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每一次相逢都是奇遇,每一个拥抱都是馈赠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zykyhs.com/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篇文章

再听听这首歌吧!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永恒是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

今天,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巨人,永恒地离开了。

自爱因斯坦之后,整个科学界没有人能比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WilliamHawking)在大众层面更具知名度。在那段烂俗的笑话背后,霍金写的《时间简史》累计在全球销售超过万册,即便毫不了解出版界的人,都会承认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来没有一本物理学著作可以获得如此的销量,以前没有,以后,恐怕也不会有。

当然,在我看来,霍金带给这个世界的意义,霍金这个名字带给普通人的震撼,更多是超脱于物理学之外的。

毕竟,即使科学进步一直在引领大众生活和思想的变迁,但枯燥和晦涩的科学研究距离大众仍过于遥远。

霍金生前特别喜欢《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话:

“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我仍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王。”

这何尝不是霍金自身的真实写照,自21岁患渐冻症瘫痪之后,霍金在轮椅上枯坐了整整55年。

(年轻时的霍金)

霍金的象征意义和这个名字带给我们的震撼,就在于此:

霍金展示了一个凡人陷入命运悲剧的窠臼中,如何不甘心,如何凭借自我对生活的热望和对探索的好奇,挣扎着寻找意义,发现奇迹,并寻觅乐趣的可能性。

他这一生,本该是一个悲剧的故事,但是霍金却为生命这本悲剧之书,在每一页都画上了一幅笑脸作为注脚。

霍金说:身体上残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残障。

他是这句话最好的代言人。他带给公众的情感共鸣就在于——霍金描绘了人类面对不幸,个体面对命运的碾压,依然努力伸展自我,张扬姿态放飞思想的一幅壮丽画卷。

从这个意义上,霍金是作为一名物理学家被人铭记,也是作为一名命运围城中的角斗士,被更多人铭记。

(二)

宇宙的边缘是什么?

时间的终点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曾在生命中某个孤独的日子,思考过这些问题。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如今早已不再关心这些宏大到“虚无”的问题,只对赚钱有兴趣。

还记得那些震撼人心的星球对比图吗?

在这些超大星球面前,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的光明之母,太阳,只是一个像素的存在。

那是超越人类想象极限的宏大浩渺,那是超越人类想象极限的异域诡秘。

你瞧,在宇宙面前,我们不是孩子,我们甚至连虫子都不是,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大抵上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一无所知。

将物理的维度放大到整个宇宙,将时间的跨度延长至百万年。

整个人类的存在都只是浩瀚宇宙中微乎其微的一粒尘埃,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抹时间长河上蒸腾的水汽而已。我们,和我们出生于此,并终将于此地死去的地球一样,都太过于渺小、微弱和短暂,短暂的毫无存在感。

这真令人绝望啊,这怎么不令人感到窒息呢?

可,恰恰是这种令人窒息的庸常,方才显现探索与发现的可贵。

人类这个群体,正因为有热衷于探索之人,才显得有些生机,才显得不是那么令人感到绝望。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没有人可以给你答案,没有人的答案适合你。好在,它至少是公平的,在永恒的死亡来临前,它留给每个人的作业,只能由你自己去寻觅和解答。

“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

我很喜欢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的这句话,这句话,当然也适合今天再一次读出来,以及纪念和哀悼霍金。

让我们再一次,再一次朗诵这段贴在霍金办公室墙上的话,我相信,这段话陪伴霍金度过了太过漫长且孤独的研究岁月。

不管在什么时候

我们都不能忘记头顶的星空

要永葆好奇

永远前进

(三)

我仰望霍金,正如仰望许多和他一样“向死而生”之人。

想必你早已经在刷屏的朋友圈悼文中,看到过霍金下面的这段话:

“如果生命不够有趣,就如同悲剧。我对于生命的期待在21岁的时候就已经归零。从那以后,生命中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命运的馈赠。”

(霍金体验失重)

(霍金60岁生日在热气球中度过)

人们总是说,相逢太短暂,离别太痛苦。人们总是说,人间没有不散的宴席,世间没有隽永的爱情。人们总是说:

青春真短暂啊!

欢乐真短暂啊!

路途真坎坷啊!

生活真悲苦啊!

但又有几个人想过,这何尝不是人类的贪得无厌?你有青春,有欢乐,在路上,还活着,何尝不是世界对你的馈赠呢?

有人觉得“聚一次,少一次,活一年,少一年”,也有人觉得“聚一次,多一次,活一年,赚一年”。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并最终将人引导至不同的彼岸。

希望你到达时,依然对诸如生活、生命以及宇宙这种虚无缥缈又切切实实的事物,心存热望,保持好奇。

霍金已经抵达了他眺望的未知,而我们还在苦苦求索,艰难跋涉。

人生匆匆,白驹过隙,《三体》有言,唯有死亡永恒。希望你在这残酷的宇宙中,也能收获澄净的喜悦,伴随发现的渴望。

向死而生,大抵上只是一句在中文互联网上用烂了的词,可惜,太多人误解了这个词,以为这个词总是和悲剧联系在一起。

其实,对于真正理解这四个字的人而言,它分明带有某种喜悦和超脱。

唯有向死而生,生命才将呈现前所未有的绚烂,生命才将展现它前所未有的慷慨。只因为,对你而言,人生已无可失去之物,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对你而言:

每一次相逢都是奇遇,每一个拥抱都是馈赠。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我的第一本书!您可长按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wh/102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