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3日
11点50分:看到某快讯“霍金去世享年76岁”
12点14分:得知朋友圈开始刷屏了
12点30分:App纷纷推送消息,提醒全球网民该发朋友圈了
12点45分:各类大号开始回顾一生,再见霍金了
13点00分:伽利略去世1月8日,霍金出生1月8日,爱因斯坦出生3月14日,霍金去世3月14日
13点10分:《时间简史》读后感满天飞
13点30分:霍金采访视频涌出,霍金从轮椅到了宇宙
14点:原来霍金有微博,还回答了王俊凯的优秀提问
......
22点:基本忘记霍金、伽利略、爱因斯坦等人
3月14日:白色情人节该怎么穿(怎么过)/教你如何脱单
3月15日:不得不知的品牌大事/打假成绩单
3月20日:国际幸福日,获得幸福的XX个关键
3月21日:大数据告诉你为什么睡不好
3月24日:灯泡海报刷屏,告知要停电1小时
......
4月1日:一岁一枯荣,不是你的祭日,而是你复活的15周年
......
大家都好优秀,我们真的拼不过各位同行追热点的速度,数学不好,知识面太窄,读书又太少,但还好我们相信科学,接受自己的渺小和无知。
3月14日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今天周三,耶,后天就周五”了。
霍金不是无神论者吗,什么跑去给上帝上物理课?
克服残疾就能当物理学家?到底克服残疾重要还是成为物理学家比较重要?
为什么霍金没死,而是掉进黑洞了?没有人形的粒子算是活着吗?
以上疑问,还请同行多包容,毕竟本人至今没有完整看完《时间简史》。
在全世界人都在纪念这个男人的时候,我悄悄地回顾了下我前男友们的朋友圈。除了书本以外,我对这个轮椅上的可爱男人萌生兴趣全靠男朋友。没有看过他的采访视频,只是粗略读过他的文章和观点,唯一看过的《时间简史》还没有看完。讲真,霍金在我的记忆里,不单是一个不幸患了渐冻症的物理学家,还是我每段恋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跟很多直男能聊下去的唯一话题。
最初,我只是对热衷于科幻的直男感兴趣,然后,他们一点点改变了我,我逐渐了解宇宙,知道黑洞是未知的,也根本没有“掉进黑洞逃亡另一个宇宙”说法,我开始感受到科学背后不是无趣的研究,而是有着一套性感又强大的逻辑。
我真的看不到他的神性。在我看来,霍金,他哪也没去,就是真的去世了,跟所有普通人一样。搜索到的照片变成黑白色,你跟他说什么,他也无法回复你。
话说回来,他的离开,一定是举世震惊的。但不是因为他的伟大成就,更不是他面对疾病的坚强(他又不是克服残疾才成了物理学家),而是他真的活在我们身边。让人难过的是,一个曾经对我们产生影响,教会我们接受渺小好好生活的人就这么离开了。
我随机找了身边几个直男朋友,问了问他们的感受。为了真实呈现,他们的回答,只字未动:
陈巨师,某顶尖戏剧学院老师,博士
因为新闻知道霍金,然后去找他的书看。
霍金打开了一个文科生了解宇宙物理的门,但他的去世对我没有任何影响。
我也不了解他的八卦,只知道他是个渐冻症患者。
想推荐他的所有书。
涛涛,末日系游戏爱好者,观星者
霍金对于我来说,像是那颗人类发射到太空的宇宙探测器,代表着人类最顶尖的技术,探索宇宙的奥秘。现在,这颗探测器停摆了。他的离开,感觉人类在这个宇宙中,又孤独了一分。
和99%的人一样,我只看了他的《时间简史》。“人类理解宇宙的进步,在一个无序度增加的宇宙中建立了一个很小的有序的角落”,来自《时间简史》。
我曾跟女朋友分享过:在霍金的论述中时常出现的一个观念就是,我们知道得实在是太少了。究竟有多少呢?20世纪困扰着科学家的一朵乌云就是暗物质(DarkMatter),它无法被观测到,却被证明是必然存在的,否则宇宙无法以现在的样子运行。这就像一个人坐在飞机里,却不知道为何飞机会飞,自己又为何不会坠落而死一样,让人惶惶不安,也许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就在小小的安全岛上享受短暂的生命即可。人类只了解了宇宙中不到1%的真相。
