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后,斯人已逝,于是有人就提出这个问题:谁是下一个霍金?著名物理学家、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的回答是,阿根廷物理学家胡安·马尔达西那是最有可能的人选。
李淼曾与霍金有过四次面对面交流
李淼
年,霍金第一次访问中国,来到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李淼作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向霍金等人报告了他们在“无界理论”中计算宇宙早期黑洞生成率的结果,当时霍金有些怀疑,于是,李淼给他看了计算草稿,他才打消了怀疑。李淼告诉记者:“我和他的对话都是物理学术交流,他是一个对物理学非常严谨的人。”
年,李淼去剑桥大学,又见到了霍金。后来两人两次见面,都是在美国。
谈到“时间跨度巨大”的4次碰面,李淼坦言:“他几乎都没有什么变化,永远都是一张孩子脸。唯一的变化是,年第一次在中国见到他的时候,他还能发音。后来他用手操控机器发音,每见他一次,他操控的速度又慢了一些。”
“霍金可能是继爱因斯坦之后在公众社会影响最大的科学家。”李淼说,今后一段时间很难有人超越霍金,从学术成就看,最有可能的是阿根廷物理学家胡安·马尔达西那。
这个时代的爱因斯坦
马尔达西那来自阿根廷,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幼年时的他受工程师父亲的影响,对日常器物的运作原理颇感兴趣,当在中学阶段接触了物理学后,他立刻就被这个探究宇宙运行机制的学科牢牢吸引。马尔达西那在阿根廷的Balseiro研究所获得了硕士学位,然后来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理论物理学家柯蒂斯·卡伦(CurtisCallan)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在学习期间,马尔达西那有个与众不同的习惯,虽然他的专业是理论物理方向,却也花了不少时间到实验室中参与实验组的工作。这样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检验理论和进行测量时会遭遇的种种问题,获益匪浅。
“马尔达西那与霍金的研究领域相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提出了Ads/CFT对偶,他的发现把弦论和量子场论联系起来,打开了一扇通往量子引力的新大门。”李淼说,“但在知名度和社会影响方面,他很难与霍金相比拟。”
作为弦论领域的代表人物,有不少业界人士认为,马尔达西那是当今最聪明的物理学家,甚至也有人把他称作“这个时代的爱因斯坦”。
年,弦论领域迎来了一次重大突破,马尔达西那提出了Ads/CFT对偶,打开了一扇通往量子引力的新大门。他的发现把弦论和物理学家已经研究得相当透彻的量子场论联系起来,令所有弦论研究者兴奋不已。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理论意味着“你可以在瓶子中创造一个宇宙”。
年初,马尔达西那在AdvancesinTheoreticalandMathematicalPhysics上发表了有关该研究的论文TheLargeNLimitofSuperconformalFieldTheoriesandSupergravity,接下来短短的几个月,物理学界就涌现出了上百篇相关的论文,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时年29岁,在哈佛大学担任副教授。
马尔达西那关于应用弦理论研究黑洞的博士论文得到了哈佛大学物理系的微信营销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zz/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