人工繁殖栽培。杭州植物园、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已引种和繁殖栽培。来源:百度百科百科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zz/125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