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宗教神灵科学一样的连接本质,不一样的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人的任务就是认识神。

——苏格拉底

从人类连接的角度看,宗教和科学是至今为止,连接广度、连接深度、连接稳固度最为突出的两种连接模式,是推进人类文明进化的最主要的两种力量。其根源也都是出于更好的生存与繁衍,为了人类的原一(回顾“原一”概念及人类三大定律)。

宗教是想象的、拟人化的连接,科学是理性的、可验证的连接。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我认为,宗教是人类在原始时期,面对无法理解、但具有强大支配力的自然规律,为了更好地生存与繁衍,在探寻自己与这个外部力量的关系、构建更适应这个外部环境生存的人与人相处的方式的过程中,想象建立出来的一种超自然、超人间的连接模式。通过宗教,建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群体、人与自身的一种秩序。宗教的核心思想,大都是对这个世界的产生、运行的规律的解释和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相处的规则。为什么要采取宗教和神的方式来解释世界,主要是因为认知水平、科学知识有限,只能靠想象、猜测和模拟人自身的形象、能力与品质。可以说,宗教是人类在认知水平很低的阶段,缺乏描述世界和社会秩序足够信息和语言体系情况下,建立的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类生存规范的理论系统,是依靠想象的、拟人的、超自然的解释系统。借助这个想象的系统,人类建立了自身与自然、与他人、与内心的一套连接规则,为信徒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社会稳定功能。

尼古拉斯-韦德在他的《信仰的本能:人类宗教进化史》一书中讲到,之所以会出现宗教信仰,可能是由于宗教信仰能够让人们更好地团结在一起。人是一种群居的物种。群居的好处是团结起来,可以抵御危险的敌人,也能够互相救济。人类群居导致部落的出现,为了加强连接、维持稳定、共同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基于非常有限的科学知识和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想象出一套宇宙万物产生和运行的图像,设计了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则,通过宗教形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团结、惩罚违规者。在警察和法律出现之前,人们不敢干坏事,主要是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和宗教组织的处罚。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有信仰的部落更容易胜出,他们就会留下更多的后代。

有不少人认为,宗教与科学总是对立的。宗教和科学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对世界进行解释的方式,在这一点上,二者是一致的。人类生存,内心总会充满恐惧,这种恐惧来源于对未知世界的无知和不安全感,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促使人类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知。就像一个提着一盏灯笼走在黑暗之中的人,只对眼前能够看得到的地方感到放心,而对黑暗充满不安全感。科学与宗教是人类前行路上的两盏灯笼。科学是人类已知领域上点亮的明灯,宗教则覆盖科学尚无法认识的范畴,是人类进化出的另外一种认识方法和结果。

从原始社会进化过来,人类基因形成了信仰的本能,对宗教依赖的本能。宗教和科学共同在真理和心理层面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少有宗教信仰的人,并不相信有一个具备实体人格的神仙、上帝在某个地方存在着。在中国,很多佛教高僧本质上也是一个无神论者,信仰的是智慧。纵观科学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坚定的宗教信仰者。有不少是我们熟知的名字,如物理学之父牛顿、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大天文学家哥白尼、近代力学之父和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诺贝尔奖创办人诺贝尔、现代实验科学创始人培根、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据统计,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信神者竟占93.27%。甚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学家全都是信上帝的!即便是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全球仍然大约有22亿基督徒、16亿穆斯林、10亿印度教徒,再加上佛教以及其他一些更小的宗教,全世界有宗教信仰的人口大约近80%。

科学通过质疑、批判、逻辑的或实验的方法验证,发现自然规律,将原本看似杂乱无章的各种事物、现象、性质,在人类认知框架中建立起关系、秩序,形成有序的连接。休谟将人类一切知识分为两类,人类的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观念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关系。”人类追寻真理、探索科学的过程,就是在人类认知上建立自然万物、各类事情和观念连接关系的过程,从而达到解释世界和找到最好的与世界相处、相连接的模式的目标。宗教的目的也是如此,二者的不同就是在于是基于信仰还是实证,是否可以质疑,是否可以被严格证实。

科学选择的是一条不断扩展、前进的道路,持续、扎实地拓展已知知识的边界。

科学向前发展,宗教往后退。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说,时至今日,很多新发现让我们认识到,进化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假说了。年教皇方济各也表示大爆炸理论与进化论与神创论不冲突。宗教最大的敌人,是反对宗教里提倡的那些生活方式的那些人,是否定宗教可以给人心灵慰藉的那些言论。近代以来,宗教信仰的神也增添了更多的无神论的色彩,更接近其作为认识自然规律的本质。

上帝、佛、神、真主……本质上是什么?

