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虎鲸 > 虎鲸的生活环境 > 霍金当你的人生只剩下两年,如何将它活成无
当前位置: 虎鲸 > 虎鲸的生活环境 > 霍金当你的人生只剩下两年,如何将它活成无
如果宇宙的终极秘密与性有关?
”这是电影《万物理论》的开场词。
斯蒂芬·威廉·霍金,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回答宇宙终极秘密的男人,却早在21岁就被医生判定只剩下两年的生命,而这时,他的身边站着一位至今仍旧少有人知的女人-----简·王尔德。
是这个女人,用自己的生命陪伴霍金走过那段最黑暗的岁月;
是这个女人,影响着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的生命观;
但也是这个女人,在帮助残障的霍金创下种种世界级“奇迹”时,将正常人的时间活成了一种令人唏嘘的“煎熬”。
这就是让人类痴迷而又永远掌握不住的——“时间”!
到底是什么让“你的时间”或成为“奇迹”,或成为“煎熬”?
《万物理论》让你看见了答案,而这个答案,残酷地起始于一份生命判决书: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霍金,你的生命至多还有两年!
奇点——当我遇见你
年,剑桥大学,一场学生聚会上。
那时的霍金,21岁,健康开朗、思想怪异、幽默风趣,最重要的,很会把妹。
第一次遇见简,他端着酒杯,呆板的四方眼镜里透露出的,不仅是睿智,还有看见心动女人时的“痴”。
“霍金:我是一名宇宙学家。
简:什么?
霍金:这是一种有智慧的无神论者的宗教。
简:那你信仰什么?
霍金:用一个单一的统一方程式解释宇宙间的一切。
简:这个方程式是?
霍金:真是个好问题,我正在研究。
”太GEEK的对话?没错。
但不用你懂。
两个注定相爱的人,喜欢对方的,可能恰恰是别人眼里最GEEK的东西。
所以,当霍金望向宇宙里的恒星时,原本笃信上帝的简会为他篡改《创世纪》,《圣经》中的原话“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变成了“起初有天地,地是空虚混沌.....”
简的世界里,God没了,而有了他——霍金。
一切都那么GEEK而又浪漫,一切都那么NERD而又深情,直到霍金的病发。
这位让天神共妒的英才,带着他满脑子的宇宙方程式,以一个小儿麻痹症的姿势,重重地摔在了大地上。
医生宣布:他的生命只剩下——两年。
薛定諤的猫——当生命只剩下两年
“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霍金让全世界知道了这个病的科学名称,而这个病的俗名是“渐冻人”。
如今,地球人都知道霍金是个什么样子,他那独特的、已经与轮椅、与电脑化为一体的生存状态,看似无力到“与死无异”,却又孤傲到“与天齐休”,他的精神鼓舞着世界上每一个被残障所击中的灵魂。
然而,54年前,在他青春躁动的21岁,当他第一次听到医生告诉他这种病会让他先无法走路、再无法移动、最后无法呼吸时,他和所有人一样,被击垮了。
两年,能做什么?
等死。
简走过来,霍金说,人生幸福的数学概率就是一个零整数,所以,走吧,不要再回来。
简却坚定的上前搂住霍金的脖子,吻上他的嘴唇,轻声说:我要跟你在一起白头偕老,如果那不能很长,那就有多长算多长......
这位后来享誉国际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算错了。
人生的幸福概率从来不是算出来的,它也许最符合“测不准原理”,就像那只生死未卜的薛定諤的猫,不到打开的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她的答案是不是:我愿意。
然而,也就是这只薛定諤的猫,这次打开了,是惊喜,而下一次打开,两年后,是霍金和简谁都没想到的——渐渐袭来的残酷。
“两年”,一份死亡判决书,造就了这世间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但谁又能想到,也造就了这世间最折磨人的婚姻故事之一。
从“最伟大”到“最折磨”,起点是“两年”,终点是“无限”。
为什么?
《万物理论》决不是简单歌颂两个人之间爱情的电影,这部电影将人类最古老的愿望呈现为一个现实,放在了两个相爱者的面前,也放在了观影者你的面前。
这个议题便是:我们都希望“长生不老”,我们都希望“亘古不变”,但是当你面前的时间真的从“有限”变为“无限”时,一切的美好,还存在吗?
黑洞——当你的“两年”化为“无限”
霍金和简结婚了,两年后,他们拥有了第一个孩子。
如果时间就定格为“两年”,而此后霍金与世长辞,那这就是一个会让世人永远传颂的“爱情童话”。
但是,不是两年,甚至不是五年、十年、二十年,霍金是那长达半个世纪仍在延续的一个生命奇迹。
你也许会说,这难道不是20世纪最“励志”的爱情片吗?
