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史蒂芬middot霍金和他的宇宙


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他曾说:

“如果宇宙不是你所爱的人的家,那宇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霍金出生于年1月8日,

那天正是伽利略年忌日。

而霍金去世的3月14日,

又恰巧是爱因斯坦的生日。

这肯定只是巧合

但科学薪火相传

少年霍金:人送绰号“爱因斯坦”

霍金父亲是牛津大学的专家、母亲是牛津研究哲学政治的,可以看到霍金就出生在学术家庭。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霍金早年的时候学习成绩也不是太好。

十几岁的时候,霍金的成绩从未居于班里的前列,作业不整洁,老师对他的书写感到绝望。但有意思的是,大家给他起的绰号居然是“爱因斯坦”。有个惊人的巧合是,这位伟大科学家逝世的这一天,也正好是爱因斯坦的诞辰。

尽管霍金认为学校里物理是枯燥的学科,化学有趣得多。“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给了我们理解我们从何而来和我们为何在此的希望。”据说霍金特别喜欢设计复杂的玩具。他曾经用一堆垃圾东西组装一台简单的电脑。

年,刚刚进入牛津这座著名学府不久,霍金就有些失望,因为他觉得课堂上教学的内容,有些过于简单了……

伯曼教授就曾说过,霍金是他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他还说:大学物理课程对霍金来说,根本不算一回事。

天才的霍金觉得牛津不过如此,又想去剑桥大学念博士,然后,在年的秋天,他就真的进入了剑桥大学念博士,继续深造的他,选择的专业是宇宙学。

21岁发病,医生说最多再活2年

年1月,刚过完21岁生日不久,医院接受了一系列的检查。他患的是非常罕见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也叫运动神经症(ALS)。俗称,叫做“渐冻症“。

当时,医生估计霍金只能活两年半的时间。这种病由于肌肉萎缩引起运动功能减退,可能导致瘫痪,并且患者说话会日益困难,最终丧失语言能力。

霍金的言语功能逐年退步,到了70年代后期,只剩下他的家人或密友能够听得懂他的话。为了与其他人通话,他必须依赖翻译。

确诊后的霍金认识到自己“反正都要死,不妨做一些好事”。即便从此瘫痪了,只能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但霍金硬是挺过来了,还收获了爱情与婚姻,并一直活到了76岁。

用三只手指控制计算机

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有一阵子靠的是眼神与人交流,需要人协助其拼出词汇,但这种交流十分困难。

后来,依靠加利福尼亚电脑专家瓦特·沃尔托兹的编程,霍金使用三只手指选择屏幕上的词汇。剑桥调节通讯公司的大卫·梅森把一台很小的电脑及语言合成器进行改良后装在霍金的轮椅上,方便霍金“说话”。

年开始,英特尔为霍金提供辅助说话系统。并且每两年为霍金更换一次电脑,提供支持服务。

靠面部肌肉抽动、眼球指示计算机合成声音

自年起霍金连手指也不能动弹,无法再用手控制计算机,只能通过眼睛与人沟通。英特尔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眼动追踪、联想输入和语音合成器播放辅助霍金和外界沟通。

霍金的眼镜上,约距右颊一英寸,安装了负责侦测肌肉活动的红外线发射器及侦测器,抽动脸部肌肉将信息传达给电脑。以眼球控制红外线感应器,选定荧幕上的英文字母,造句完毕后传至合成器发声。据媒体报道,霍金每分钟只讲5-6个单词。

随后英特尔对软件进行了升级,减少打字所需动作,融入预测性输入技术。该系统最大的一项改进是引入“上下文输入预测”功能。输入系统采集和分析了大量霍金过去发表的文章和个人回复,并建立了一个独有的数据模型,从而精准地分析和预判霍金当下最有可能的输入选择。

下期继续:斯蒂芬?霍金的语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wh/105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