宗教的核心是神,包括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的佛、道教的神仙。虽然它们形式各异,但对各个宗教和都具有同样的作用和意义。

神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认识自然、探寻真理、了解自身初级阶段,想象形成的一个统合了自然、真理与人自身特征的化身和代言。佛教里的释迦摩尼,伊斯兰教的阿拉,以及各类宗教、神话、传说中的神,都具有这个特性。神制定的各种戒律,其实质是人对自然规律的原始认识的遵循。比如摩西十诫,本质上就是人如何遵循当时人们认识的自然规律、如何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

在古希腊人的眼中,他们是时时刻刻处于神的庇护下的,他们每天早上都要向神祷告。如要远航,他们就向海神波塞冬祷告。要出去旅行,就向旅行的庇护者赫尔墨斯神祷告。各个文明初期,对待神的态度基本一致,都是求得神的庇护和神的启示。在人类对大自然规律认识十分模糊的情况下,对自己无法掌控的命运深感无所适从,只得将那个冥冥之中掌握一切决定一切的自然规律具化为一个形象,让自己来膜拜和祈求。就人与上帝、与神达成的戒律、协议而言,是对有限认识的规律的遵循,是人类限定自身行为的自觉,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但外衣是虚幻的。

下面剖析一下关于神几种比较主流的说法,我们可以知道,宗教和神的思想也有其科学的成份,也是协调人与自然、与他人、与内心的有力连接工具。

为了易于表述,我统一用“上帝”代替各种宗教中的神。

上帝即自然。自然神论在西方社会影响深远。斯宾诺莎认为,“自然即上帝”,“上帝即自然”,上帝和整个宇宙是一个统一体,上帝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唯一的无限实体,上帝和大自然是同一回事。黑格尔曾指出,斯宾诺莎把自然当作现实的神,把神当成自然,于是神就不见了,只有自然被肯定了下来。也就是说,上帝其实就是人类所生活的大自然、整个宇宙在人们心中人格化的替身。

上帝即真理。佛是梵文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就是对宇宙万有真相觉悟达到圆满的人。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只是迷失了的佛,佛是圆满智慧觉悟的人,所以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爱因斯坦生前常常说,宇宙的法则和秩序则是通向上帝的唯一正途。霍金认为,“上帝就是自然规律”。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诺贝尔将获得者普朗克的宗教信仰很强烈,辞世前他说:“我一向是一个具有深层宗教气质的人,但我不相信一个具有人格的上帝,更谈不上相信一个基督教的上帝。”普朗克心目中的上帝即世界秩序,他将自然科学的世界秩序等同于宗教的上帝。但现实中的科学和人们的认知,远远不能认识和解释所有的智慧和真理,对宇宙的秩序和规律充满了未知和敬畏,人们将这种对控制自身生存的秩序和规律、特别是未知领域的秩序和规律的敬畏转化为对上帝和神的敬畏。

上帝是爱。这可能是信仰上帝的人最常说、最能接受的说法。《圣经》的主题可以爱来概括。约翰一书4:7中说:“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4:8中说:“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这个理念的形成来源于人们对于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的规律的感受。爱是一种感受,给人以安全感、幸福感。爱是一种期待,人人都渴望被爱。爱也是一种遵循,只有爱才能够与人和谐相处,是对社会真理的认识,人人要付出爱才能得到爱。所以爱既是一种情感,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智慧。既是个人的智慧,也是社会的智慧。中国儒家通过“仁”和“善”的概念,认识和推广这种智慧。佛教以智慧的名义,要求善待众生。西方文明通过上帝这一形象,简单、形象地揭示了这一最高智慧。

上帝就是人自身。佛说,众人皆佛。星云大师讲:学佛修行,要紧的是认识自己的“自性佛”。南怀瑾讲:拜佛就是拜你自己。《圣经》也说,上帝就住在每个人心中。所以,上帝等神就是人本身,人所希望的超能力的自己,本身善的部分。很多宗教人士亲身经历过的一些“神启”,我想就是自我启发或灵感的迸发。这里我特别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与神对话》的作者,年出生于美国的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经历。他曾是电台导播,报纸主编,公共信息官员,并创办公关公司。大火毁去他全部财产,婚姻失败,车祸几乎殒命。年过四十,风餐露宿,捡易拉罐维生。年,在他人生最低潮期,一天给神写了一封愤怒的信,没想到竟得到了回答。用他自己所说,写完这封信,有一个声音从内心开始对他讲话,他的手不自主开始写,于是产生了《与神对话》。这本书曾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两年半之久。目前,世界各地仍有不少专门的组织推介他的思想。依照我的理解,其实他就是与自己心中的那个至善的自己在对话。上帝就是人性善恶中善的那部分,与王阳明从内心寻求“良知”异曲同工。人心中的善的自己,来源于百万年进化过程中的人类记忆,记录在影响人类行为模式的基因当中。每个人虽都不同,但每个人的基因都是从整个人类历史的进化过来的,都是个体原一、群体原一和合作至善这些进化规律教化的结果。善恶并存,人类进化出来上帝的概念,就是要让人认识自身,引出自身善的记忆。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的神谕——“认识你自己”,现代人常常提及的“成为你自己”,都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上帝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对自然、对真理、对人自身进行揭示不充分的一种想像,是一个人格化的替身,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的一种变幻形式。

