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为什么要读。
我去年开始很喜欢上知乎网站,订阅了它的“历史”话题。今年四五月份,有人在“历史”话题上面提问:“读毛选有用吗?”“为什么成功人士喜欢读毛选?”“为什么很多人读了毛选就变牛了?”等等类似的话题。因为反复出现在我知乎的主页上,我就点开看了一些回答,回答大致是:如果你此有怀疑,请看完书后,回来讲一讲你如何被毛主席的思想所征服,如何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或者说,这是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的最经典的教程,是中国这块土地上最最最成功的创业者的思想精华,不看这个,难道看什么肯耐基还是卡德基的成功学吗?
然后五六月份,又有人在“历史”话题上问,谁是中国最伟大的人?也是霸占话题榜很久。于是又点开来看,一大半是说毛泽东。他们的理由我在此不再赘述,想必大家都知道。还有1/3,说看到大家都回答是毛,就放心了。
于是我就很想看毛选。
图:亚马逊和当当买毛选和毛泽东传的订单
5月初买了实体书,然后又买了kindle版,从第一卷开始看起来。读第一篇文章就有种莫名的熟悉感,想来是因为从小在历史课政治课上背诵过。但现在看,感悟的确和上学时候不一样。毛选第一卷第一篇第一句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现在回顾中国年以来国人们不断抗争不断革命的历史脉络,会发现这段话是多么掷地有声多么有指导意义,简直就是社科学里的E=mc2。
我想起我学生时期背诵这些东西竟然都没过脑子,没思考过这话所蕴含的力量,不禁自嘲地笑起来。于是也体悟到中国式义务教育和德国教育的不同。德国义务教育,主要是实用主义,教孩子们怎么独立生活,买菜啊过马路啊遇到事情找警察啊之类,然后高中之后分化,一部分读专业技术学校,一部分读综合性大学。中国呢,则是秉持自古以来的“明德至善”的教育观点,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教材编纂者们(我相信他们大多数是心怀使命感的),就迫不及待教给所有的孩子屠龙之术,塞给孩子倚天之剑,说孩子们啊,你们要记住,学了这些,等你们长大后,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实仔细研究下,中国的这种教育理念,是有民族性、也就是千年来的农耕文化思维方式的深刻印记的,这点不展开了。不过就我而言,虽然学生时期这些理论啊思想啊背诵是都背诵下来了,但理论的内涵真的没学懂/(ㄒoㄒ)/~~,我现在重读才勉强算是懂一些了,中间隔了十五年啊十五年……
毛选的注释非常多,我读的时候,一边看正文,一边看注释,一遍努力回忆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当吃力,文气不畅。文气不畅就很难坚持读下去,于是打算先看下毛主席的传记,熟悉了背景再读。
所以又买了毛泽东传。是美国的罗斯特里尔写的。
十月时候和市信访办的严惠民处长聊天,他问我最近读什么。我说,毛泽东传。严处说,写他的传记很多,要挑一本权威的。于是我把kindle拿出来,把这本书的作者、顾问、主编、编委的名字指给他看。严处一一点评这些人的职务和出版作品,末了说,嗯,这本书应该比较权威。所以我也觉得选这本应该没差。
这本书的特点也很鲜明,虽然没有译作那种明显的饶口感(中共中央文献室对这本书的出版很重视,相信他们选定的译者是非常有水准的),但一读就知道是外国人写的—因为距离感,因为这本书没有那种中国人对毛主席仰望和敬重的感觉。有些地方,他写得其实还蛮戏谑的。读到这些地方,我就会很生气,心想,你TM乱写什么啊混蛋!你凭什么嘲笑我们的伟大领袖你这个美国的土拨鼠!!!(虽然、也许、说不定、他说得有些地方也有道理哈哈)。
与此对照,这本书里插图的注释,是中国人自己写的,一看语气就知道,各种高大上的形容词的堆砌,怎样怎样开启伟大征程,如何如何走向辉煌胜利,一看就心潮澎湃血压升高的那种。和美国人的风格差别老大了(笑)。
这本书从毛主席出生写到建国前的部分,文气都很流畅,如同长江源头之水,清澈又奔放,滚滚向前。事件的推进像飞机正在滑翔起飞。然后从大跃进开始,文气就很混乱了,一会儿左派一会儿右派,一会儿批这个一会儿斗那个,我看的头都大了,也没弄明白到底左派和右派是怎么划分的啊?啊?感觉文气混乱就像泛滥的黄河,不知道往哪儿流,事件的推进也像飞机进入雷电区。我想这大概不是作者的错,应该是那段历史就那么乱吧。
尽管如此,我读完之后还是对伟大的毛主席产生了深深的崇拜感,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是他真的太伟大了。讲到这里,我想肯定会有人会提反驳意见,毕竟他也犯过很多错误。但瑕不掩瑜,邓小平说了,“没有他,我们还将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也欢迎持不同意见者(你们比邓小平还牛哦)在文下留言哦~这样,我就可以精准的在我的朋友圈里锁定你,屏蔽你,拉黑你,走好,不送,不必再见!哈哈!
