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温州新闻客户端日前,有温州市民对瓯海区坑源村一棵南方红豆杉充满疑惑:明明是同一棵树,却有两个不同的“年龄”。年普查说它树龄年,年又说它树龄年。“人间十五年,老树却过了五十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从市民提供的照片里记者看到,年这棵南方红豆杉的“身份证”上显示,它属于浙江省古树名木,编号为浙CA。时隔15年在日前的一次普查中,更加详细标明它平均冠幅13.6米,胸围厘米,树高23米,但是树龄从原先的年变成了年。人间15年,老树却过了50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瓯海区农林渔业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据了解,年和年两次古树名木普查采取的测量手段不一样,造成了树龄计算结果的偏差。年瓯海区农林专家根据浙江省古树名木调查的要求,以走访、询问、测量等方法对这棵南方红豆杉进行了一次“体检”,初步判断它的树龄大约在年左右。而在今年的古树名木普查中,农林专家按照新的技术规范,通过科学仪器检测最终将这棵南方红豆杉的树龄改为年。瓯海区农林渔业局朱哲表示,两次普查的技术标准不同是造成古树树龄有偏差的一个原因。而根据有关规定,树龄年以上的古树,树龄以50年、年为间隔区间登记备案,这也是为何市民会质疑红豆杉的树龄从“年”一下子就升级到了“年”。针对市民提到的古树名木牌用钉子钉在树上,朱哲表示牌子钉在树身上确实不利于古树生长,现在农林工作者已经取下年的古树名木牌。他说:“今年新挂的树牌采用弹力钢丝挂在树身,钢丝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随着树木生长而伸缩,减少对树木的破坏”此外今年的古树名木普查中,还给每个树牌上还增添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zz/1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