因为“爱情”,“渐冻人”霍金活了下去;
因为“爱情”,有了“宇宙大爆炸”、“奇点定理”、“黑洞辐射”等一系列理论物理学史上堪称最伟大的发现;
因为“爱情”,他和她有了三个孩子,事业家庭全都如此完美无缺。
亲爱的,如果人生是个DNA双螺旋轨迹,那么,你只看到了其中一条,而另一条是:
当你发现你爱的人不只活了两年,而是三年、五年、十年时,你不知道该怎么去爱了;
当你发现你原本决定的奉献,不只是“两年”,而是五年、十年、二十年,乃至遥遥无期时,你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当那原本该惨痛却炽热的“两年”拉长为一个能把所有炽热都能熬成冰的五十年时,你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了。
这就是人生。
一面是你渴望永生,一面是当永生来临,爱已枯萎。
电影《万物理论》没有任何修饰和遮掩。当“两年”变成“遥遥无期”,平凡的日子向简袭来,就算睡在她身边的,是世界女人无不知晓的、世界上最聪明的男人,她仍旧看见了自己荒废的人生:
“我在哪里?”
这是简的最核心问题。
别忘了她也是剑桥博士生啊,别忘了她研究的是中世纪西班牙诗歌啊,别忘了她是那个爱唱爱跳爱生活的妙龄女人啊......
而她,二年奉献给不能走路的霍金,五年奉献给哇哇哭的孩子,十年奉献给不能自己吃喝拉撒的丈夫和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而这种生活还在日复一日继续......
当她想写论文时,霍金要吃饭;当她要研究诗歌时,孩子要拉屎;当她想出门时,四双眼睛同时望向她......
她的人生,就两个字,奉献。
可是,真的,就这样了吗?
“爱在哪里?”
这是简的又一重大问题。
而让我钦佩的是,她在自传中毫不隐晦的表达出来了。
没错,在她身边的,是那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男人,但这个男人不能陪她一起做饭,不能陪她一起跳舞,不能陪她一起旅游,而随着时光流逝,甚至不再能和她一起做爱。
这个男人,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留下的,是她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
然后,有了一个新的男人,这个男人健康善良、喜欢音乐、喜欢诗歌、信仰基督,在她最无助的时候,给了她最大的帮助。
她爱上他了,她怎么办?
这就是人生,给了你“无限”,你或许更加“悲哀”。
就像你决定舍弃现在的一帆风顺,为一个梦想奋斗两年,但当你发现这个梦想不只耗费了你两年,还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时,你不再称之为“梦想”,你会称它为“梦魇”;
就像你决定对抗整个家族的封锁,与一个女人连夜私奔,对着月亮许诺“朝朝暮暮”,但当这种澎湃的激情,在升起的太阳中落幕,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中耗散殆尽,你暮然回首,不知何时“朝朝暮暮”变成了“朝三暮四”;
伟大如霍金和简的爱情,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决别”。
简嫁给了那个给她过最大帮助的男人,而霍金后来娶了他的贴身护士。
““多久了?”分手那天,霍金问简。
“医生说你只有两年,而我们一起走过了这么多年”,简说,抬起头看着霍金,“我爱过你,我尽力了。”
”再伟大的爱情,都会在时间的黑洞里,化为乌有;最动人的承诺,都会在时间的黑洞里,化为唏嘘。
亲爱的,如果上帝此时就站在你的面前,你还想再向他要“永恒”吗?
时间——谁在写就谁的简史
在后来的自传里,简曾写道:“如果我能够提前知道他的生命不只是两年,而是这么多年,我就不会这样苦自己,我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一个全新的安排。”
但,这,只是“如果”。
现实是:那在世界人民眼里的“奇迹25年”,在简的自传里,是冷暖自知的一个字:“苦”!
为什么?
是谁造成了简的“苦”?
就简简单单因为照顾一个残障人士时间太长、太辛苦了吗?
就因为移情别恋爱上了另一个男人却又受不了社会舆论吗?