毛的一生如此丰富和精彩,看这一本书肯定不够。我在读的时候,是一边读一边百度,拿网上查阅的资料对照读的内容,互为参照,进行全面的思考。所以其实等于也顺带了解了中共诞生到改革开放前的很多人的历史轨迹,比如张国焘顾顺章啦,当然更多的是方志敏瞿秋白这样为了祖国奉献一切乃至生命的革命者,读到他们事迹的时候,忍不住就会流泪,在地铁里拿手机看方志敏《可爱的中国》,鼻涕眼泪一起流,用光了包里带的纸巾。读完没多久就是十一国庆节,我在上海逛街,人潮汹涌,车水马龙,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我就在想,那些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他们牺牲之时,是否会想到祖国的今天,他们有没有在天之灵,会不会感到欣慰?我的眼眶又湿润了。
图:年10月1日,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牢房里的共产党员,得知新中国成立后,共同做成的五星红旗(最后他们都没有能活着出来)。图片来自微博紫光阁
图:若你还在,这黎明该有多美(图片来自微博紫光阁)
我想,毛主席大约是能够想到的祖国今日的发展的吧。他看的真的好远,好远。他年轻时候(年)就预言过共产党能在三十到五十年内取得政权。书上写“年,毛泽东和萧子升一起乘船去上海,他曾对萧预言说:共产党会在三十到五十年内取得政权。”(从年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到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二十八年)。
书的作者特里尔还记叙道:年毛放弃了延安后,“……他的同僚希望坚守下来,决一死战。莫斯科也认为撤退的决定是错误的,共产党的失败会就此到来。蒋介石得意地飞到延安,毁坏了那里的坛坛罐罐,他预言,只需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彻底消灭人民解放军。但是三个月以后,蒋的军队被一点一点地吃掉。”毛对决战结局的估计出现完全相反的看法,当时只有毛泽东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只有毛泽东明确如何转变战局,“撤离延安前,毛泽东再次嘱咐大家:‘回去给全体指战员讲清楚,延安永远是我们的,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就会回来”。结果年的4月22日恢复了延安,与毛泽东所预见的“少则一年”,多了一个月零几天。
下面这个图片,经常被人拿来形容读书的好处,大意是说,读的书多了,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我觉得,我们普通人是第一种人,而毛主席肯定是第三种。毛主席也曾经说过,“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我觉得以他的学问和一生的阅历,是足以看到我们祖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吧。想到这里我就很开心。
还有一个冷门知识点,就是这本书最后一章“飞鸣镝将坠”(这章的名字起得特有画面感),作者提到过好几次,说毛主席晚年深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困扰。我没怎么留意这个病,以为反正就是一种老年病。看完这本书后,我接着读霍金的《时空简史》。我知道霍金是得了渐冻症,只能瘫坐在轮椅上。在《时间简史》的序言里,我读到渐冻症的学名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那一瞬间我颤抖了一下,才意识到毛主席晚年和霍金得的是一种病,才想象到他生命最后的那几年身体忍受了多少痛苦!因为这个病症是逐渐侵蚀运动神经,最终导致依靠运动神经支配的所有肌肉活动逐渐瘫痪,也就是逐渐产生运动、说话、吞咽甚至呼吸困难,身体如同逐渐被冻住一样。但这个病不会侵犯人的感觉神经,所以患者的智力、记忆、感觉不会受到影响,就像霍金在轮椅上写出《时间简史》一样,毛主席的思维一直非常活跃,从未被封冻,直到生命最后时刻还在考虑内政外交,借用恩格斯形容马克思的话,直到逝世那一刻,他伟大的大脑才停止了思考。
末尾的感想(斜体字部分转载自知乎“直江信纲”的一个回答):
“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后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开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
——鲁迅(这个真的是鲁迅先生说的)
年2月18日下午,毛泽东在武汉蛇山黄鹤楼遗址前和小贩交谈。群众蜂拥而至,大家激动地喊: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在船上脱下帽子,向群众致意,大声喊:人民万岁!
读完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你会发现,毛主席奋斗一生的最终目的是,人民身上没有压迫,站着生活,人民万岁真的是他的心声和期望。他的伟大,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中科白癜风国庆专家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zz/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