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热映的科幻片《独立日:卷土重来》中,有男主角利用QQ和女朋友实现地月通话的情节。用QQ就能地月通话,这真的能实现吗?
知乎上一位身份认证为“前通信工程从业者”的电影迷“宋兵乙”就通过调侃逗趣的方式,为我们论证了:从月球到地球用QQ视频现在是可行的。
以下为知乎原文。
开题之前先扯两句情怀,想当年看独立日的时候,用的是宿舍电脑,租的的是两块钱一张的vcd,边吃西瓜,边吹风扇啊,间隔上还有几次马赛克。说真的当时是冲着杰夫·高布伦去的,结果发现威尔·史密斯这小伙子演的也不错,有前途。快看到最后的时候还冒出了一个想法:这片子应该拿去评米版五个一工程!嗯,严重偏题了....
====================我是分割线====================
知道有些同学没耐心,我这里直接给出结论:从月球到地球用QQ视频不但未来是可行,现在也是可行的。接下来我详细的科普一下,如果有通信专业或者从事微波通信甚至卫星通信的同学路过,请轻砸,毕竟这是我的第一篇科普文。
我们都知道,现在大家用的手机是通过基站打电话的,而基站一般是通过光纤连接到移动公司交换机的,也有一些偏远地区或者走光纤比较困难的地方是通过微波连接的,没走神的同学应该意识到了,我们就从这个微波开始讲起。
微波通信我们在生活中其实也挺常见的,不光是中国铁塔上面的那些小锅,以前在户外时不时的就能看见一些大锅(现在因为光纤的普及,大锅有些少了),这些大锅就是靠微波中转电视、电话、电报、传真、文字、图片等等你能想象到的任何长途通信内容。
我们这里以手机通信为例说说怎么通过微波实现上网的,说到上网,大家都很清楚,计算机世界玩的就是0和1,从你打开手机浏览器那一刻起,你的所有网络请求都会被转换成0和1,然后通过手机天线传输到铁塔公司的基站。
假设你正在三亚的某个海岛上晒日光浴,得意之间想要跟朋友分享一下通过两条大腿看到的美女,这时候QQ就用上了,你的视频通过手机连到基站,基站通过微波连到大陆的基站,大陆的基站再通过光纤连到移动公司,再通过微波或者光纤再到基站,然后到你那个正宅在家里跟苍老师进行高层次沟通的好基友手机上,“你妹!”这就是整个QQ视频的通信过程,你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使用QQ或者任何其它的工具进行通信,都绕不开这个过程。
基本上就是这张图描述的样子,来自百度。
有找事的同学说了,我在家用的是猫,用的是光纤!你丫就算是用脑波跟苍老师视频,也得经过这个过程,因为我们现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大多数都是通过TCP或者UDP协议来完成的(至于少数派协议是那些,能干什么,请百度,请相信我,不会死的),这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标准,任何要在互联网上跑的软件都得使用这两个协议,以前用的56k猫,现在的ADSL和光猫还有手机上网都要使用这两个协议,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些能让我们上网的设备都需要猫,这些设备虽然不一样,用的猫也不一样,但是这些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信号进行转换,让你看到好基友的苍老师,也能让好基友看到你大腿间的美女,让两个美女通过电波传输到异地需要靠无数的软硬件工程师设计和管理不同的信号转换设备才能完成。
之所以扯那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两个地方有网络,也不管这两个网络之间是通过微波还是光纤连接,甚至是其它一些手段,这些信号就能通过相应的猫实现网络通信,也就能使用QQ进行视频。又有人说了,你说的是地球上的事情,跟题主问的无关,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太空里的事情,同时说说现在技术界都在干嘛。
其实人类很早就能跟月球通信了,举个栗子,年米国就直播了阿姆斯特朗登月,虽然有人会说是延迟了几分钟,但是这个延迟不代表不能。当然我也没说在我党的领导下,在麻花疼的折腾下无线电波传输速度变快了,给大家看个图,这个图是我从工作中顺便截图来的,就是顺便显摆一下的意思。
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是38.4万公里,一束电磁波从月球传输到地球大概需要1.28秒(嗯,这两句我百度的)。一般的设备处理能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假设这个电磁波从月球传输回地球有1.5秒的延迟,我的天哪!1.5秒,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你用联通,你基友用小区宽带造成的延时,虽然会有点卡,但是能用,你还是能跟基友家里的苍老师互动一下的,我估计好多人应该有过这个体验的。
肯定有人说电磁波干扰太大,不稳定,带宽窄,延时更长,那我就说说现在人类搞的几件事,年,NASA搞了一个实验,通过激光跟月球进行通信,达到了Mbps的速度,说实话,我一开始也不相信,但是这是事实啊!另外同年意大利人也搞了一个实验,可以通过量子实现太空通信,而且效率相当高(速度多高百度不知道),现在你相信了吧,虽然不知道电影里面那个巨大的发射塔用的是什么技术,但是1.5秒的延时是可以实现的,也就是说,麻花疼在花钱贴片前是经过调研的,人家不傻。至于国内通信界在研究什么,我现在真不知道了,已经脱离圈子好多年,我也希望中国的登月计划能用到中国的量子通信。
