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花费了几千年才从神话的朦胧走向理性的澄明。——霍金
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一首诗?在现实生活这么多的压力下,文学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文学不是现实。“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这样一种自信自在,在文学里是难能可贵的。可是文学如果变成要去谈功利、谈伦理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很好的文学了。
好的文学里一定存在过生命,无论是那个渡河而死的人,还是采莲的女子,也不管是秦罗敷,还是因为丈夫到远方打仗而在床上辗转不能成眠的妇人,都让我们感觉到有尊严的生命形态,让我们有刹那间的动情,感觉到生命的真实,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特别不习惯在文学里加入比较世俗或是现实的东西,恰恰相反,是文学把你从现实里带出来。我很喜欢意大利的作家卡尔维诺讲过西方一个著名的故事:
在寒冷的冬天,有一个面貌丑陋的扫烟囱的老太太,一辈子都在扫烟囱。可是某一天,她忽然可以骑着扫把飞起来。卡尔维诺说,创造了一个童话的作家是伟大的,他使几百年来活在寒冷之地的人忽然觉得生活不那么单调。文学本来就不是真实的,那个扫烟囱的老太太从来没有飞起来过。可是所有的孩子,甚至大人,在某段时间内都相信过这个故事。
文学是照进单调贫乏的现实生活的一束阳光,注入一种向往,这与现实生活无关。那个“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的女子,现实里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痛苦,可是在黎明看见太阳时,她可以说“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那一刹那她的生命是华丽的。
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流传上千年,是因为当中有一个生命让我们觉得亲近,好像身边的朋友。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悦、哀伤、孤独、希望,这是文学最大的力量,也是文学在人类文明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从〈诗经〉到陶渊明》
诗像一粒珍珠诗很像一粒珍珠,它是要经过琢磨的。我们的口腔、舌头、牙齿、嘴唇在互动,像蚌壳一样慢慢、慢慢磨,磨出一粒很圆的珍珠。有一天,语言和文字能够成为一首华美的诗,是因为经过了这长期的琢磨。唐朝为什么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唐诗里有一种灿烂与华美,同时我们也知道这只是在美学上做了一个平衡和提醒,不必担心在现实当中会产生某些副作用。唐朝是“负”,而不是“正”,我们文化的正统仍是农业伦理。唐朝就像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是一次露营,人不会永远露营,最后还是要回来安分地去遵循农业伦理。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唐朝?因为回想起来,这一年最美的那几天是去露营和度假的日子,唐朝就是一次短暂的出走。我常常跟朋友们说,在农业伦理里受不了的时候就出走一下,去唐朝过两天再回来。——《蒋勋说唐诗》词是视觉性非常高的文学形式一位文学史家有一个很有趣的描述:宋词像一种织锦,把很多不同颜色的线编织在一起,而唐诗像是单一的线的串连。用编织、彩绘去形容词,我想是因为它常常会有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官效果显露出来。我们可以在李白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当中,感觉到音调的婉转,转成心事;同时也感觉到它具备了释放出文学独立个性的可能。“乐游原上清秋节”是一个独立的意象,和后面的“咸阳古道音尘绝”可以相关,也可以不相关。相关是靠曲调来相关,而不是靠文学本身的意象,它们其实是独立的意象。大家或许会发现,词在某种意义上更接近现代诗,因为它非常讲究意象。结尾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完全是意象。我希望大家仔细看一下,在“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八个字当中,诗人有没有讲他的感情,有没有讲他快乐或不快乐?什么都没有讲。他用的全部是名词——“西风”、“残照”、“陵阙”,可是为什么它们会组合出一种感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意象并不是直接告诉你“我觉得好悲壮”,可是这八个字却形成了悲壮的感觉,是一种肃杀,是一种时间的沧桑之感。很复杂的感觉用这八个字完全说出来,这是文学上的高手。——《蒋勋说宋词》文人的从容如果说哪个朝代的皇帝有非常强的文人气质,大概也就是宋朝,从真宗、仁宗之后,到神宗、徽宗,都像文人。那一年宋徽宗的画像被借到法国展览,整个香榭丽舍大道两侧挂满了穿着红衣服坐在位子上的宋徽宗画像,法国人都迷死了,说你们的皇帝真是帅哥。