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长得好看的人,请注意:世易时移,你一直靠颜值开挂的人生,未来未必一定如想像中那样顺心如意!
著名英伦大毒舌奥斯卡·王尔德有句名言:“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Itisonlyshallowpoplwhodonotjudgbyapparancs)。长久以来,人们倾向于从你好看你有理、你帅你赚得多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并由此催生了一个市值数万亿的美容产业。但以伦敦经济学院为首的研究小组,日前却向广大颜值党们发出警告:你的肤白貌美大长腿,假如走在错误的路上,很可能非但不是助力,反成负累。
纳尼?
就算是以王尔德为代表的文艺青年为冲十万加朝三暮四说话不靠谱,可是以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经济学大教授丹尼尔·哈默梅什(DanilHamrmsh)为代表的学院派颜值党,不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早已用大量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颜值的含金量吗?
学院派颜值党的扛把子人物、经济学家丹尼尔·哈默梅什
一般来说,帅哥美女找工作时更容易被录用,高颜值员工在升职加薪时会被优先考虑,这些众所周知、一搜一大堆的颜值效应,就不必赘述了。感兴趣的人,可以买本哈默梅什年出版的《颜值经济》(BautyPays:WhyAttractivPoplArMorSuccssful)看看。但几年前,真正说服我扔掉自己的理性包袱、俯首甘为杨洋粉的,却是三项关键研究:
年,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小组调查了58次选举结果后发现,甭管政治主张是啥,施政能力咋样,长得帅的政客,拉票能力就是强来就是强;
年,慕尼黑理工大学的伯纳德·苏施穆什(BrndSussmuth)在向以学术风气严谨理性著称的德国大学中重复了哈默梅什此前在美国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程度没那么显著,但一个德国教授的教学评估结果高低及与之相挂钩的晋升与否,还是会取决于他长得像都敏俊还是史蒂芬·霍金;
而在年发表的《美貌即财富:CEO长相与持股人价值》(BautyisWalth:CEOApparancandSharholdrValu)一文中,两名经济学家分析了位CEO的颜值高低及其所在公司的股价后发现,高颜值CEO固然收入较高,但却绝对物有所值——以帅哥为代表的公司,能得到更多正面媒体报道,股价更易上升,发生收购并购时也更容易拿到好价钱。
标榜理中客的政坛、学界、商圈皆如是,我等芸芸众生,还装什么美色当前、坐怀不乱的大瓣儿蒜啊?!
哈默梅什年出版的这本著作是颜值党必读书
话虽如此,但在日前发表于《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ofP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的论文中,4位作者却指出,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在特定的情况下,颜值也会为一个人带来歧视。比如,在应聘某些工作和职位时,高颜值的候选人,反而会首当其冲的被淘汰。
研究者表示,关键在于,此前那些关于职场上美丽加分的研究,绝大多数着眼于“理想工作”(dsirabljobs):高层管理岗位,受尊敬的企业执行层,以及律师、医生、政客等专业人士。但这些或是能满足一个人的事业心、或是能提供丰厚稳定收入、或者二者得兼的“理想工作”,显然并不构成复杂职场的全部。
残酷的现实是,自从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随着社会加剧两极分化和传统中产阶级职位的萎缩消失,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刚刚从学校里走出来的毕业生——为了谋生而不得不将求职的目光调低到那些“不太理想的工作”(lssdsirabljobs)上去。
这些工作,除了提供一份仅足以糊口的收入,通常都没什么乐趣和成就感可言,更缺乏上升空间,所以从业者的积极性不高,平时习惯敷衍了事,容易磨洋工装病号,一旦有其他机会出现,更是会毫不犹豫的另谋高就。
但如果没有那么多高就的机会呢?
又如果,在就业市场总体萎缩的情况下,“不太理想的工作”渐渐成为通向“理想工作”的必经之途呢?
猜猜一个快递公司,面对同时前来求职的咩咩、峰峰、晗晗、凡凡和岳岳,五选一会怎么选?
当然,这快递公司要是我开的,另作别谈。
但根据研究者针对名大学生志愿者和名负责招聘的中年管理层进行的4组调查得出的一致结论,不想站错队白挨累,必须下注岳云鹏!
觉得只要有一颗忍辱负重为人民服务的心,从底层干起不算事儿,钻石在暗夜更容易大放光芒?那就上了简单化理解“蓝海战略”和“降维打击”的网络鸡汤文的大当。
研究者指出,正是因为社会中颜值偏见的普遍存在、根深蒂固,才造成了这种看似荒谬的选择结果。吃瓜群众固然会出自本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在“富”和“高帅白美”之间划上等号,但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是当一项工作在偏见中被定义为“脏活”“累活”“背锅擦屁股活”的时候,长得好看,就成了一个人的原罪。出于少做无用功、降低管理工作量、维持人员稳定的考虑,当负责招聘的决策层认为空出来的职位属于“不太理想的工作”时,他们会自动将那些虽然表现出积极求职意愿但颜值较高的应聘者排除在外。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种美的惩罚对于职场上的中年人和女性,很可能还有叠加效应。同一研究小组年发表在《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OrganizationalBhaviorandHumanDcisionProcsss)上的论文指出,虽然决策者在挑选合作对象时,会给帅男美女额外加分,但当他们意识到候选者未来可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时,便会施加权力将那些比自己颜值高的人挡在起跑线外。而年8月发表于《社会心理学杂志》(Th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那些习惯上被认定为更适合男性干的行业中(比如机械工程师或安保主管),当其他条件相似时,漂亮的女应聘者的成功率反而不如相貌平平的女性。
那么,这到底是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
答案,可能并不仅仅取决于吃瓜群众的颜值高低,还有关世界观问题。
正如研究者在论文中指出的,人类的爱美偏见,除了对进化论“适者生存”的想象与演绎,以及对美丑的社会文化扩展解释,还有一个重要根源,在于内心中对世界“公平且可预测”(fairandprdictabl)的完美想像。正是基于这种想像,越是看重“公平”(fair)的人,反而在一些问题上就越会偏见深重。
也许,在高速发展的五彩泡泡渐渐消退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真实世界中颜值——以及将我们区分开来的形形色色的X值Y值Z值——的双刃剑,并切身体会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恐惧与痛苦,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一个古老却依然重要的道理:
所有人类的命运,同为一体,皆需同情。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
翻译一下呢?
不管是出于人道主义还是功利主义,以后,都要对你身边的胖子女和油腻男好一点哦~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下图订阅年《三联生活周刊》(52期)
更多优惠请北京学生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白癜风中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zz/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