调皮的同学可能还会说,哥们,我们要实时视频!其实说到实时,是没有人或者技术能实现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实时只是相对于人的感知而言的。跟地面通信相比,地月通信最大的障碍是地月距离,这个38.4万公里造成了任何手段都会有延时,而且延时绝对不会低于1.28秒,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想实现接近于地面通信的效果,就只能靠你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打一个虫洞了。
====================预告:以下内容过于枯燥,但是看了会受益无穷,以后能分分钟看懂各类科幻大片的梗====================
说到虫洞,大家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一些,现在很多科幻剧里面都有虫洞的身影,例如近两年最火的《星际穿越》,主人公通过黑洞能够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出来的时候还跟进去的时候一样的年轻。等一下,怎么又出现了黑洞?其实是这样子的,虫洞的入口就叫做黑洞,黑洞是通过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计算出来的,其实就是在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时候的方程极值,欲知此方程如何分解,下文不说,你得自己去学微分方程和广义相对论了。
这个方程看起来挺简单,但是解起来挺费劲,就连我这样的物理学天才都不容易精确的计算出来(实际上我的物理学家梦在解完伯努利方程后就戛然而止了),黑洞在这个极值情况下,出现的物理学特征就是时空弯曲,引力巨大,速度无穷大,连光线路过会被掰弯,进去了就出不来。黑洞这简直是秒杀一切的存在,它可以吸收任何物体,通过黑洞进入虫洞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知道,但是计算认为虫洞里面时间是静止的,这也是星际穿越的主人公在逃出虫洞的时候为什么会跟以前一样年轻。虫洞的出口也有名字,叫做白洞,如果你看懂了引力场方程就会知道,白洞的密度无限小,它吸引不了任何物质,虫洞里面的任何物质包括光、引力都会往外跑。说到这里同学们千万不要以为你能从黑洞出去就能从白洞出来,你还有可能找不到出口的,没有人知道你进去的黑洞是跟哪个白洞连接的,万一你遇到的都是黑洞,当然了你是不可能从黑洞出来的。
虫洞实在是太诱人了,他满足了人类对未来的一切幻想,剑桥大学霍金教授就是专门研究黑洞的形成,他的粉丝和朋友加州理工大学谢尔顿·库珀博士主攻弦论,通俗的说来就是万事万物都是由一系列的能量弦线组成,虫洞属于十维空间,谢尔顿博士为虫洞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未来虫洞理论的突破在我看来就要仰仗他了。
看完虫洞的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要在地月之间打一个虫洞实在太危险了,搞不好能把地球和月球吸进去,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支撑。实际上人类已经开始着手制造黑洞了,美国人、欧洲人、中国人都已经搞出了人工黑洞,人工黑洞虽然持续时间短暂、能量很小,但是科学家们认为总有一天会制造出来一个稳定的能够装在口袋里的黑洞(这话不是我说的,源头去找Nature)。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觉得大家可以搞一个QQ请愿,强烈建议麻花疼通过二级市场增发收购中国黑洞,为早日实现星际实时通信做出贡献。
====================我是分割线====================
作为一个老科幻迷,我相信好多人在看完我的回答后会产生一个想法,自己也能写科幻大作了,是的,反正都是跟虫洞相关的,就看谁的胆子大,想象力丰富了,其实这些年科幻有些停滞了,三十年如一日的讲穿越虫洞的新世界和情感,包括《星际穿越》也是一样的老套路,不过是动画特效做的很不错。我给大家提一个新方向:引力波。为什么?因为两个黑洞碰一下就会发出引力波,它刚刚被发现,出身文科的科幻作家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呢,理工科的同学在这个方向上有先天优势。
上道的同学如果想试水科幻片可以研究下动作捕捉设备,还没看明白但是懂英语的同学可以看看纪录片《ThroughtheWormholewithMorganFreeman》,该片语言诙谐、形象生动,是你了解虫洞的不二佳作。没看明白也不懂英语的同学该干啥干啥去吧,你就算想混科幻界最多也就是穿越虫洞回到过去、拯救初恋、牵手一生的老套路。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公益活动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wh/1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