宋徽宗的相貌之清癯,文人气质之优雅,让人觉得他不像一个帝王。如果大家去台北故宫,我特别希望你比较一下宋太祖和宋徽宗的形象:宋太祖就像屠夫一样,脸黑黑的,身材壮壮的;但是宋徽宗就非常有文人气。通常我们会觉得皇帝应该很霸气或者霸道,可是为什么皇帝就一定要霸气、霸道呢?宋代有好几个皇帝都写得一手好字,作得一手好诗,画得一手好画,这是皇室教育的成功;而这种成功是因为当时一批杰出的文人扮演了皇帝老师的角色,比如朱熹。这些人做皇帝老师的时候,会把文人的经验传递给皇帝,促使他们可以讲道理,可以真正谈谈文化。我想正是这些背景构成了宋词乃至宋代文学的发展基础。我希望大家在读到欧阳修、范仲淹这些人的词时,不要忘记他们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省长或者边防司令的身份,可是他们能够写出这么优美的词。他们表达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时,不会觉得羞怯;在今天的官场里,我们的官员未必敢流露这个部分。我的意思是说,在一个男性担当特殊角色的社会结构当中,他可以流露出“日日花前常病酒”的情感,那么我们大概就要思考这个文化的特殊性了。——《蒋勋说宋词》文学的性情有时候,我们不能接近文学的原因在于我们的价值观太固定,而文学世界恰恰不是一个拥有固定价值观的世界。文学价值观与政治不同,与法律不同,与世俗道德不同,它恰好是对法律、道德的弥补。被判死刑的人会成为文学中的主角,比如窦娥。杜丽娘思春,在明代的礼教之下是不对的,是不道德的,可是汤显祖把她写得那么感人,为什么?因为人性,只要是合于真实人性的部分,首先应该被尊重、被包容。一个社会是不是成熟,对人性的了解程度如何,其实观察它的小说就够了。当年梁启超等人注意到欧洲社会中小说的影响力,可是中国的小说却只是在民间发展,并不为知识分子所看重。其实直到现在,我觉得我们的知识分子读的小说也并不多,仍然认为那是闲书,其实不然。阅读小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解人性的过程。当有学生拿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给我看的时候,我真的吓了一大跳,要向他们道谢——如果不是他们,我不会去接触这样一个二十六岁时自杀的女孩子的书。她在台湾长大,应该是我的学生辈,先入台大心理系,后到法国读博士。《蒙马特遗书》让我们看到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最后无法自处的状态,她没有办法面对自己生命的真实面。——《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回顾
随笔二题:关关雎鸠栀子花开忆先生
扬州八怪之郑燮
古诗词里的深情:无关爱情,却比“我爱你”更情深义重
组画欣赏:那年的汉正街
老舍的底色
北京秋天下午的我
千古词帝的绝世悲情
金风起,落红蝶舞,又是满庭芳。
悦听
多情自古江南雨
我们看菊花去
秋韵
篱下花枝凝露霜,梧桐叶子锁秋黄。
悦听
烟雨江南
劝君莫负时光
芳华留不住,岁月已白头。
钱穆:论从古到今的知识分子
扬州八怪之金农
悦听:雅典的少女
王小波:我的师承
丁肃清:随笔二则
陈染:消逝
贾平凹:冬花
李白VS苏轼,一个穿越了千年,一个读懂了岁月
生如夏花
三字词牌,一阕美词,一支良曲,一种人生。
丰子恺: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纳兰容若:写给冬日的情诗,柔情似水,又百转千回
中国人之聪明
冬来天尚暖,阶下菊犹香。
舌尖上的中国——毛豆腐
暖。
可可托海的叹息
晚来天欲雪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编辑部
散文编辑部:问川先生|春之韵
末陌
海风在吹
现代诗歌编辑部:杏花雨
海风在吹
思者
夕阳音
古诗词编辑部:渔之樵
海风在吹
诵读部:春之韵
部落歌者
朝阳哥
倾听者
苏苏
叶子
把酒当歌
窗外的人
海叶
代斌
盼盼
寒纬
新新人类
宁静致远
文嘉
海畔
郑巍(查了)
苏恭
枫林
品茶听涛
唱唱
烟波缥缈
踏雪寻梅
优雅
鼻祖
一朵莲
沙漠牡丹
汪淇
建国
童心未泯
墨羽塵曦
红杉树
江河
夏夏|知足常乐
崔文通
师师
欣怡
阳光
枫丹白露|金翅大鹏|寒冰|欣赏自己|如风|润物细雨|花颜
海韵
悠然
微笑向暖|远方|沉默
品茗听雨
花开的声音
七夕|烙印|海阔天空|止戈为武|期望|敖登图雅|见贤思齐
诵读总务:春之韵
音频校对:海叶
春之韵
把酒当歌
编辑制作部:海风在吹
芳华
文嘉
宁夏
预览校对:海风在吹|末陌
统筹规划:海风在吹
投稿须知
、来稿体裁不限,诗歌、散文、随笔均可。摄影、书法、美术作品酌量。
2、来稿务必原创,严禁抄袭侵权,文责自负,本平台概不承担连带责任。投稿要求:诗歌25行左右,散文随笔字左右,小小说字以内。来稿须作者自己校对三遍,确保无病句,无错别字,无错误标点符号。
3、个人简介50字以内,并附本人高清横版远景照片2张。
4、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选编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除特别注明不愿被修改的,如有需要,本刊会根据作品内容进行修改。
5、发稿作者应当积极转发、分享阅读。
6、投稿路径:
现代诗歌:杏花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jingahj.com/aqxw/10132.html