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霍金用一生求解的题,也是千年前一个中国人


东家特辑

//

年,3月14日

白色情人节,爱因斯坦的生日

史蒂芬·霍金去世

这个有趣的老头儿生于伽利略祭日,死于爱因斯坦的诞辰。

全身瘫痪的霍金,一辈子困于轮椅,却从来没有放弃对物理的钟情。霍金没能战胜疾病,但疾病也没能战胜他。

他发现,运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可推知宇宙中必然产生一些独特的天体——黑洞,在那里,引力使时空发生巨大的变形,以至于变得难以定义(这是年的事情,这一年他的女儿露西出生)。

在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的《果壳中的宇宙》里,霍金探索黑洞挖掘宇宙的起源和归宿,那是他向宇宙奉献毕生精力的墓志铭。

这一夜,群星为他扯起一面旗帜。

今夜,我们想跟你聊聊另一位在星空下思索的人,屈原。

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一问成名”的的人,在如今每年端午,留下一种叫粽子的食物和一个投江自尽的传奇故事。

但这并不是屈原的全部。

《天问》是屈原除了《离骚》之外的又一长诗。他对着茫茫天宇激情追问,划掉了前人的假说,留下了自我真诚、勇敢的声音。

这世上有两种伟大的人,一种是敢提问的人,一种是愿意解决问题的人。

霍金一生致力于解答的,也是千年前屈原追问的。

屈原提出的问题,像是一个“X”,有人沿着这条航线,行驶在茫茫的星际中,寻求每一颗星辰、每一阵风的来处。这是宇宙的来处,也是每个人的来处。

以此献给共同生活在星空下的你与我。

01

狂人屈原

每个楚人都是诗人。楚之汉江大地,鄂湘十廓,九派茫茫,从古到今,似乎就是一个只生长悲剧的地方。

屈原是楚地秭归人。

这一日,他或许爬上了山峦,或许来到了江边,最终,他向这个世界提出了一百七十个问题: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他先是问天: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如何产生?昼夜混沌一片,又如何形成?万物的本源是什么?

然后他开始问地,大地的结构从何而来?大地上奇怪的动植物和奇闻逸事又作何解释?

最后,他开始问这段荒诞的人类史,天命是什么?天命可不可信?成败是什么?如果政治可能源自欺骗,成败只是一介谣言,那你我是什么?

带着几分狂态、几分醉意、几分痴迷,他对这天地、宇宙与我,提出了一连串的追问。对于当年的楚人来说,那不过是一名醉汉、一名失意政客的嘟囔,而在后人闻一多看来,这场追问更像是人类彻头彻尾的觉醒:

“我仿佛看见一个粉墨登场的神采奕奕,潇洒出尘的美男子,扮演一个什么名正则,字灵均的神仙中人说话,毋宁是歌唱……”

昏聩之君误国、蛊惑之佞亡国,屈原带着对人世的极度热爱和极度厌恶,投江自尽。

在那段著名的渔夫问答中,我猜想他一定望了望这江水、这苍穹,还有水面上映照的自己,然后用生命中的最后一跃,结束了煎熬,在这个混沌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

公元前年,楚国被秦所灭,巫风、神话、天真精神随之逝去,困惑还在风中飘。

02

上下求索

在屈原之前,陆续有人提出过一些假说,尝试解释这个世界。

先秦时代的儒学一般不言人之外的世界,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wh/60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