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你可能不知道,霍金的童年是这样度过的


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231879.html

年3月14日,这个伟大的物理学家走了。

全世界都在缅怀他,细数他的毕生成就和传奇,却很少有人提起他的童年,更鲜有人知道,他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原生家庭。

霍金(左)和妹妹(右)

有效陪伴和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

霍金被世人称作天才。

但其实,童年时期的他并没有显示出过人的天赋。霍金的父母虽然都是牛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但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实行“放养”。

霍金2岁半时被父母送入托儿所,结果他号啕大哭,父母很快明白他们的儿子还没有做好准备,于是中午就把他接回家,一年半内都没再送托儿所,霍金在父母的陪伴下享受了亲密的童年时光。

父亲会为他做木头火车,发条火车,并且任由他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即便无法组装回去,父亲也不会责怪他。

霍金后来回忆说:“我想这些游戏以及火车、轮船和飞机都来自我探究事物进而进行控制的渴求。”

纽约时报曾描述霍金是“人类好奇心的象征”。他没有让自己的好奇心随着时间、随着病情发展被湮没。

父母的有效陪伴和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保护了霍金天生的好奇心,为他日后有强烈的欲望去探究世界埋下了种子。

精神上的富养

霍金老爸是个医生,老妈为了照顾孩子当起了全职主妇,家里经济并不宽裕。

他们一家子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没有装修、没啥家具,也很少收拾,房子有的是一堆又一堆的书。

和很多家庭喜欢在餐桌上高谈阔论不同,他们一家人都不爱说话,在餐桌上也经常是爸爸妈妈、霍金和两妹妹每个人捧本书边看边吃完。

霍金一家还很爱旅行。在那个只有贵族才开得起车的年代,霍金父母咬牙买了辆二手出租车,邻居们经常看见他们一家人坐在巨大的车厢里呼啸而去。有了车,自然扩大了活动半径,到自由的天地里去。

霍金不仅智商超高,还有着一颗有趣的灵魂,爱好非常广泛,这和父母从小给他精神上的滋养不无关系。

家庭教育,其实说白了,拼的不是给孩子提供多么好的物质条件,拼的是给孩子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拼的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

尊重个性顺势成长

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霍金读书自然是用功的。

但霍金长得矮小,手脚很不灵活,干什么都比同学慢,写字也全是草书。在中学时期他的成绩也只是中不溜,没进过前二十。

不过好在他的父母从不过问,也不批评他,霍金的自信心从未受过打击,坚毅乐观的性格伴随他的一生。

事实往往是这样,当你给予孩子自由,他们往往能够积极地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人生方向。

在父母的尊重和“放养”下,霍金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17岁就上了父母的母校牛津大学,攻读自然科学,获得一等荣誉学位。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不再赘述。

如今霍金回到了属于他的宇宙星辰,留给世人的是那些伟大的成就和永恒的怀念。

世界再无第二个霍金,但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有迹可循——首先是陪伴,亲密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其次是人格的塑造,好奇心的保护,父母认识并尊重孩子的独特性,不比较,不焦虑,给孩子营造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如开头那句霍金的名言,在人生的长跑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和无限可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xw/60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