信仰上帝,也就是人类对自然、对真理,以及对爱的渴求的一种寄托和转化。

所以,苏格拉底说:人的任务就是认识神。

这个世界未知领域还如此广阔,我们愈是知道越多,问题也就越多。同时,科技、文化发展如此之快,而且越来越快,我们的本能、感情、心灵的进化却如此之慢,无法跟上环境的变化,纠结、冲突可能越来越多。宗教和神仍然是人类进化机制中众多选择的一个。即使人们知道,神只是这个复杂宇宙(包括人类自身,以及复杂的心灵)在我们思想中的投影的化身,但我们仍然需要这样一个简单化的形象,来抚慰自己的不安、安放自己的灵魂。

随着人类科学知识的边界不断拓展,对上帝、对神的认识和态度也在进化,但深深扎根于人类基因中对信仰的需求仍然发挥着作用。因为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认识仍然有限,大自然奇妙、和谐、几近完美的秩序,加上人生诸多的不幸和痛苦,基于原一的驱动,仍然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和需要去膜拜神灵、信仰宗教。

从巫术、迷信作用看宗教信仰。

宗教源于信仰,不允许质疑,而科学鼓励质疑,或者说质疑精神就是科学精神。有一种说法是“科学也是一种信仰”,信仰可质疑、经过证实的规律。人们可以利用这些“确实”的规律,达到认识、改造、控制和实现自身需求的目的。宗教也是这个目的,只是走了另外一条路而已,出发点仍然是原一,包括个体的原一和群体的原一。知道了这点,我们就可以重新理解很多东西。

比如巫术和迷信。我们通常认为,巫术是一种骗人的把戏,是迷信。与霍金合著了《时间简史》和《大设计》的物理学家伦纳德-蒙洛迪诺,在他的著作《思维简史》中说,巫术其实不是伪科学,而是“前科学”。从某个角度上讲,巫术和科学一样,都是在试图明确一些规律,建立因果关系,通过遵循这些规律建立一种生活、生存的秩序。尽管巫术不靠谱,但它和科学一样,都体现了人对环境进行认识、利用的愿望,建立人与外部世界的一种连接秩序。包括迷信,我们不能迷信,但也要理解,迷信是过去人们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根据经验和非科学的解释的一套对原一有用的做法。

在我国历史文化学者栾保群著作《扪虱谈鬼录》中指出,鬼故事大多有现实功能和说教劝谕作用。例如,古人对淹死鬼、吊死鬼必须拉替代的说法,其实是为了警告人们远离危险、不要轻易自杀。中国的阴间的种种说法,对死后世界的种种传说,很多是对人们的一种恐吓和劝诫,劝人们要做善事、做好人,目的也是为了维系现实中的家庭待续和社会秩序。

再比如,我的家乡结婚有一种习俗,要在迎亲的路上,至少门口的井盖上上贴上喜字,理由是防止阴气、污秽之物沾染了新人。我想过去真正的目的是防止迎亲的车马陷入,给喜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很多现在看来迷信的说法,往往是过去为祈求什么或规避什么采取的一些措施,之所以有人会信,是因为有时确实是管用的,但它的解释却是一种神性化、超自然、非科学的形式。在那个人人都信神灵的时代,这种解释更有效果。

科学在人类已知领域宣示主权,宗教指引人类如何面对未知世界。

再转回到宗教与科学。二者分别以各自的方式,建立起人与自然的连接,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把人类汇集到宗教信仰和科学理性两面大旗之下,浩浩荡荡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存与繁衍的、更真更善更美的前景进发。科学以真为本,更接近自然与人的本来面貌;宗教以善为根,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爱因斯坦说,“没有科学的宗教是跛子,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科学依靠理性精神和硬核方法引领人类不断拓展已知世界的疆域,宗教通过想象与信仰使人类在面对未知世界时找到安抚。二者是实现原一的两个轮子,一并体现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对智慧的领悟。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宗教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麻醉作用,而且宗教历史上还有那么多丑陋的罪恶。宗教毕竟不是对自然真实的解释,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石上。宗教长期作为建立连接、维持秩序的一种工具,统治者和教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本群体的原一,实施了不少有害于其他群体和个体的恶行,比如压制人性,打压科学发展,烧死布鲁诺,发起十字军东征,发售“赎罪券”。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罪恶。教会由人组成,信徒也都是人,膨胀无度的个人欲望总是带来无尽的灾难。所以,各个宗教也都宣扬要节制个人欲望,这是平衡个体原一、促进群体原一的必然。所有这些罪恶,并不能将宗教对人类进化带来的功效、给人类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对人的心灵带来的安慰一笔抹去,也不能否认宗教思想的善的内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zz/72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