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资料分享
↓↓↓
本医学资料福利~
中医古籍本!
超值影像资料
最全执医资料
每日一话,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导读
最近几天大家都对霍金的离世感到惋惜,大家都在哀悼,无论是朋友圈,微博等渠道。这一伟大的杰出人物离我们而去,但是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在感慨伟人离去的同时,是不是也该思考一下,他的病呢?他到底患的是什么样的病,作为学医的你们,弄清楚了吗?
作者:林旭龙
霍金于3月14号离世,享年76岁。霍金患的是“渐冻症”。一个在世界上患病几率比较小的疾病,该病曾在卫生组织宣布与癌症和艾滋齐名的绝症之一。虽然患病率小,但是不意味着它就离我们远去。它的另一个名字叫“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全名为肌萎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病是指病因未明和选择性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其特点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逐渐导致全身瘫痪,并丧失吞咽和语言功能,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西医目前国内外无有效药物和治疗手段。而中医药在对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运动神经元病属于中医“痿证”范畴。其病机可归纳为阴阳失调,气虚血瘀,经脉不通。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述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李中梓在《医宗必读痿》中述到:“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弛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说明本病的发生是因为气虚血瘀所致。治法应温补脾肾,祛瘀通络,开窍益智,调和阴阳。
附案例一则
某女,63岁,农民。平素体健,劳动出汗后喜用冷水洗澡。一年前左手食中二指麻木,服中西药效果不明显,病情不断加重,渐至四肢麻木瘫痿,医院专家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年11月11日初诊:病人瘫痪,卧床不起,舌挠,口齿不清,小便失禁,大便秘结不下,整天昏睡,不思饮食。舌质淡,苔薄白。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如下:
黄芪30g,当归10g赤芍6g,川芍6,桃仁6g,红花6g,地龙6g,制首乌20g,5剂,水煎服。
11月17日二诊:小便已基本正常,仍乏困无力,大便仍欲解不下。舌质淡,苔薄白。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处方如下:
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2g,茯苓12g,当归10g,赤芍6g,白芍6g,桃仁6g,红花6g,地龙6g,制首乌20g女贞子15g,肉从蓉15g,炙甘草6g。10剂,水煎服。
12月18日三诊:病人二便已正常,饮食渐佳,能下床自动移步行走,语言可准确表达意向。建议继续服用上方。但家属欲求速愈,另求他人诊治。患者年5月病情恶化放弃治疗而死亡。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来讲其病位在肌肉筋骨,根据其乏力、肌肉萎缩和多汗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痿痹症”、“虚劳”、“汗症”范畴。中医认为其多虚实夹杂,发病当责之引脾肾。肾为先天之本,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命之本。如《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谷入于胃,脉道乃通。治疗的基本原则基本应以扶助正气为要。具体主以补肾健脾、填精益髓,辅以活血化瘀通络,温补阳气。下面看看补肾健脾的案例!
附案例一则
患者,女,陈某,52岁,因“进行性上肢乏力伴肌肉萎缩1年,加重3天”就诊。
症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肢乏力,并进行性加重,伴有肌肉萎缩,口角大量流涎,言语欠清晰,尚可正常缓慢沟通,于外院就诊诊断为ALS,经营养神经和抗氧化剂治疗后,症状稍好转。近3天,患者上肢乏力症状加重,易出汗,精神、睡眠欠佳,纳差,大小便正常,舌红苔厚腻,边有齿痕,脉细弱。
查体:构音障碍,言语含糊,咽反射存在,可见上肢肌束震颤,双上肢近段肌力接近V级,远端肌力IV级,下肢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西医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医诊断:痿痹症,辨证为脾肾亏虚证,治疗给子六味地黄丸合丹参饮加减以健脾益肾为主,兼以活血通络。
方为:黄芪60g,党参15g,五味子10g,丹参15g,当归15g,白芍10g,熟地15g,酸枣仁20g,山茱萸20g,山药20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20g,炙甘草10g,厚朴10g,枳壳15g,香附20g,木香10g,杜仲10g,川牛膝15g,麦冬10g,鸡血藤15g,炒二芽各20g,鸡内金15g,共10剂,水煎服,2次1日,饭后1h服用。
二诊:患者诉食欲稍好转,口角流涎症状稍缓解,精神可,偶有反酸,上肢仍有乏力,睡眠差,大小便正常,言语欠清晰,能与人交流,舌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细弦。治疗:在二诊的基础上去炒二芽,加上锻瓦楞子15g,海螵蛸15g,树舌20g,共10剂,按前服用。
三诊:患者反酸症状较前好转,口角流涎较前好转,但仍易出汗,活动后明显,睡眠、食欲可,大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在一诊的基础上去炒二芽,加入防风10g,白术10g,共10剂,按前法服用。
四诊:患者出汗症状也好转,嘱其按三诊方继续服用2月。后随访半年,患者的乏力、食欲临床症状均好转,其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六味地黄汤具有增强免疫、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丹参、木香可以保护胃黏膜,抑酸止痛以助胃溃疡的恢复,黄芪对多种自由基有良好清除作用,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有抗凋亡、抗炎、扩张血管、改善血行的作用功效,另外丹参、当归、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物可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血管,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
运动神经元的后期临床表现为足废不用、舌肌萎缩、舌蹇不能言等症状。属中医“喑痱”范畴。《奇效良方·风门》对喑痱证其临床症状进行了概括:喑痱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喑痱是因为病久下元虚衰,虚阳夹痰浊上扰,堵塞窍道所致。临证治疗时宜摄纳浮阳,温补下元,宣通心气,化痰开窍为法,故应用地黄饮子汤主之。
地黄饮子汤方中:熟地以滋养肾阴;肉从蓉、巴戟天、附子、肉桂等药物以引火归元。摄纳扶阳;山茱萸补肝而固精;石斛、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生化气血,濡养脉络;石菖蒲、远志、茯苓补心通肾,麦冬、五味子以滋水源保肺,使水火相济,精气渐旺;薄荷清利咽喉窍道。地黄饮子是双补阴阳以治本,开窍化痰以治标,标本兼治。
现代大量药理表明:地黄饮子有改善和兴奋中枢神经作用,用于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中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生存质量。可取得较好疗效。弥补了西医治疗此病之不足,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医药工作者应充分挖掘中医学这一医学宝库,并结合现代医学,争取早日攻克运动神经元病这一世界医学难题。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推荐阅读
石膏在退热的神奇功效,为何现代人不愿尝试
实战经方,邀请四位重量级中医一线临床名家带你玩转临床!
图文说明:作者/林旭龙,排版/龙龙,校对/青橘学术部。
版权声明:本文系青橘医话原创投稿,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需转载使用请与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zy
qingjuzhongyi.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wh/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