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

南投万寿竹科研团队发现重庆新记录种


02:25

想要保护好野生动植物,就必须先摸清资源本底。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重庆已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多万,支持10多个区县开展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目前,已有一些新的发现。

在垫江县明月山境内,西南大学的科研团队和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开展野外调查。这次他们调查发现的多株南投万寿竹,为首次在重庆发现并记录。

“它主要是集群分布,我们发现的时候,也是成片成片生长的,主要分布在海拔多米的针叶林下。当时它还开着花,有的已经结果了,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一些药用价值。”西南大学李昌晓教授团队学生吴园园说。

在连续一年的调查过程中,大家还陆续发现蛇足石杉、金毛狗、南方红豆杉、润楠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7种。有些植物生存在比较隐秘的地方,不仔细辨别,很难被发现。

西南大学李昌晓教授团队学生高洁介绍,蛇足石杉是一种石杉科石杉属的植物,该属的植物有很多,可以通过它的孢子进行识别。“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孢子主要成肾型,现在可以看到它的一些幼苗,这些小幼苗都是今年新长出来的,对于这个种群而言,动态生长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

利用红外相机,动物组科研人员的收获也颇丰。他们在垫江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豹猫等珍稀濒危动物的身影。事实上,在此次科研调查前,除了听说发现过小灵猫外,当地一直被认为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为此,科研团队采用了一些新的调查手段。

西南大学李昌晓教授团队学生马诚诚告诉记者,他们会用一个试剂盒提取粪便,以获取粪便产生者的肠道脱落细胞,再通过通用引物进行物种鉴定,然后就鉴定出来了小麂这一物种。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昌晓透露,他们还利用了参与式的一些调查方法,通过充分利用关键信息人提供的关键信息,加密他们样线和样方的设计,使他们有一些很好的创新的发现。“从种群的动态特征来看,种群数量相对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也有个别的种类,我们发现它的种群数量处于一个减少甚至锐减的动态。”

而针对于一些亟需保护的物种,为了更好地了解它的生存环境和种群动态,科研团队还通过采样,将植物土壤等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

在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科研团队正在对收集的土壤进行分类,检测土壤碳、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以及酸碱度、含水率等指标。

“可以通过这些指标,对它目前生境的健康情况进行一个评估,群落的数据可以反映出目前它的生产力状况。”西南大学李昌晓教授团队学生高洁向记者说道。

除了针对性地改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当地还准备针对一些珍稀植物,采用扩繁的手段。

垫江县林业局局长龙世均说,他们准备把桢楠、润楠、红豆树作为县重点扩繁的野生植物,建好扩繁基地,打赢松材线虫病除治的攻坚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据介绍,利用中央资金,重庆还实施了濒危物种保护研究等项目30余个,建成银杉、水杉、崖柏等扩繁基地7个。

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副处长吴婧表示,将继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地方规章制度,强化特色重点物种的保护,以及野外监测,完善植物扩繁中心,加强野生动植物的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监测。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廖梦然周庆特约记者钟娇李小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zz/131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