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图像?“量子隐身衣”已经问世?西瓜天不腐烂是因为喷了防腐剂?这两天,由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和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年发起的科学流言榜公布了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
小编发现,年这10大科学流言都曾在网络上流传一时,有一些更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打着科学的名义忽悠人的“流言”。
1.左右脑年龄测试风靡朋友圈,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图像?
流言
“左右脑年龄测试”风靡朋友圈,因为左脑负责语言等抽象思维、右脑负责图像等形象思维,根据测试可以得出左右脑的“年龄”。
真相
“左右脑年龄测试”流行于网络,但不久就因诱导分享被封。而且,有程序员研究了左右脑测试的后台代码,发现结果是随机的。更有人在输入相同的答案测试多次,发现每次的结果都不相同。
至今许多人对左右脑功能都有误解。人的大脑功能测试很复杂,并不像称一个物体的重量那么简单。它需要对人脑进行全面的测试,比如脑的结构、生理功能和诸多心理功能,包括阅读能力、记忆能力、直觉思维、推论能力等等。因此,绝不可能通过几个问题的回答,就可以测出结果。
2.人类谋划再次登月,但霍金曾警告“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流言
年是人类最后一次登月45周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重返月球。而中国嫦娥四号也将于今年实现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但此前6月,一条“震惊世人”的“新闻消息”称,霍金警告人类不要再登月了,因为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真相
这篇“霍金系列”新闻文章,经过微博账号“BBC全球探秘资讯”转发后,阴差阳错地被冠上了“BBC”的前缀——于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新闻开始在且仅在中文网络圈大规模传播。
霍金的确发表过对月球开发探索的看法,但他并没有说过“人类不要登月”,更没提过“月球背面有外星人”之类的荒唐言论。
3.引力波新闻刷屏,需要穿“防引力波辐射服”进行特殊防护?
流言
自从引力波被发现以来,网上许多商户迅速推出了“全球首发!由高科技纤维制成的防引力波辐射吊带背心,专为孕妇打造……”“珍藏限量版,高科技银纤维背心,能防引力波重力波……”等“防引力波辐射服”。
真相
在引力波被发现的报道广泛传播之后,网上出现了众多的引力波产品,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于防引力波辐射的,因为大家只要看到“辐射”这两个字就会“恐慌”。但引力波作为一种携带能量的时空波动,一直存在于宇宙中,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根本谈不上什么需要加紧防护。
4.热传视频拿“塑料”做文章,紫菜粉丝大米都是塑料做的?
流言
年2月至5月,一系列热传视频将食品与塑料联系在了一起:“半透明”“嚼不烂”,还有一股“腥臭味”的紫菜、能够点燃的粉丝、手感更黏的大米都是“塑料”制成的。
真相
单层的紫菜本身就是半透明的,腥臭味也是海产品固有的味道,而嚼不烂有可能是因为紫菜太“老”了——紫菜一般在每年的白露节气开始播苗,管理到位的话,每年可以采收四五茬,其中头水(也就是第一茬)紫菜质量最好,口感最佳,最后一水的紫菜品质最差,口感更韧。
通过泡发和火烧两种方式可以轻易分辨是真紫菜还是塑料袋。真紫菜吸水后会胀大,塑料袋则不会。真紫菜点燃后无味或有淡淡咸味,塑料袋则有刺鼻化学气味。
为验证“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在实验室对45个紫菜样品和3个塑料薄膜样品进行了鉴别。通过结果分析显示,从外观看,紫菜和塑料袋断面微观形貌具有明显差异。紫菜的断面结构复杂,两侧分别有两层薄膜,中间夹着排列整齐的一个个紫菜细胞,而塑料袋的断面结构致密,只有剪切时留下的撕裂痕迹,没有复杂的多级结构。
至于“塑料大米”的传言,网传视频根本不是在制造“塑料大米”,而是塑料行业中一个最基本的塑料造粒过程。视频中所用的设备在塑料行业很常见,应该就是一台塑料造粒机。工厂把回收来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而之所以要做成颗粒状,是为了便于进行储存、运输。
即使通过常识去判断,塑料其实比米贵很多,完全没必要冒着犯法的风险伪造“塑料大米”。
5.西安女子被狗咬伤注射疫苗后仍死亡,狂犬病疫苗无用?
流言
西安市龙女士6月20日被狗咬伤腿部、虽然及时注射了四针狂犬病疫苗,但20多天后仍然病发死亡。“狂犬病疫苗无用”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真相
狂犬病是由于感染狂犬病病毒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发病后几乎%死亡,令人谈之变色。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除南极洲以外的地区均存在狂犬病,全球每年超过人死于狂犬病,95%以上的人类死亡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狂犬病虽然可怕,但可防可控;及时启动暴露后处置,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注射是避免狂犬病的最有效手段。
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版)》中对暴露后处置规范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南明确指出:对于II级和III级暴露,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对判定为III级暴露者,还应按照相关规定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6.癌症筛查获重大突破,一滴血就能“测癌”?
流言
一篇题为《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文章火遍网络,文中提到年10月的一则“旧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
真相
当标题被误读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北京白癜风治好多少钱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wh/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