女朋友很喜欢这个话题。人类应该对宇宙产生敬畏。
阿哲,某滞销书编辑,兼职编剧
霍金对我来说,是灯塔吧。就像是知道在黑暗中航行,即使你不是水手,但是你知道有靠得住的人在前面指引着行驶的方向,那么作为乘客你也会很安心。
对于他的离开,感到非常震撼,他和杨振宁是还在世的可称伟人的科学家,与他们同处一个时代就是历史的见证者,而且基本上小时候受到的科学教育里就有霍金的影子,感觉时代在渐渐消逝吧。不过微博和朋友圈的大型纪念倒还真是很有趣,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放上比尔盖茨的照片说纪念霍金哈哈哈。
之前看了小雀斑的《万物理论》,里面都是他的八卦,很有意思。
上学的时候在新华书店买过《时间简史》,一直没读过,之后搬家卖给收废品的了,后来工作了才重新买了一本开始读。整本书我还没看完,但是看完的已经足够深刻的影响我了。
AMEKAJI,金融男,硕士
霍金对我来说,是一个具有科普效应的理论物理学家,扮演着科学家指挥官的角色,他让我对黑洞这个奇怪的玩意有了初步的认知。他的去世让我很意外,从小学开始就知道有这样一个物理学家,只记得他患有ALS,但不至于致命。
霍金、爱因斯坦、杨振宁这些个物理学大牛都一个特点,就是动手能力不好,这大概为他们称为理论物理学家打下了基础吧。
我看过一部分《时间简史》,本以为是科普读物,但里边夹杂着量子力学、黑洞辐射、相对论,要理解真的相当费力啊,后来发现领会精神就好了么。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时空之广阔,和我古人说的寄蜉蝣于天地,秒沧海之一粟有异曲同工之妙。
想把霍金理论讲的通俗易懂很困难,还能讲的浪漫点就更难了。
老桔子,三维模型师,外包家里蹲
霍金对我来说就像天上那一颗星,有了没了都不关我事,但是他一直都在,触不可及。他去世这个新闻让我回想起我从第一次知道霍金时就觉得他是一个老人,估计很老很老的人,现在都过了二十年,他还是一个老人,然而他才76岁,这让我有点震惊。大概是他做了关于时间的研究吧,或者是觉得智慧的神圣的总是古老的,在我印象中他好像一直是八九十岁的。
关于霍金的书没读过,不过看过电影小雀斑的演绎让霍金暂时走下了我的神坛,至少觉得他还是一个人。
宇宙这个话题我独自思考过,不过宇宙的概念实在太飘渺,我该怎么定义宇宙呢?在无法形象的理解宇宙这层概念以前我觉得还是不要和任何人讨论这个为好。
ALS,即运动神经细胞病,就是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比起如何坚强克服绝症,更了不起的是他一生的好奇,“绝”在他眼里从不意味死亡,不必为此大张旗鼓吆喝他的不易。
如果你真的对这个传奇男人好奇的话,不如先看看04年本尼德克特·康巴尼奇主演的《霍金传》;如果看完还好奇,可以再买本《时间简史》,坚持读完;如果你又对“宇宙”感兴趣,可以看看他的其他书和文章。
面对宇宙,我们很渺小,但面对未知可以让我们更真实地活着。
感谢这个传奇男人,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理论也可以被温柔地理解。让我们对生命的感知又深了一层。
除了认知宇宙,他还教会我们真实。
张晓晗
赞赏
长按白殿风方法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xw/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