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疫情突如其来,严重地破坏了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这个非常时期,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教学将陷入瘫痪状态,学生将置身放羊处境。关键时刻,教育部发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下文要求克服疫情困难、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西南科技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和教职委号召,牢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使命,利用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架起空中知识桥梁,竭尽所能完成教学任务,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课程自年开设以来,一直坚持“以老带新、新老互补”的传帮带制度,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教学队伍。团队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年龄及职称结构合理。团队培育西南科技大学教学名师1人,西南科技大学青年教育教学之星1人,西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4人。1人获四川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西南科技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先后获得了校级品牌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校级课程思政建设课程等荣誉称号。
一、快速响应、主动作为
2月4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随后,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超星集团提供了紧急支援方案。课程组快速响应,加入了学银在线支援方案,制作了课程使用手册,并于2月7日在课程网站上发布了课程公告,及时向社会传递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教学信息。
二、精心设计、助力教学
为了方便各高校使用本课程,课程组精心设计了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对教师每周教学内容作出了安排,对学生每周学习活动进行了预先规划,做到了教学安排明确、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内容清晰,确保线上教学能够有序开展,千方百计地减少学生在学习上的损失。
课程组设计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教学的开展要以教学理念为先导。教学理念要明确清晰,以利于指导教学过程。经过研讨,课程确立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和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在课程资源收集、筛选及加工改造过程中注意相关元素的渗透,整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老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观念体系。学习观指学生关于学习的基本观念,是个观念体系。它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与成才将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学习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新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猛烈冲击,造成学生的学习观念必须要从传统的学习观念转变。课程组经过研究,设计了线上教学的新时代学习观课件,具体包括了刻苦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在线学习等五个观念,从教学生学会,变成教学生会学。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无法正常到校,造成了师生分离的局面。课程组利用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构建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联通教师和学生,架起空中知识桥梁,帮助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实现学生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教师全程参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课程组对线上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
三、开放共享、共抗疫情
2月18日,西南科技大学师生开启了液压线上课堂。课程组张俊俊教授利用学银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了远程同步课堂,顺利进行了开学第一讲。上课期间不时与学生互动,讨论教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们认真学习,还对老师上课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课程提前开放了第7期,方便兄弟院校师生预报名,尽快使用。疫情防控期间,共有全国余所高校的学生开展了线上学习。其中18所高校单独开设了近50个教学班实施线上教学。疫情期间学习人数达到余人。使用课程的老师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上传了教学资源,共享课程平台。
疫情阻断了学生回校的步伐,却阻断不了学生学习的步伐。在党中央、教育部的号召下,液压课程组发挥聪明才智,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顺利开展了期初教学,为本校和外校的学生提供了线上学习环境,将一平三端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演绎课程教学的大舞台,架起空中知识桥梁,携手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余所高校一道开启了液压线上课堂,共赴时艰,共抗疫情!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ly/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