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霍金飞往宇宙深处我们通过这些作品仰望星


  昨天(3月14日)是圆周率日,也是爱因斯坦周年诞辰,世人却迎来斯蒂芬·霍金逝世的消息。

  霍金出生于年1月8日,是“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逝世三百周年的日子。

  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攻读自然科学,用了很少时间而得到一等荣誉学位,随后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

  年,21岁的他不幸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当时,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他只能活两年,可他一直坚强地活了下来。

  霍金一生致力于对黑洞的研究,宇宙的探索。

  终其一生,霍金在探索宇宙的基本规律上开辟了新的天地,包括揭示黑洞有温度并产生辐射(现在称为霍金辐射)这一现象。与此同时,他还试图通过流行书向更广泛的读者解释许多这些复杂的科学观点,其中最着名的是他的畅销书《时间简史》。

  一本薄薄的《时间简史》征服了全世界万读者。黑洞理论使量子论和热力学在“霍金辐射”中得到完美统一,而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无边界设想的量子宇宙论,解决了困扰科学界几百年的“第一推动”问题。

  就算你想不通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读不懂《时间简史》,那也一定看得懂霍金的生命力——尽管被渐冻症困扰了50多年,但轮椅无法困住他聪明的大脑、有趣的灵魂和热爱文艺的心。

  他爱玩摇滚,不时和顶尖乐团合作录个专辑。他还是个演员,多部影视剧中都有他的身影。

霍金在《星际迷航:下一代》中客串自己,与扮演牛顿、爱因斯坦的演员一起打牌在动画片《辛普森一家》和《飞出个未来》中霍金本色出演,并亲自配音《飞出个未来》《人人都能玩量子》中的霍金

  虽然他是个多面手,在各个领域都玩得嗨,但是他的初心一直未变。他说,他希望其他人能够感受到他对探索宇宙规律的热情。“请记住,要仰望星空,而不是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去仰望星空,探索宇宙,致敬和缅怀这位又酷又萌的偶像。

  《星际穿越》

  广受推崇的神级导演克里斯托佛·诺兰将目光瞄准了人类文明的未来和广袤的宇宙,讴歌了一段奔向天外坐标寻找全人类生机的无畏探险。

  一方面,影片形同一部纪实科教电影,所有细节都有据可依,毫无激光枪和外星人入侵的花哨,

  另一方面,剧本基于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时空穿梭理论,对于地外空间的想象极尽天马行空,牵涉黑洞、虫洞、广义相对论、万有引力等形形色色的理论,延伸出无尽时空中的无尽可能。

  正如《帝国》所评论的,这是一出超越想象的关于太空和时间的歌剧。

  这部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2,星际迷、太空迷们必看大片之一,你可以通过联通IPTV“爱小盒”收看。

  《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把科学思维置于先进技术之上。

  整个救援过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对基本科学原理和过时技术的灵活运用。

  比如,火星种土豆,只是用到了氢气燃烧产生水以及借助粪便创造生长环境的简单原理和古老技术。

  和地球恢复通讯,则得益于他还记得一项可以存入博物馆的技术,他挖出一台已报废的火星探测车,利用它的摄像功能与十六进制的编码技术相配合传递信息,为自己争取到唯一可能的被救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的科学素养,不仅意味着面向未来的视野,更意味着和自己的过去、历史保持对话的能力。

  这部电影也可以通过联通IPTV“爱小盒”收看。

  《地心引力》

  故事高度凝练,全片就是两个宇航员在极端不利的环境下逃生,后半段甚至演化成女主角单人脱险。

  它用动画片的手法和样式拍摄真人电影,对长镜头的使用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更完美地模拟了人眼主观视觉的经验,尤其开场14分钟惊艳无比。

  对于没有上过太空的观众,观看该片是最接近亲身遨游太空的体验。它把观众带入虚构的时空,激发出最逼真的心理反应。每一次碎片来袭,绳索断裂,氧气耗尽,都令人目不转睛,手心捏汗,肌肉紧绷,呼吸暂停。返璞归真,最简单原始,也最能叩动人心。