统统都不是,这些都只是表象,只执着于表象,往往恰恰是我们走不出“苦”的根源。
来看看伟大的“霍金”吧。
同样的“25年”,除了那被医生判决的两年,此后的每一刻都是他“赚”回来的,此后的每一刻都是他从死神手里“夺”来的,他被宣布了“死”,但他每一刻都在勇敢向着“生”。
看他的手脚被永远的束缚住,他却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将所有的思想记忆在脑中,完成的是这世上99.99%的人穷尽一生都无法完成的世界谜题;
看他的身体被禁锢在轮椅里,他的心灵却随时遨游在浩瀚的宇宙,用每一个“赚”来的时刻成就了这个世界上几乎无人能及的科学高峰;
他用“向死而生”的精神,笑对生命的“无常”,将“两年”活成了“无限”。
他是快乐的。
再来看看简。
同样的“25年”,她一开始决心用自己的两年陪伴霍金被医生判决的余生,但两年过后呢,她的每一刻都成了一种“不确定”,都成了一种“等待死亡”,她每时每刻都在考虑“霍金会不会快死了”、“霍金死了怎么办”,她每一刻都是“生”,但她把每一刻活成了“死”。
为爱的人付出自己的生命是伟大的,但当这份“付出”变成了对自我生命的哀叹,变成了等待终结的恐惧,那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被付出的人,都是道德的枷锁,爱早已枯萎。
她是痛苦的。
同样的“时间”,一念“生”、一念“死”、一念“乐”、一念“苦”。
全在一念间。
年,霍金出版了他轰动全球的畅销书《时间简史》,这本他完全依靠眼睛一个个选择字母写出来的书,全球发行万册,被誉为“史上最难懂的畅销书”。
在这本书里,霍金写下关于“时间”的颠覆性认知:相对论终结了绝对时间的观念,每个观察者都有他自己的时间测度,而这是每个观察者用他自己所携带的钟记录的。
换句话说,你我共同走过的一段时间,即使世界公认那是“十年”,在你我认知里仍是不同的,也许在你眼里那“十年”是“稍纵即逝的幸福”,而在我眼里,那“十年”是“度日如年的煎熬”。
以前,我们会把这种认知定义为“不同的心情”,而现在,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事实”。
我们确实走过了相同的“十年”,而我们又确实走过了不同的“十年”,其中的长短自知,其中的冷暖自知,其中的苦乐自知,全在一念间!
对于简来说,也许终结这份与霍金的爱情反而是对的,她可以从每刻面对“死”的恐惧中走出,她可以从每刻面对“无常”的迷茫中走出,走向自我的新生。
也许只有在“新生”后,我们才能明白,“死亡”和“终结”才是上帝给我们最大的恩赐,让我们懂得“爱”,懂得“生”。
现代科学家们都承认,所谓“时间”从来不是一个亘永不变的东西,它可以拉长,也可以缩短,它可以快进,也可以逆转,它和你人生中的点点滴滴紧密联系在一起,更与你看待事物的眼光紧密联系在一起。
是你,掌握着时间。
是你,在谱写你的“时间简史”。
正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许是我们超越时空束缚的唯一路径,而“爱”或许是我们最终超越时空的唯一力量。
推荐阅读:《禅观电影》系列
1.先别着急刷西游伏妖,你确定你首先看懂了“降魔”么?
2.一个不信仰上帝的教宗,告诉你究竟什么是信仰…
3.“一念无明”的你,曾以“宽恕”的名义伤害了多少人?
4.拜托!别用世俗的婚姻去衡量《爱乐之城》那淬炼至纯的永恒之爱!
5.从《功夫瑜伽》的华丽到《大闹天竺》的荒诞,真实的印度你不懂…
6.爸爸,我也愿意摔成长的跤,可我摔不成冠军,您能接受吗…
7.你的信仰,是否正在把你变成魔鬼?
8.本世纪最伟大的信仰电影,让你在沉默中思考:自己的信仰到底是光明还是无明...
9.这部纪录片火爆朋友圈,学校为此停课,让亿万人反思,只因揭露了最赤裸的人性…
10.《看见台湾》的背后,你未曾看见的是无常…
11.冈仁波齐:你是否正将“第一神山”变成“鸦片工厂”?
12.如果上帝选你作子,你会像《神奇女侠》拯救世界,还是会像《狗镇》毁灭世界?
13.居然把孙悟空拍成牛魔王,我看了一部假《悟空传》?
14.中国首部分级成人动画逼问你:长大后,你真成了“人”吗?
15.钟丽缇版《色戒》:满足一千个欲望或战胜一个欲望,哪个会更难…
16.当你的人生,每天都在遭遇敦刻尔克...
17、《死亡诗社》拷问中国式父母和老师:崇尚梦想的时代,为什么如此多孩子选择自杀?
文|素说
编辑|大喵
*入群啦*
与知名青年居士赵一澄一同研读经典,开启自性智慧光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zz/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