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中国00后对话霍金之女我想在平行宇宙带回


卡介苗bcg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9410.html

1月20日,首届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在深圳举行。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腾讯公司主办,是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科普盛会,也是“腾讯青少年科普计划”系列活动的首站。

会上,腾讯联合顶尖科学杂志Science发布全球首个青少年科学看点榜单,并推出系列科学看点短视频,邀请露西·霍金、大卫·依格曼、李淼、查尔斯·采斯勒、蒂姆·厄班等全球顶尖科学家、科普学者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解读榜单中火星液态水、人类起源、记忆操控等前沿科学领域的奥秘。

科学家霍金在生前有这样一段话,我不认为我们能够继续在地球上存在年,除非逃离这颗脆弱的星球。我们要仰望星辰,而不是始终盯着自己的脚。

每一个人年少时满脑子都是问号。他们脑中总是想着那些稀奇古怪的话题,诸如恐龙能不能复活?外星人到底存不存在?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星际穿越?

这些问题总能问住家长,最后只能不得不用一句“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这样的说辞来搪塞。也难怪,所有人年少时的第一个梦想都是成为科学家。因为成为科学家,意味着这些问号都可以迎刃而解。

现在80后、90后长大了,这些问题大家真的知道答案了么?并没有。

不过,00后们不一样。在1月20日的首届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上,腾讯从全世界找来了一大批顶尖科学家、科普学者来回答中国新一代00后问号少年们的各种难题。

这次参加活动的中国的问号少年基本都是00后,他们在科学小会上提了大量高质量问题。我们可以从中挑选七个问题,看看现在的中学生的思考方式、思维深度有多恐怖。

1、我们可以和人工智能结婚吗?能不能像养小孩一样养人工智能的小孩?

2、一个人的脑力百分之百的释放以后,这个人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3、人工智能会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是不是可能会出现我们不想看到的后果?

4、大脑中植入芯片的想法,我想问有没有可能,到底要等多长时间?

5、你觉得纳米科技的筛查怎么样帮助治疗的拖延症?

6、AI有没有可能变成国家政治工具,人们的隐私性、独立性如何确保?

7、到底是正确的哲学价值观引领科学还是科学引领正确的哲学价值观?

我们可以从这次提问中抽象出这批优秀00后新世代的面孔和画像。

他们从小就受到了宇宙科学和人工智能这些新事物的影响。对前沿科学、前沿技术有着清晰了解。和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不同,00后是人工智能的原住民。

他们有着优渥成长空间,知识面宽广,从小生活在互联网内容大爆炸的环境中,对《三体》、《西部世界》这些烧脑书籍、烧脑美剧接受度高。

他们脑洞大、想象力丰富,他们希望用技术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比如你我都有的“拖延症”。这个问题提出时,大人们恐怕都是哄堂大笑——因为的的确确这是大家身上都存在的问题,却从未想过如何用技术解决。

他们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论信奉者,不像80后90后盲目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且具备强烈的哲学思考和人文主义情怀——这是和80后、90后区别最大的地方。

这些提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批更独立、更理智、更具有开放心态的新世代年轻人。

80后、90后在面对“权威”时往往是沉默的。他们更多是默默倾听权威的灌输,不敢提出反对意见,更难谈和“权威”进行情感对话。

电影《狗十三》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和电影《狗十三》中那位女孩心目中总是有一个不敢触犯的绝对权威不同,00后在面对学术权威、业界大佬时也丝毫不犯怵,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独立的看法。

他们在科学小会上和霍金之女的平等对话、观点碰撞、情感交互就很值得我们深思。

很多人中国人不曾知晓的是,霍金的女儿是一位著名的少年科普作家。她在这次科学小会上与中国的问号少年们展开了一系列脑洞大开的对话。

一位中学生问到,我们多久可以再次利用虫洞让我们的文明得到第二次蓬勃发展?

露西·霍金回答称,这样也许可以找到穿梭时空的捷径去另外一个宇宙……也许我们可以去到宇宙的各种各样的地方……不管怎么样,在我们研究这个领域的过程中,一定要从现在做到,比如从我做起、垃圾回收、节约水资源、节约现有资源。

科学家面对面——露西.霍金回答中国青少年提问

另一位少年则是问到,如何对人们习以为常的问题保持一颗好奇心?

露西·霍金回答说,好奇是活着的一部分,是作为人的一部分,是存在的快乐,我希望大家继续问问题,继续问为什么事情是这样的,并且为自己找答案,去想一想未来想成为什么样子的。

最感人的一段对话来自于宇宙和亲情之间的探索。露西·霍金问到一位少年,你觉得我们从另外一个宇宙中应该带什么回来?

少年回答说,最希望的是把已经逝去的曾祖父带回来,因为在他在生的时候就没有好好照顾他。少年的这个回答也触及到了露西·霍金最柔软的部分。因为父亲史蒂芬·霍金去世前,她也曾问过父亲类似的问题——我们还能不能见面?

不过史蒂芬·霍金的回答是,不能,但他的作品还会在世影响世人,基因也会一直活在女儿的身上。露西·霍金进一步劝慰少年:

对你来说你的曾祖父虽然去世,但是你的曾祖父还是活着的,他活在你的血液当中,他带给你的影响也在继续存在着。这是他带给你的东西。

虽然露西·霍金多数时候并没有直接给问号少年们确切答案,但能看到她对少年们特有的引导方式。

她更多是在启发脑洞少年们的思维,让他们学会用开放式的、富有想象力的思考方式去面对宇宙问题,这也正如她所说的,她从父亲那里得到最好的东西是“好奇心”。

她还鼓励孩子们直面当下的实际问题,不管是不是未来人类能够找到另一个平行宇宙,都要从当下做起,去保护现在这个地球,关爱自己身边的人。

作为一名科普作家,她更展现出了人文主义关怀,坚信技术要为人服务,在认知技术的同时,还保有更多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当下00后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

00后们的大开脑洞、大胆发言更多展开了包容开放心态。

科学家面对面——蒂姆.厄班回答中国青少年提问

科学家面对面——大卫.依格曼和查尔斯.采斯勒回答中国青少年提问

00后这种心态和中国互联网环境有很大关系。00后从小就被放置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之中。

在年5月,腾讯发布了《00后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收集了超1.5万份调查问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大数据与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最后数据显示,有60%的00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内容以激发和朋友的互动,有50%的00后则是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内容展现自己精通某些领域。61%的00后甚至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ly/61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