  《阿波罗十三号》

  年4月,太空船阿波罗13号在登陆月球途中,一个氧气罐爆炸导致船舱失去氧气、动力和导向,三位宇航员面对前所未有的考验,他们必须在仅剩的四天内重返地球。

  该片取材自真实事件,依据是当事人的回忆录《与月球失之交臂》改编。该次登月飞行虽然失败,但飞船的返回本身在美国太空探索史上却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高度写实的太空片,影片要在“完全剧透”的情况下营造出戏剧悬念,并避免航空术语的堆砌,以达到通俗大众。《阿波罗13号》完成了上述挑战,以精致的细节和克制的情绪,呈现了一场扣人心弦的太空历险。

  为了追求影片的真实感,摄制组完全在休斯敦航空中心拍摄实景,并且将一部波音改装成航空飞机,用于演员体验宇航员时的失重状态。

  饰演宇航员之一弗洛尔的是两届影帝汤姆·汉克斯,开拍前他研究了任务录音和大量文字资料,还恶补了物理学课程,出色的表演让真正的弗洛尔也极为赞赏。

  《太空漫游》

  万年前,一块神秘黑石启发猿人的智慧大幅度跃进;公元年,黑石又指引人类升入太空,通过虫洞进入宇宙深处,与智慧生命做进一步的接触。

  作为一部科幻片,《》高度忠实于现实物理法则,并对30多年后的未来世界做出全方位的想象,库布里克聘请多位专家顾问,不惜工本力求尽善尽美,大到智能电脑的无孔不入,太空站的内饰,飞船航行的静寂无声,小到位数更多的电话号码、信用卡的广泛使用、语音识别功能,甚至能找到iPad的原型。

  片中的飞船和太空特效至今仍令人信服而震撼有加,它们更像是纪录片中栩栩如生的现实影像,而不是虚构故事中的电影特技,在古典乐章的伴奏下,影像被烘托至超凡脱俗的境界。情节和人物都被弱化,不以曲折跌宕的悬念来刺激情绪,追求的只是一种虚幻奇妙而回味无穷的体验。

  结尾高度开放,将冥冥中主宰一切的智能生命化作虚无的留白,赋予观众巨大的思想冲击力。

  《超时空接触》

  《超时空接触》虚构了一次人类接触地外文明的奇特经历,虽耗资不菲,特效出众,但绝非炫耀视听效果的爆米花。

  影片充分运用各种富于象征性的画面,表现出极高的科学素养。开篇气势恢宏的三分钟长镜头模拟了无线电信号的旅程;按照外星人图纸建造的交通工具,以及其航行的过程,是对人类受精孕育新生命的一种比喻。

  片中科学的成分远大于幻想,即使幻想元素也都建立在现有科学认知的基础上。每一处科学概念的阐述,不但细微而且合情合理,推动剧情无可替代。这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影片的小说原著者、已故天文学家卡尔·萨根。

  朱迪福斯特饰演的女科学家,克服重重挫折一圆太空之梦,与“父亲”重聚以及意味深长的演说,均令人难以忘怀。

  这部经典电影,您也可以通过联通IPTV“爱小盒”收看。

  《生活大爆炸》

  最后重磅推荐这部霍金亲自出演的美剧。作为一部以以科学天才为背景的情景喜剧,霍金对这部剧的喜爱程度从他客串过的次数就可以看出来。从年到年,从第5季到第11季,霍金都多次客串。

  《生活大爆炸》剧组与霍金

  霍金第一次本色客串,是以客座教授的名义来到谢尔顿所在的大学授课几周。霍华德有机会和霍金合作,本想把谢耳朵引荐给他的偶像,没想到谢耳朵“嘴贱”,伤害了霍华德。于是,一场整人游戏开始了。为接近偶像,谢耳朵甘愿接受朋友们的恶搞。于是,穿着女仆装、拿着小掸子、露着小胸毛的“傲娇”造型横空出世,可谓经典。

霍金出场,谢耳朵面对大神晕倒在地,霍金淡定吐槽:“又一个晕倒粉”

  谢耳朵女仆装

  无论是出书、演讲,或者在影视作品客串,霍金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科普让年轻人对物理产生兴趣,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求知欲。

  这个无数青年的精神偶像,离开了躯体,奔向星辰宇宙,终获自由。

  谢谢你,霍金教授。

  再见,霍金教授。

  你属于宇宙和星辰。

  更多精彩,请到爱小盒上点播观看~

长按识别快享爱青岛5.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zz/50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